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当中的点线面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初三语文复习是建立在应考升学的基础目标上的,其核心在于复述学生于初中阶段的所学知识,重新架构知识系统,有计划地展开语文知识技能训练,借以促进学生应用及知识迁移效率。就此,笔者认为,初三语文复习作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应更着力于知识跨度的把握,借助于知识点的横向联系,做到取长补短,综合提高。
  一、夯实基础,深入理解、牢固掌握各知识点
  所谓“点”的复习,就是要掌握课程标准与考纲中所提到的:应考查对于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情况,以及应用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取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换言之,无论是综合考查抑或实际运用,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仍是要紧扣教材知识点。
  以文言文的复习教学为例,教师就应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进行再梳理。这主要是由于根据意思读准字音,实质上等于牢牢地把握住文言词的灵魂。再次阅读该课文时,随着心中的默念声,字形、字义也能随着闪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送东阳马生序》,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句中的“假”“遗”就可以着重把握,使学生加深记忆。而在文言文复习中,梳理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同样是帮助学生感知课文、把握作品灵魂的重要步骤。学生在把握文章全貌的前提下,才能使对段、句、词的内涵理解存在依托,并逐步形成判断意识。《曹刿论战》一文即可从标题梳理出战胜条件、原因;从文眼“远谋”梳理出取信于民,把握战机等问题。总之,在学生在了解知识点本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明晰其内涵和外延,力求做到深入理解、牢固掌握。这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前提与基础,基础是关键。
  二、点动成线,理顺串活知识点之间的动态联系
  此处所指的“点动成线”,具体而言,点是指分布于各章节的知识点,线则是指知识线索。在此前复习的基础上,学生已基本理解与掌握了语文学习的各知识点,这一阶段教师应着力于指导学生梳理、串联知识点,通过点的互动使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知识链,以便于学生的分散记忆与灵活应用。
  就语文复习而言,教师可将复习线索归纳为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写作五部分。初中语文的诗词鉴赏复习,教师即可结合教材内的30首古诗词与11首推荐篇目,按主题进行总结归纳,如送别诗,劝勉友人乐观开朗,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就包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首;即景抒情的言志诗如《登飞来峰》《望岳》《使至塞上》《观沧海》,其中的名句尤其应要求学生深刻把握。当然,教师也可选取如诗词意境理解、艺术特色赏析等作为切入点,开展由点及线的专项复习。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分散、零碎的知识点有序有计划地整合起来,使原本相隔离的的内容在有条不紊地串讲下,抽丝剥茧般地展示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条理化的知识线索,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升华。
  三、线动成面,在知识线索基础上构成知识板块
  与知识线索的串讲有所差异的是,线动成面是要将条理化的知识线索加以衍射,在知识点、线的纵横联系中扩展为专题讲座,形成知识板块,使学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同样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理解和长期记忆,具体、系统,且较易达到教纲要求。
  一是通过知识线索的不同组合,形成类别不一、覆盖广泛的专题。根据测试反馈的学生复习情况,教师可灵活处理知识线索的处理,有计划、有规律地加以组合或突出。如文言文阅读专题就应针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翻译等重点进行跨教材、扩展课外选修文本的专题复习。二是突出专题中学生的易错、难懂问题,使学生在该知识面的综合反应表现的更为完美。就以文言实词的理解为例,词类活用问题是学生经常遇到又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的“市”,“君将哀而生之乎”中的“生”都是历年中考的惯用题型,教师可精选练习题,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热点性的训练题,力争突破、彻底消化专题重难点。三是在专题学习“串、讲、练”的基础上,紧扣其中的关键问题,提取反映知识点、知识链间内在联系的骨架和精髓,形成知识网络。
  中考是战场,初三语文复习是战前准备的一部分,考前的复习准备终究要依赖于日常的知识积累,关键在于人。复习时教师要妥善处理好“天时”——学科复习的协调,“地利”——教材因素,“人和”——师生共同努力,真正做到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复习取得预期效果,中考取得可喜成绩。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的背景下,和学生日益追求新知识的要求下,广告专业的教学已经有别于传统我们所熟知的课堂讲授式教学,一种独具风格的启发式教学已经在我们的课堂中起着
伴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环境恶化这个现代化进程的幽灵,已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解决环境问题,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已成为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学思想政治课通过传播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过程。所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我们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环保材料,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环保材料,善于挖掘教材蕴含的环保因素
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教育者的班主任,该如何在渗透德育教育的同时,组织班内几十名性格迥异、爱好不同、各方面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去完成、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呢?我认为,班主任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智能素质、教育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而且应具有“三心”,即爱心、责任心和恒心,用“心”去渗透引导,用“心”去实现。  一、倾注爱心,感染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该文以《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为例,针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重形式、轻实质等现象,就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和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建议,并为其
从学生的写作心理过程分析,一般说学生看到题目,相关的材料呈现于脑际,然后将材料归类疏理,根据题意分清主次,从中立意后决定取舍,形成提纲,才动笔写作。但囿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不多,许多人往往无法根据题意广泛联想,去回顾和选取平时生活中的材料,从而感到自己想写却苦于言之无物,难以广泛联想,于是感到害怕,激不起作文兴趣。可见,平时关于广撷博采,重视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是学生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摘 要:新闻侵权现象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现在新闻侵权问题日益突显出来。本文就德宏当地新闻媒体行业结合新闻法体系对新闻侵权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针对德宏新闻媒体防止新闻侵权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新闻媒体;新闻侵权;措施  1 德宏新闻媒体防止新闻侵权的必要性  1.1 新闻侵权的概念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介发表的作品或播出的内容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而
近20年来,我国沥青混凝土道路得到了迅猛发展,是高等级公路的主要形式。在我们承德市境内,已通车的高等级公路95%以上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特别是在国省道路升级改造中,均为沥青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