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史诗《亚鲁王》洪水神话的水文化表达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L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族史诗《亚鲁王》记载的洪水神话是迄今发现较为完整的苗族洪水神话版本,在水文化表达上突显了苗族西部方言区的文化特色. 《亚鲁王》的洪水神话通过祖先谱系、音乐起源和英雄时代等文化方式表达了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民间信仰.洪水再生神话是对数百代祖先造人努力的一个总结,洪水神话起因中带有音乐起源和女性悲剧,洪水神话之后人类找到新的家园,标志着从神的时代走向英雄时代,从而开启了亚鲁王信仰的英雄时代.史诗的洪水神话表达反映了中华多元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推动中华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
其他文献
“权力的话语网络”的概念,旨在强调国家与社区的联系性及互动状态,并将国家权力以及因国家与社区的互动而延伸出的民族区域自治权、村民自治权等纳入权力网络之中.文章通过
1.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  教学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由单纯的讲解式教学方法走出来,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论文从梳理潇贺古道及瑶族聚居区的特点特质出发,沿波探流讨源,从文化角度归纳了潇贺古道的瑶文化特征:根源性、多元性、融合性、本真性.瑶族文化元素要在当代社会有效呈现与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便了教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课件,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地把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视觉感官上得到
在社会性别视角的嵌入下,文章通过纺织与壮族女性自我意识相互构塑的历时性阐述,从生产的范型、品行的规范、关系的缔结三方面来挖掘壮族女性的生存策略与文化意识,从而将纺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风文明的建设需要礼俗仪式音乐的参与.乌江流域的礼俗仪式音乐中,吹打乐在各种礼俗仪式活动中仍随处可见,是礼俗仪式音乐中运用最广的一类.文章以乌江
侗族被称为音乐的民族,侗族传统音乐举世闻名,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侗族传统音乐与民族心理关系密切,随着社会环境剧烈变迁,侗族民族心理不断演变,侗族传统音
由于反刍动物消化和利用食物时瘤胃中的发酵过程,要想发现日粮中某单个成分的作用和家畜生产性能之间的直接关系极为困难。变动粗精饲料比,即纤维同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比率,
目的:主要是为了观察参芎益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对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初步探讨参芎益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