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背景下初中历史混合式学习模式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式学习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课程紧密结合起来,采用四种教学手段和三大教学模块。四种教学手段指在教学过程综合运用“微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互联网 课堂”四种新型教改模式,各取所长、各避所短,以求发挥每类教改方法的最大组合效果。三大教学模块将教学过程区分为课前项目式学习、课中师生互动研讨、课后分层作业布置三段,针对不同模块的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以下是笔者针对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实施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尝试。
  一、预习导学
  课前教师需提供给学生微课教学视频供学生预习,并下发本课的预习导学案。导学案以填空题为主,多为基础知识检测,学生通过查阅教科书和观看微课即可完成,主要用来帮助学生理清本课脉络。教师回收导学案后,一是要关注其中的易错点,即学生未能填写出或填写错误的知识点,这些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较难理解,需要教师课上进行点拨;二是要了解学生对于本课的兴趣点和困惑之处,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侧重点。通过学生们的反馈,我了解到在《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中,学生们对于“开通大运河”和“隋朝的灭亡”两块内容比较感兴趣,学生们对于怎样评价隋炀帝这一人物普遍有困惑。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小组探究学习
  完成预习导学案之后,学生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已有所了解,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并给出探究的材料,供学生协作学习。为了让学习任务更加贴合学生的能力与兴趣,我根据每位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与认知能力将学生分成了三大类(表1)。
  对学生的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每节课都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和学生先前的预习反馈情况进行个别的调整。例如《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有四个子目,我根据板块内容设计了不同梯度的问题,交由不同的学生去完成:板块“隋朝的统一”历史进程比较复杂,需要细致归纳总结,此部分交由B类学生的一部分B1组探讨;板块“开通大运河”图片和视频资源丰富,内容形象,此部分交由C类学生学习;板块“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关乎抽象的政治制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此部分交由A类学生研讨;板块“隋朝的灭亡”需要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总结和评价,此部分交由B类学生的另一部分B2组探讨。在分组时,我会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并有能力探究的学习任务中去。分组完成后,教师下发相应的学习资料和探究问题(表2)。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开拓思维,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培养出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师生互动教学
  完成前期的导学和小组探究学习后,学生对本课的基础知识已经熟悉,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精简讲授内容,节约的时间可以和学生进行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的互动教学。在课上,教师先点出本节课的知识脉络,然后各小组围绕探究学习的任务对不同板块的主题进行讲解。小组发言人汇报完毕后,其它学生有疑问或不同意见的可以提问。最后,教师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总结和提升,并就前期学习中出现的易错点、易混淆点和疑惑点进行集中讲解。在《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中,B1组同学介绍了隋朝统一全国的过程、原因和意义,用PPT演示的方式出示了隋文帝的治国措施及成果,并从数段文字材料和含嘉仓示意图等图片中得出隋朝富裕的观点。在肯定了学生们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后,我补充讲解了隋与北周的关系、隋朝建立时国家还未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统一创造条件等知识点。C组同学从影音视频中提取了大运河的基本信息,并从书中找到了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意义。我表扬了C组同学的学习效果,接着提问: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只是为了去扬州欣赏琼花吗?以此强调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原因——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A组同学将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与前代选官方式进行了对比,总结出科举制在加强中央集权、缓和阶级矛盾、推动教育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之后我补充介绍了科举制对欧洲文官制度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制度创新,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最后由B2组同学介绍隋朝灭亡的史实和原因。班里多数同学对隋炀帝持绝对负面评价,B2组的同学在观看完我制作的微课后,肯定了隋炀帝的功绩,也指出了隋炀帝急政、苛政、不恤民力的问题所在,启发了其它同学的思考,使学生们对短暂而繁荣的隋朝有了更深的认识。接着我引导学生总结隋炀帝的功过,我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充分让学生参与进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通过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能够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四、检测与课后作业布置
  课上最后五分钟时间,学生完成当堂测试小卷。教师收回小卷后统计出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针对学习效果良好的学生,布置“拓展提高”类作业,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开阔眼见,提升知识储备;针对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布置“巩固基础”类作业,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再梳理。教师批改完作业后,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并挑选本节课的优质笔记和作业在班里展示。最后,教师综合学生在预习导学、小组探究、课堂讨论、作业完成中的表现,给出合理的评价并反馈给学生,督促学生查找学业差距、改变学习态度。
