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id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伴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重点已经从以往的物质生活追求转向了精神生活追求,这一点也能够从现阶段高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看出来,高中阶段的知识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要想有效推动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就需要充分发挥音乐鉴赏课的作用,对传统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够真正得到发展,促进学生整体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面对美的事物的时候不仅能够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审美感之力,同时也能具有較强的文化理解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从早期的三维目标发展到现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的模式也在相应地发生的变化。2003年,国家正式颁布了《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这一标准至今已经沿用了18年。为进一步落实《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当中提出的“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基本理念,使学生在音乐鉴赏模块教学中能够实现自身关键能力以及必备品格的发展,可以利用张掖本地民族民间音乐裕固族民歌、甘州小调、河西宝卷等艺术表现形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的核心素养,主要指的就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应该具有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自身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而所谓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够体现学科属性的、有助于自身未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自身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1]。张掖区域内的地方音乐文化资源丰富,一些地方艺术表现形式属于“非遗”文化项目,但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和发展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落实。所以,将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优秀作品通过替代、穿插、渗透进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当中,从而使学生了解和体会地方音乐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增强对故乡的文化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感,从而实现弘扬优秀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目的,实现《新课标》中基本理念的要求。
  二、“音乐鉴赏”模块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首先,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创作者在实际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其重要的推动力量就是情感的激发,而欣赏者对于作品的欣赏往往也是通过分析作品内容而实现的,在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行体验[2]。而音乐欣赏也是类似的过程,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想对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进行发展和培养,就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以及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够真正听懂音乐,把音乐鉴赏当成是陶冶自身情操的一种重要手段,使音乐成为自身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引领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候,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形式要素。在带领学生感受音乐旋律美的基础之上,也要能够引导学生把握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旋律美,进而更加深入的感悟音乐作品的风格。使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能够变成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相结合的过程,进而使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能够真正得到发展。
  其次,强化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学生在实际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将自己的主观经验融入其中,借助想象、回忆、联想等方式来补充和丰富音乐作品的内涵。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原本是用来呈现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但是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即使是在对同一音乐片段进行聆听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聆听感悟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3]。在实际进行作品聆听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借助旋律线条来展示自己聆听到的旋律,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所画出的旋律线条或疏散或密集,每位学生所画出的旋律线条都不尽相同,由此说明,通过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灵活发挥的空间和自由表达的空间,他们对于作品情绪以及作品风格的把握也能融入自身的特色。另一方面,学生在聆听完一首作品之后,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尝试引领学生说说自己的聆听感悟,最初阶段可以引导学生就基本的音乐要素进行讨论,逐渐过渡到对音乐风格的讨论以及音乐情感的讨论。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音乐和聆听音乐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对于音乐作品理解的逐渐深入,进而实现自身艺术表现能力的强化。
  三、目前落实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音乐鉴赏模块教学中针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看,其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单一,参与度以及体验度普遍较低。虽然音乐鉴赏模块教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依然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是以知识教学为主,强调为学生讲解音乐鉴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类问题、音乐鉴赏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音乐鉴赏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方法等[4]。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聆听,虽然很多学生都表示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他们在音乐课中却并没有获得丰富的体验,以及较高的参与度。
  其次,音乐鉴赏模块教学中不重视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技能以及感悟音乐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都很紧,而音乐又属于非考试科目,多数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都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化的问题比较严重,很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通过为学生播放音乐作品的方式让学生放松心情,并简单说一说聆听的感悟,针对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聆听音乐作品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专业技巧却并没有过多的讲解。
  最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由于过度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自身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方面还是在教学理念方面都多年没有更新,导致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知识结构中的很多部分都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5]。   四、解决措施
  1.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加大学生的体验与参与度
  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体验课堂教学的机会,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使学生能够在体验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乐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单纯的就作品中所涉及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就只是被动的聆听,而缺乏必要的体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在实际组织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尝试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6]。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班级的多媒体设备来呈现课堂教学内容所体现的场景,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受作品中所展现的场景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学生在参与教师所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深化自己的体验,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能够真正得到充分发挥,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实现整体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让学生在参与以及体验课堂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2.突出音乐技能以及文化内涵
  教師在教学中,要想使得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的积极效应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就需要认真研究教学,改变以往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形式化倾向过于严重的问题,使课堂教学能够具有更强的形式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音乐技能以及音乐文化内涵的教学,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聆听《野蜂飞舞》这首乐曲的过程中,就需要能够突出音乐技能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闭上双眼,聆听音乐节奏的变化,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联想以及想象,在音乐旋律的引导之下去体会作品所要展示的教学情景。除此之外,在学生对于作品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乐曲创作过程中所涉及的背景内涵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使学生能够联系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来设身处地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深化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作品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掌握鉴赏音乐作品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具备能力自主进行音乐作品的鉴赏,达到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3.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教师要能够主动学习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知识,其中不仅包含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要注意研究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学习需求也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就需要主动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结构,在教育学相关知识的指导之下,全面地去分析学生,分析学生在成长以及学习方面的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学生的生活环境,使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地契合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需要。
  其次,教师要能够加大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力度,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依托,积极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使教学的内涵能够真正得以提升,让学生能够真正受到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落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大胆使用地方音乐中的优秀作品对现行《音乐鉴赏》课程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的替换、补充和拓展,使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能够真正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玮.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3):72-73.
