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司法为民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今年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开展以来,济南市法院深入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站稳人民立场,把信访积案化解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任务来抓,按照积案化解工作“路线图”和化解时间表,对标对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力向前推进,强化包案责任,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
  截至目前,上级法院交办信访积案160件,已全部化解,化解率为100%;济南市联席办交办信访积案77件,已申报化解76件,申报化解率为98.70%,还剩一件“骨头案”,正在尽力化解中。

人文关怀暖人心


  坚持以人为本是推动信访问题解决的前提。涉法涉诉积案虽然在法理上、程序上已经穷尽办法,但只要心中装着百姓,坚持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切实把信访人当亲人,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
  1998年10月,林某某之子在济南上大学期间被吕某某等人带到黄河岸边殴打索要钱财,后溺水死亡。被告人吕某某、宋某犯抢劫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告人孟某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孟某某、王某某和民事诉讼被告单位某高校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林某某不服提起上诉,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林某某不服,先后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申诉,均被驳回。1998年以来,林某某为其子死亡一案一直上访,坚持要求法院撤销原判决,以故意杀人罪追究三被告人刑事责任。2011年,林某某因听信并指使他人提供虚假证人证言,被以妨害作证罪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林某某固执己见,不接受判决结果,拒绝任何救助,坚持到各级信访。
  济南市法院院长张爱云包案后,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会商,逐卷翻阅所有判决文书和相关材料,研判制定化解方案,责令市法院审监庭庭长为具体责任人负责化解工作。专班多次约见林某某,耐心听取诉求,摸清有关疑点,结合案卷逐项分析案情细节。
  真情感化,融化坚冰。在化解工作中发现,林某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老伴患有老年痴呆,小儿子亦有多重残疾,长期以捡垃圾为生,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加之老年丧子的伤痛,令她处于崩溃边缘。为了把林某某从上访之路引导回归正常生活,专班一次次地细心安抚,讲法律、讲事理,顶着压力继续东奔西跑地联系各个政府部门,努力争取最大程度给这个老上访户最深切的司法关怀。经过长期努力,林某某终于被工作人员的诚心和耐心所打动,表示愿意配合有关部门工作,自愿写下司法救助解决申请。
  各方联动,息诉罢访。专班收到林某某司法救助申请后,立即开会研究,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林某某作为被害人家属,家庭非常困难,且本人承诺接受司法救助后息诉罢访,符合司法救助政策条件,并及时向省信访联席办汇报沟通,经多方沟通协商,确定了具体救助标准。林某某得知消息十分感动,对化解方案满意,感谢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为她辛苦奔波,使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表示不再上访。

敢于担当破难题


  敢于担当,攻坚克难,才能有效化解信访积案。信访问题的解决虽然很难,但攻坚化解的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带着责任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找准症结,靶向施策,才能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

  司法为民,以人为本,是化解信访积案的根本。面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在解決实际问题上下真功夫

  2011年8月9日,王某某向天桥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要求某建筑公司支付其工程款2285480元。天桥区法院依法冻结该公司在第三方处的应收工程款,并向申请执行人王某某过付了部分执行款,剩余未过付执行款1714900元。自2015年以来,该建筑公司为了阻挠、拖延执行,串通案外第三方先后提出执行异议、执行异议之诉、执行监督、执行复议等,但要求停止对该财产执行的请求均未得到两级法院支持。之后,该建筑公司又申请破产清算,启动破产程序,要求将剩余的执行款交付给破产管理人管理。对于能否向王某某过付剩余执行款,产生了分歧。近年来,信访人王某某一直要求领取执行款,并持续到上级机关信访。因为常年上访,王某某已经长达5年无法安心生活和生产。
  对于王某某能否领取执行款产生的分歧,天桥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一方面加强对信访人王某某的沟通解释工作,及时将该问题化解和推动情况向其通报,让信访人看到法院对其信访问题的化解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化解他的心结;另一方面包案具体责任人亲自坐镇,调集审判、执行、信访等部门的负责人、专业法官成立工作组,深入研究该案案情和相关法律规定,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框架内,经过审判委员研究,最终形成决议:依法向申请执行人王某某过付剩余执行款,并经向市法院执行局、审监庭汇报,取得支持。王某某拿到执行款以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长达5年的执行款终于有了结果,对市院区院包案领导及专班工作人员的帮助表示感谢,并表示不再上访。

