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多媒体在古典名著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古典名著要以激趣为出发点,以想象为动力,以把握故事情节为线索,以感悟人物形象,人物情感为目标,为感知整部作品,增长知识,明白是非对错,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基础。对“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的学习,如果有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能更好地探究于课堂,获得实效。
  【关键词】多媒体 名著 教学 兴趣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古典名著中塑造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历史舞台的广阔背景给这些人物展现的空间,刀光剑影,神奇诡异,兴衰变换中一个个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有很多来自古典名著的课文,如《晏子使楚》,《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尤其是第五单元——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编写本单元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感知人物形象,提高文学的审美情趣呢?毋庸置疑,多媒体的使用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狠抓教学重点, 实现长文短教
  古典名著的篇幅都比较长,不分主次按段分析就会耗时低效。每篇文章都有一两个句子是重点,抓住这个句子做突破口,可以删繁就简学课文,这有助于学生在读古典名著时善于把握重点篇章。
  案例:《将相和》
  师:“和”是指两人和好,那肯定之前有过不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写将相从“不和”到“和”的段落,说说他们闹不和的原因。
  生:蔺相如立过功,被赵王封为上卿,廉颇很不服。
  师:廉颇有什么不服的?你能从文中找出来了吗?
  生:“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在屏幕上出示这个重点句,引读。
  师:蔺相如真的只凭一张嘴就爬到廉颇头上去的呢?除了动动嘴皮子,他就没有其他能耐了吗?让我们深入到故事中去体会体会。
  分析:以廉颇的话作为突破口,来感悟蔺相如的性格特点,他并不是单靠一张嘴受到赵王的重用,由此来感知全文。
  名著或有气势恢弘的战斗场面,或有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或有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加上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主题,学生不易找到切入口,从而产生一种畏难心理。如何消除学生的这种情绪,增加学文的兴趣呢?以上三个教学片断,老师让学生在通读全文后,紧紧抓住问题找到文中的重点句,在屏幕上出示,引导学生反复读,再深究课文。课件的展示起到了突出中心句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了古典名著长文短教的目的。
  二、古今对比,增加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案例:
  生:我说第三个故事中晏子的话:“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这个地方,晏子用生活中的现象说明环境水土不同,植物生长就不同的道理,人呢,也是如此。这番回答,有理有据,口才真好。
  师:这就叫类比推理。后人把晏子说的话当作典故,让我们从古文中找一找是那一句。
  出示: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师:现在你们知道晏子的语言和性格特点了吧?知道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的原因了吧?
  ……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用课件既出示文中的句子,又呈现《晏子使楚》的古文,两组句子对比一目了然,学生可以细细琢磨,体会文言和现代文的不同,明白了成语有出处,典故,拓展知识面,由此产生了学古文学名著的兴趣。既了理解句子,揣摩了晏子的语言魅力,又感知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的原因,可谓一举多得,这就是多媒体运用合理能激趣,取得高效的地方。
  三、见形感性,让人物深植人心
  见形即人物形象的感知;感性,即人物性格的体味。小说除了情节就是人物形象的刻画,教学中我们也要尊重“小说”这一文体的特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尤其是对特别鲜明、强调的人物语言、动作或心理细节的描写,如此就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比如说到吝啬守财就能想到严监生;说到神机妙算自然想起诸葛亮;泼辣张狂就会想到王熙凤;多愁善感就会想到林黛玉等等,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感知形象呢?
