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装饰纹样的传承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ab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共繁荣、共发展的大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因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共同发展创造出了经天纬地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垂世不朽的贡献。在国外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逐渐意识到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关系到中华民族意识的树立,关系到民族的存亡。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等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上下5 000年的文明历史文化广为流传,除了国人就连外国人也喜爱中华文化。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很尊重历史文化的传承,黑龙江省的民族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分布有很多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有四个,分别是鄂温克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这四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后来成为黑龙江流域的四小民族。这四小民族的民间传统纹样和人文文化内涵丰富,对當地的人们生活和追求文化精神的需求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黑龙江省内的四小民族有着自己的传统装饰纹样图案和制作方式,一般传统的图案都比较简单,多数都以小鸟小花和小草等为刺绣样板,这和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民间传统纹样也融入现代图形理念进行设计,其中的图形包含了人们的希冀、生活习惯与风情民俗,象征着一种精神力量和对物质的追求与美好生活的期盼。本文对四小民族的装饰纹样历史文化背景及其特点和审美文化价值进行讨论,也提出了结合现代化后的具体表现,不论是纹样的特征还是审美价值都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魅力和文化价值意义。
  一、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一)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多数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地区。以前,这个少数民族一直都以打猎为生,改革开放后开始转向养猎结合的定居生活。他们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从前他们都是在马背上生活,靠着一杆枪打猎来获取食物,他们信仰的是萨满教,崇拜自然万物。由于居住的地方温度比较低,为了保暖,鄂伦春人在林中打猎时都会把兽皮剥下来制作帽子、皮靴以及各种生活用品。此外,兽皮还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在外人眼中,他们都是带着帽子、穿着皮靴,身穿衣长过膝盖的衣袍。
  和其他三个少数民族一样,鄂伦春族人有自己的长调民谣,此外还有桦皮文化。由于经常外出打猎,器具容易破损,所以他们发明了具有鲜明地域性的桦皮器具,它具有防水防摔的优点。四轮村的妇女大多都擅长刺绣,从生活用品到穿着打扮上面的装饰文样图案都是他们自己设计的,花纹图案主要以小花小鸟等自然万物为模板,这些装饰花纹图案具有生气,表现了一幅大自然生机勃勃的精致画面。
  (二)赫哲族
  赫哲族,这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他们以捕鱼为生,该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抚远市。赫哲族的装饰文样图案艺术不仅吸收了汉族的文化精髓,还融入了自己民族的生活方式,散发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气息。赫哲族人口数量较少,他们也信仰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但是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通用汉语言。赫哲族分布的地理位置较好,可以供他们生存和发展,丰富的自然资源唯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赫哲族人。
  (三)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分布地域广泛,聚居在大兴安岭和嫩江流域,在长河两侧,均有达斡尔人的古老村落。受民族聚居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从狩猎为主发展为农耕为主,狩猎、渔猎为辅。在古代,狩猎是他们最古老的生存方式,达斡尔族是契丹族的后裔,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达斡尔族的生活方式和鄂伦春族相似,都有狍皮文化。达斡尔族的传统手工业虽然不发达,但先民创造的手工技法及产品制作工艺可探寻出很多民间工艺美术品的特性。达斡尔人在追求物质生活多样化的同时,还养成了讲究美观的良好习惯。他们善于从周围环境、周边事物中取材,巧妙地施展技艺,不断创造出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从而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需求。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手工业,也在我国民族工艺事业的大发展中添上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先民以狩猎和畜牧业为主,采取半农半猎的生活方式。受此影响,鄂温克族人主要选择在河流附近生活,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的讷河市。鄂温克族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智慧的鄂温克族人民运用特有的民族语言创作了众多本民族的神话故事及歌谣,其神话故事在一定意义上与汉族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性质相同,都展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鄂温克族在衣着上仍保持传统的服饰,但近年来已经改变很多,他们以前也过着狩猎生活,其装饰花纹图案代表着利用大自然创造出的智慧。
  二、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的装饰纹样特点及审美分析