  以上就是笔者在后疫情时代尝试使用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图1)。借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思路将学习前置:利用微课方便学生自主规划学习节奏;通过预习导学案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反馈疑惑之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资源和任务,并采用小组探究学习的方式深化知识学习,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预先学习使得每位同学都能带着问题走进线下课堂,勇于开口提出疑问,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专注于所學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而教师也能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精讲。课程结束后,教师参考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性布置分层作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打造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通过考察教学效果与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大部分学生对于混合式学习的方式是接受与认可的。有了自由充足的学习时间,学生们笔记记得更多更详细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了前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互动活跃,思维也有提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混合式学习模式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相互结合、互补,构建出一种既能发挥课堂学习中教师主导作用,又能激励学生自发进行知识建构的全新学习方式。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拓展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终身学习的意识。
  笔者尝试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将课前的慕课学习与课上的翻转学习有机结合,建立起导学助学、个别学习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混合式教育形态。混合式学习模式既包含传统教学的优势,又融合了新式的教学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构建和谐、高效的历史课堂。后疫情时代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或将成为未来教学的新常态。
其他文献
材料作文训练  ■珠海市斗门县第一中学孙书凯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亦不能独善其身,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能源危机、制造业危机、就业危机、文化危机、政治危机等。人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该如何积极面对呢?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仔细领悟材料,根据你的
根据学校教学的实践,我们认为师生课堂活动是学校活动的核心,一所学校革命性的变革必须发生在课堂、落实在课堂。佛山三中近几年来一直努力打造一种“为学而教,自主高效,可持续”的课堂,而这种课堂打造的效果如何就必须借助于课堂观察来分析和验证。  要使课堂观察科学和有效,必须处理好“维度”“视角”“观察点”三者的关系,其中“视角”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它既是对“维度”内容的展开,又是对具体“观察点”的统领
云南德宏州芒市民族中学学生正在上体育课。  云南省七年级学生近日迎来学期体育测试,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测试的成绩将纳入中考。  去年12月3日,《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考试方案》发布,“体育中考100分”正式落地。云南成为全国第一个将体育中考分值增加到100分的省份,体育与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同分值,升为“主科”。  近年来,体育课开不齐,体育老师“被生病”等现象频繁出现,与此同时,青少年肥胖、近视率
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日益受到重视。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作为传统常规教学场所的学校课堂,正在被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平台和探索阵地的新定义。  一、史料助力课前准备  笔者认为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该是围绕着学生感兴趣并能够激发思考和讨论的主题展开的。在复习人民版《历史》
在跨入新千年之际,惠阳高级中学(高中部)大胆创新办学体制,引入民间资本,走公办民助发展之路的方式,突破了办学规模局限的瓶颈,实现了初、高中分离办学,跨入了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行列,走上了跨越式发展之路。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本地区学校间竞争的加剧,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深刻认识到,传统的学校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学校的发展,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借鉴现代企业精神和现代企业的最
历史是一门注重推理和论证的实证性学科。在历史学科的五大要素中,史料实证作为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思维品质。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史料实证的培养,对于加强学生历史研究能力、锻炼历史思维、形成正确时空观念、提高历史解释水平和养成家国情怀有着重要作用。[1]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素养和高阶能力的培养,建议教师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把握学习中的
《民生周刊》记者郭梁  3月9日,苏陕扶贫协作工作队队员给我发来微信:我们回陕西了。  我知道,这至少说明两件事:两省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人员流动已经走向正常;脱贫攻坚最后冲刺要来了,两省要做好迎接胜利的准备。  就在12天前,陕西省宣布:全省56个贫困县(区)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那接下来呢?”“把没完成的扶贫项目做好,同时监督已经完成的协作项目运行情况
传说作为一种古老的流传形式,在歷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史学产生的渊源上说,传说是传播历史知识的最原始的形式。”“远古的传说,总是夹杂着相当浓厚的神话性质。而且随着年代的变迁,传说的本身也会有变化。但传说里也有反映历史真实的东西。”[1]长期以来,远古传说在历史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丰富了历史教学。  一、传说凝聚集体记忆  “言古史者,必称三皇五帝”。[2]但是“三皇五帝”时期的文字记忆并不确切,
2019年底,随着江苏省使用部编高中历史教材的日期的临近,在扬州市历史教研员陈国兵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我初步完成了图说历史的课题构建。如何依据新教材、立足新理念去构建一堂历史课呢?首先,我们要认识新教材,新教材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唯物史观为原则、以核心素养为内核来组织编写的。我所研究的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时空跨度大、历史概念多、实证性史料与传说史料穿插其中。其次,使用策略应该是重难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三位年轻的母亲在一起聊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黄女士说:“好孩子是打出来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张女士说:“我们应该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杨女士说:“孩子不需管教,‘树大自然直’!”  若干年后,她们三位又在一起分享她们孩子的成才快乐。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