  [2]何志伟.基于微课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2):280-281.
  [3]张强.高中音乐教学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艺术评鉴,2021(1):127-129.
  [4]刘凤琴.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J].戏剧之家,2020(36):131-132.
  [5]刘小花.高中音乐鉴赏之听力的训练与培养策略[J].黄河之声,2020(22):96-97.
  [6]陈倩.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优化聆听方式实践研究[J].音乐天地,2020(11):14-17 67.
  【本文为2020年度张掖市教育科学课题《基于高中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英语语法贯穿英语阅读的始终,只有语法知识扎实,学生才能看懂每一句长难句,英语语法学习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但由于英语语法的枯燥性以及繁杂性,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有些老师也逐渐忽视了语法教学,让学生自行理解领悟。在语篇分析视角下,如何帮助学生做好英语语法知识的传输,如何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英语语法学习的快乐,这需要每一位教师的不断尝试和探究。  【关键词】语篇分析 高中英
【内容摘要】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特别是随着学生年龄段的提升,单纯的语文教材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身边的阅读资源,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目前已成为语文教学活动中急待实施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本文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现状出发,简要的提出了几点关于有效引导学生名著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 现状 策略分析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是提升
【内容摘要】高中生物中的遗传规律题在各个考试中都占有比较大的分值,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高中生物遗传规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在遇到遗传规律题时能够快速地对其进行解答。本文主要就高中生物遗传规律题的解题思路指导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生物 遗传规律 解题思路  与高中阶段的其他科目相比,生物科目的学习难
【内容摘要】从当下时代来看,我国已经从之前的应试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变,从2017年体育被列为高考中的必考项,可见国家开始逐步往国民的身体素质关注。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来看,新版的书本相比于旧版的书本,对于一些教学内容让老师与同学多了很多选择,不像之前相对来说就比较单一,教学评价与模式也多了很多多样性,这样的改变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还可提高同学们的社会发展与适应能力。上述这一系列问
【内容摘要】现如今,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多数学生均在家庭与学校中产生了较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他们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疏导高中生的心理,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既能够使学生的压力得到缓解,同时还能够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措施  
【内容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教学情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深层次的感知。对此,文章主要介绍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建的价值,并剖析了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教学情境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情境 有效教学  前言  情境教学的关键在于将知识与特定的场景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把握知识本质,理
【内容摘要】结合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出现的碎片化、模式化等问题,教育部拟出了应用群文阅读为核心的全新教学理念。通过统整诗歌教学,结合课内外读物,对古典诗词进行了多文本形式的閱读教学,让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认识更加丰富全面,进一步体会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对于提升高中古典诗词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诗词教学  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学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进下,学校在加强提升学生文化水平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对于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提升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初中生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和技巧,使得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因此
【内容摘要】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可能由于传统教学观念上的局限性,以及对近年来新型物理课堂教学的不够理解,使得初中物理教学在进行实际教学运作时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分层教学 教学方法 策略  引言  所谓的初中分层教学策略就是指在充分的考虑到学生们心理倾向和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
【内容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教育部分的内容举足轻重,教师在教授法治教育部分的内容时,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案例研讨、法治辩论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由此提升学生对法治教育内容的认识。本文也从以上等内容出发,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法治教育 教学对策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法治教育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接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