经验启示


  司法为民,以人为本,是化解信访积案的根本。面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林某某和王某某信访事项得以解决,正是因为工作专班多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和角度,全方位深入了解信访问题的来龙去脉、利益诉求、信访人性格特点,找准症结,靶向施策,才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难题。面对信访问题,只有从上到下都高度重视,真正负责,真诚待人,真心付出,把信访群众当作自己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作自己的事,一个个去啃掉这些硬骨头,从而搬开压在群众心中的大石头,才能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体现人民法院的公信力,体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是化解信访问题的关键。在信访积案的化解过程中,要加强上下联动,尤其是对疑难、重点信访案件,要及时与上级部门和政法委请示汇报,征求化解意见和建议,为化解工作指明方向;要加强内部联动,各部门都要各司其职、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要强化内外联动,要千方百计争取党委、政府、人大和其他信访部门的支持,主动争取信访人所在基层组织的配合,多层次、多方位做好信访人工作。林某某案是典型的“三跨三分离”信访积案,正是因为包案领导、信访部门统筹协调,属事单位和属地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有效解决了救助资金来源和信访人家庭成员就业保障问题,最终推动积案成功化解。在王某某案的化解过程中,包案领导积极开展调度工作,多次听取化解工作、研究方案的汇报,督导该案的化解,市法院信访部门、执行部门对该案的化解也做了大量的指导工作,上下两级法院积极联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该案的化解。
其他文献
在跨入新千年之际,惠阳高级中学(高中部)大胆创新办学体制,引入民间资本,走公办民助发展之路的方式,突破了办学规模局限的瓶颈,实现了初、高中分离办学,跨入了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行列,走上了跨越式发展之路。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本地区学校间竞争的加剧,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深刻认识到,传统的学校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学校的发展,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借鉴现代企业精神和现代企业的最
历史是一门注重推理和论证的实证性学科。在历史学科的五大要素中,史料实证作为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思维品质。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史料实证的培养,对于加强学生历史研究能力、锻炼历史思维、形成正确时空观念、提高历史解释水平和养成家国情怀有着重要作用。[1]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素养和高阶能力的培养,建议教师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把握学习中的
《民生周刊》记者郭梁  3月9日,苏陕扶贫协作工作队队员给我发来微信:我们回陕西了。  我知道,这至少说明两件事:两省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人员流动已经走向正常;脱贫攻坚最后冲刺要来了,两省要做好迎接胜利的准备。  就在12天前,陕西省宣布:全省56个贫困县(区)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那接下来呢?”“把没完成的扶贫项目做好,同时监督已经完成的协作项目运行情况
传说作为一种古老的流传形式,在歷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史学产生的渊源上说,传说是传播历史知识的最原始的形式。”“远古的传说,总是夹杂着相当浓厚的神话性质。而且随着年代的变迁,传说的本身也会有变化。但传说里也有反映历史真实的东西。”[1]长期以来,远古传说在历史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丰富了历史教学。  一、传说凝聚集体记忆  “言古史者,必称三皇五帝”。[2]但是“三皇五帝”时期的文字记忆并不确切,
2019年底,随着江苏省使用部编高中历史教材的日期的临近,在扬州市历史教研员陈国兵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我初步完成了图说历史的课题构建。如何依据新教材、立足新理念去构建一堂历史课呢?首先,我们要认识新教材,新教材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唯物史观为原则、以核心素养为内核来组织编写的。我所研究的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时空跨度大、历史概念多、实证性史料与传说史料穿插其中。其次,使用策略应该是重难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三位年轻的母亲在一起聊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黄女士说:“好孩子是打出来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张女士说:“我们应该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杨女士说:“孩子不需管教,‘树大自然直’!”  若干年后,她们三位又在一起分享她们孩子的成才快乐。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混合式学习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课程紧密结合起来,采用四种教学手段和三大教学模块。四种教学手段指在教学过程综合运用“微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互联网 课堂”四种新型教改模式,各取所长、各避所短,以求发挥每类教改方法的最大组合效果。三大教学模块将教学过程区分为课前项目式学习、课中师生互动研讨、课后分层作业布置三段,针对不同模块的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以下是笔者针对七年级历史下册《
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也不能只靠灌输形成。要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游戏化教学是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和价值观的建构。这种游戏与教育的结合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具有文化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特点,近年来逐渐受到一线教师推崇。但大量教学游戏进入课堂后,出现了不少
在高中阶段,教师对历史核心概念本身的理解和教学都还存在浅层化、简单化、碎片化、无序化等不良倾向,此类不良倾向直接影响了学生对静态历史和动态历史学理解的有效提升,影响了学生关键能力和高阶思维的进一步跃升,更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历史教育整体质量的显著攀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使学生通过对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关键问题的理解,带动对整个学习专题的探讨和认识的深化。[1]由此可知,重视
新课标将家国情怀列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还专门设置了以家国情怀涵育为主旨的活动课程,足以凸显家国情怀涵育的重要地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将情境创设的梯度与情怀涵育的深度相统一,是一种必要且可行的尝试。例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作者曾尝试引入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一典型历史现象进行有深度的探讨,设计了一节以家国情怀涵育为主题的活动课。围绕上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