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发展、转移机制和癌边缘区蛋白酶活性

来源 :癌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s1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癌(HCC)不仅从硬化肝的特异组织中衍生,而且小肝癌也有高发性的脉管浸润(如门脉内肿瘤栓)。因此,在肝癌的发展、浸润、转移过程中,能溶解、破坏结缔组织(Ⅰ、Ⅲ骨胶原)、组织蛋白和血管壁之类肝癌障碍物的胶原分解酶类、组织蛋白酶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作者测定了肝癌边缘区蛋白酶类活性,从临床病理学角度研究了这些酶与肝癌发展和转移的关联。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not only derived from the specific tissues of sclerosing liver, but also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as high vascular invasion (such as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Therefor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liver cancer, collagen-degrading enzymes and cathepsins that can dissolve and destroy connective tissue (I, III collagen), tissue proteins, and blood vessel barriers, such as liver cancer, play a large role. The role. Therefore, the authors determined the activity of proteases in the marginal area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enzyme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metasta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inical pathology.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甲状旁腺腺瘤的 CT 检查方法及注意事宜,并报告了8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 CT 表现。其中6例术前 CT 检查做出准确定位诊断。此种腺瘤通常位于气管——食
本文报道111例有典型的结节病的临床、放射线和组织学证据患者。男48例,女63例。发现本病的年龄为11~54(平均29)岁。在开始确诊时多数为腺体病变(Ⅰ期),10年后多数有肺的累及
应用流式细胞计对35例肺癌细胞DNA指数(DNAIndex.DI.)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DNA指数与肺癌的组织学特征、临床分期和予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倍体肿瘤占14.3%,非整倍体和多
本世纪40、50年代,当英美新批评理论发展到高峰时,在法国文坛上占统治地位的依然是从圣勃夫、泰纳到朗松沿袭下来的传统的实证主义批评方法,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学院式、大学式
发生于涎腺的“淋巴上皮病变”,绝大部分为良性,生长缓慢,无生命危险。但有少部分可为恶性。随着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上皮成分发生癌变或淋巴组织成分发生恶性淋巴瘤的文献报道
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TSMC)资深研发副总裁蒋尚义在日前于美国举行的ARM技术论坛(TechCon)上表示,在接下来十年以FinFET技术持续进行半导体制程微缩的途径是清晰可见的,可直达
食管癌尸检资料证实,癌向胃转移的发生率为2~15%,但尸检或手术前,能发现胃内转移灶者极罕见。自1954年~1987年9月,我院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共1207例,其中有3例食管癌术后证实有
试验了350余例经病理确诊的各类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其中330例为淋巴细胞转化率(LTR),294例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两者均较正常人为低,LTR%48.94±8.08(P
本实验研究了氟脲嘧啶多相脂质体(139-3)对小鼠肿瘤的抗转移作用。结果表明、139-3对Lewis肺癌和LA-795肺腺癌自发性转移均有抑制作用。在不同剂量下,139-3对Lewis肺癌,MA-73
在治疗乳腺癌方面,腋窝淋巴结切除范围和外科技术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多数外科医生仍认为去除明显的或潜在的淋巴结转移才能达到治疗目的,而其他人则以分期为前提,未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