  案例一 : 观图朗读,感悟人物形象
  1、师:诸葛亮算到草船借箭时肯定大雾漫天,借此迷惑敌人,掩护自己,那么,还有什么地方能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2、指名回答,出示句子“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课件链接出示:诸葛亮与鲁肃坐在船中饮酒,鲁肃神态慌张,诸葛亮泰然自若,谈笑风生的图片,引导学生读。
  师:文章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很多处,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是笑着说的,大家体会一下,诸葛亮在笑谁?(引导学生仔细观图,揣摩诸葛亮的心理。)
  ①联系鲁肃吃惊地说,笑鲁肃什么?(宽厚地笑、笑鲁肃忠厚老实)
  请同学们带着这份宽厚读一读这一句话。
  ②联系曹操说的话,笑曹操什么?(讽刺地笑、笑曹操谨慎多疑)
  师:带着讽刺读一读这句话。
  ③联系周瑜长叹一声说,笑周瑜什么?(胜利地笑、笑周瑜自不量力)
  师:带着胜利的喜悦读一读这句话
  分析:这个地方也可以引导诸葛亮笑自己,对自己的运筹帷幄自信的笑。多媒体的链接可以及时出现事件中的某一个情景,通过观察,通过品读,人物的形象会更生动,从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案例二:观看录像,直观人物形象。
  现在很多古典名著都被改编成音像作品,音像资源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古典名著中的故事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品格,我们可以通过视频资源进行鉴赏,分析,学生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和组织合作等语文基础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高尚情感的学科,优秀的音像作品在陶冶情操、凈化心灵方面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观看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会增加学文的兴趣,积极吸收作品里的正能量。
  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时,王熙凤的出场是先声夺人,等到她通身气派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大量的肖像描写引出的强大气场让人窒息。因为学生对古代服饰了解不多,所以,上课伊始,我播放了邓婕版《红楼梦》的一段电视剧,那放肆的笑声,华贵俗媚的装束,那不露痕迹的察言观色,让学生佩服邓婕的演技时,也为曹雪芹塑造的这个人物而惊叹。视频的展示为学生学好这篇文章做好了准备。
  我还引导学生在课文的高潮处看《武松打虎》的视频,介绍课文背景时看《石猴出世》,这些作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阅读的兴趣,充分展示了多媒体在古典名著教学中的作用。现在要找这些资料比较容易,学校老师集体备课,分别制作课件,教学资源的共享定会使课堂变充满活力。
  总之,多媒体的使用还可以在很多地方激活课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长期使用之,学生可以更全面把握文本内涵,品味人物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掌握好基本的翻译策略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质量和速度。本文介绍了常见的七种翻译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 翻译策略  翻译作为语言输出的重要部分,CET-4的翻译分值大幅提升,内容覆盖中国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越来越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重视。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专门的翻译课程,教师有必要在《大学英语》课堂为学生总结基本常见的翻译技巧,以助学生举一反三,更好地掌握好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六所委属高校的在校学生及教师进行研究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文献查阅、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课程的设置、教师的配备、场地器材、学生学习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调查探究现今我国体育舞蹈在民族高校的发展现状得出结论,以便更好地使体育舞蹈走进民族院校,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大学生。  【关键词】民族
对影响站内轨道电路安全性的各种干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铁道部技术政策,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本文通过分析继电控制下的驼峰推送进路的弊端,提出了TW-2型驼峰自动化系统中有关推送进路的全新技术条件,技术条件包括实现推送作业的“进路”控制以及结合调车作业计划的自动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同时也指出,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也要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由此可见,实验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科学方法,正确地掌握物理实验的探究方法,有助于揭示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  既然物理实验方法这么重要,我们怎样才
为了提高办公效率、加强省公司和市分公司的信息沟通,综合现代的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的模式,提供了一整套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文章简要介
论文针对目前我国使用中的驼峰道岔转辙机及其控制的现状,首先列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并在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对分路道岔转换设备建议从优选材质、
我国基础教育要求改变“应试教育”的偏向,强调着眼于提高公民素质,为基础地理教育提供了大好的发展前景.地理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根据地理学科自身的特
本文介绍了升级后FTK驼峰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其有选择地接受外部环境影响的过程。选择本身就是主体自觉性的表现,教育者的要求,施加的影响不为学生所选择,则一切都徒劳无功。因此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因素,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自觉性,引导其自觉地使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主动参与道德实践,按照德育目标,控制自己思想品德深化、提高的正确方向,从而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