  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的装饰纹样文化发展流传至今,其中蕴藏着中国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凝结了先民的精神和血汗。这些装饰纹样详细地呈现处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可以说十分有历史价值,人们可以从中轻易地观察到四小民族平常的劳作和生活娱乐方式。四小民族的传统纹样结合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想象,以各种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增加图案的渲染力,结合自然万物的形态特征,表达出人们的美好愿望。他们制作设计的装饰纹样多以吉祥和平为寓意,亘古至今,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所以,四小民族的传统纹样代表了人们思想的寄托。不仅如此,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还用这些纹样图案表达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的装饰纹样传承研究
  根据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的文化内涵对其装饰纹样展开设计,传统的装饰纹样图案比较简单,多是简单的几何纹样或花草动物纹样,这跟四小民族的信仰有关。人们可以以四小民族的传统纹样设计为审美基础,加入现代风格,在把握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凸显现代风格的传统意蕴及审美特色。四小民族的装饰纹样传统设计是利用几何形状完成的,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体现农耕为主的纹样文明色彩,二是表示对大自然的美好憧憬与向往。四小民族信仰的都是萨满教,相信万物皆有灵性,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与敬畏,装饰纹样图案设计可以将其表现出来。四小民族的服饰、住宅或家具都有明显的新型纹路,展现出现代纹样与传统纹样的结合。
  四、结语
  黑龙江省的民族民俗风情文化丰富,但是其装饰纹样的地域性研究较少,生活创造艺术,尤其是民间艺术更能反映人们的心理和生活状态,还能体现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地域特征。当前,黑龙江省正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装饰文样和艺术特征的同时,可以融入现代艺术思想,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知识文化的传播和传统工艺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少数民族的艺术作品,传统的少数民族装饰文样不断推陈出新,其艺术水准也得到了提高。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艺术独具特色,人们应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合理开发、保护与传承黑龙江流域的四小民族文化。
  (黑河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鄂伦春族装饰纹样造型设计与造物思想的传承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D0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如何让市民,特别是年纪大的福州老人掌握最新的医保政策、如何让政策宣传的形式更加生动活泼,贴近群众,最近福州市医保中心与深受福州老百姓喜爱的福州电视台“攀讲”栏目联
武钢在引进国外一米七轧机系列工程的同时,也引进了许多与轧机工程配套的测温仪表。这些仪表主要来自四个国家(日本、西德、奥地利和美国),有各种直接测温用的热电偶和热电
2018年5月16日和17日,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十二名学生和五名教师,早上八点从山西師范大学出发到达晋城市,在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中,老师先给学生介绍了晋东南地区的一些简单情况,然后讲述了田野调查应注意的事项。到达之后,大家先观看了演出,之后对晋东南地区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传承人进行了采访和记录。  调查时间:2018年5月16日、17日;调查地点:山西晋城市和长治市;调查对象:晋东南地区音
期刊
吉安东固,号称“第二井冈山”,从地理位置上与西面的井冈山相呼应,故又称“东井冈”。随着江南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断推进,吉安市东固“畲乡”依托自身在近代革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利用“东井冈”的红色名片,也参与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基于此,本文结合吉安市东固“畲乡”红色资源的发展历史,对当地的红色资源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对红色艺术资源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探究。  一、吉安市东固“畲乡”红色资源艺术特色  东固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们逐渐开始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广场舞等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日益
期刊
为了克服失配误差或修正失配误差,本文介绍了用“功率方程法”对网络传输效率、失配因子以及波导开关效率比进行测量的方法,着重介绍了测量原理及误差分析,对小耗损测量中的
非洲传统音乐的乐器种类非常丰富,而打击乐器在非洲乐器中起着核心作用,其中,“非洲鼓”是非洲打击乐器的杰出代表.非洲鼓因其独特的音乐魅力,不仅在当地盛行,也在全世界广为
期刊
唐宋时期,随着寺院经济的膨胀式发展,政府对其进行了长期的世俗化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寺院经济特权逐步被取消,尤其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最终废除租庸调制,开始推行两税法。两税法取消了寺院和僧尼个人田产免税的特权,这一制度性的变革直接给占有大量土地的寺院增添庞大的税收负担,而日渐名目繁多的税收也加速了寺院经济的衰落。  一、唐宋时期寺院税收的源起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其忍耐、果业、六道轮回等教义为
期刊
这种本身带有温度自动补偿装置一探头控制器的瞬时表面测温探头,从原理上讲能够使敏感端的温度和被测点的温度相等。但实际上用于“探头控制器的电压放大倍数K值有限,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