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懒 丝婚之爱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人把四年的婚姻称作丝婚(silk wedding),是取缠绕之意。小懒说,她和爱人木木的婚姻也步入了四年的“缠绵期”。
  7月新书大热、8月坐镇《快女》微博评委席,这位80后“亦舒”风格的女作家苏小懒再受关注。她的半自传体情感小说《全世爱》至今风靡。
  “小四”郭敬明曾为《全世爱》写下这样的句子,“这是苏小懒和木木的幸福生活,这是甜蜜而又忍俊不禁的恋爱肥皂剧,这是我们相处时的酸甜苦辣,平淡、真实、美好……这是你给我的爱。”
  勇敢的“女追男”
  80后女作家苏小懒,被郭敬明评价为“让人看了一眼就能记住的作家”。2007年,她开始发表连载小说《流经存在的邂逅》,被评为年度最热门作家之一;2008年起出版以自己和丈夫木木生活为原型的《全世爱》三部曲:今年7月11日,《全世爱3家有虎崽》在京举行新书发布会。
  七年前,苏小懒还是个刚刚从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小女生,偶然间,她遇到了自己非常喜欢的男生。强大爱意的催促下,她第一次主动向人告白,并且成功。这个男人就是木木,小懒现在的爱人。“想想也奇怪,如果没有主动就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爱情路上作出的决定可能直接改变人生。”
  年少时候不懂爱情,一路摸爬滚打,她也被别人伤害过,也伤害过别人,但如她说“所幸没有偏离人生正确轨道”。这个当年傻傻地爱着的女孩,没有许多同龄女性的烦恼和焦虑,也不患得患失,在20多岁那年,戴着500元两个的戒指与来自海南的木木“裸婚”,用极好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80后的女子经历了艰难奋斗,如今在家带带孩子、写写字,从她幽默又充满温暖爱意的文字中,“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样的句子用在苏小懒身上非常恰当。
  2009年,一直站在小懒背后的低调爱人终于现身,为爱妻撰写新作序言。在序言中,木木这样形容着两人的婚姻,“我和小懒都属于无土时代的人,远离故土,在陌生的城市里工作、生活,本不该相遇的两条平行线,因为一天的偶然相遇而相连,原本说话隔着至少两米的人,现在已经在准备庆祝结婚三周年纪念日了。”
  木木说,自从和小懒相遇后,生活的轨迹在不经意间发生了转变。遇到小懒之前,他会在周末呼朋访友,会在夜晚觥筹交错。但如今,周末宁愿陪她烧饭、做家务、逛街,夜晚喜欢和她一起消磨在《浪漫满屋》的时光中。那份曾经在霓虹灯下形单影只的孤寂,变成了两个人相依相守的甜腻和幸福。
  爱可以包括很多。“爱就是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知、相爱,最后走在一起,只要在对的时间找到了对的人,就不介意其他任何东西。爱就是当儿子打翻了我花一个小时给他做的菜,一身都是菜叶,地板已经拖了十几遍的时候,我依然觉得他很可爱。无论什么情况,我永远保护他,这就是爱。”
  80后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都是中心,两个中心在一起谁更大,这是一个问题。小懒的书被当做教育工具。导演王海鸥说:“我儿子23岁了,我让他当工具书来看,书里有非常细致具体的指南,告诉人怎么去经营婚姻家庭。”
  当为了生存和生活顶着种种压力忙碌一天之后,回到家,摘掉面具真真实实地站在彼此面前,那是莫大的幸福。婚姻重在夫妻二人的沟通,彼此包容,善于发现生活的乐趣。
  生活不是小说
  轻松的婚姻气氛总是很难获得。可是《全世爱》让我们看着两个不同地方不同性格的可爱之人在一起愉快生活。即使普通话说不准的笑话,偷吃东西的笑话,都温暖得不得了。简单生活也美好,许多人都渴望有一天也可以这样找到这样的人过这样的生活。
  其实,生活不全像小懒写得那样浪漫温馨。小懒说自己和木木也常常吵得不可开交,“情侣吵架,愤怒到达沸点的时候啊,什么爱啊,什么相知相惜啊,什么举案齐眉啊,什么相敬如宾啊……都是浮云。”“但每次吵架,不论之前我冲动之下说了多么难听的话,他看到我哭时都会舍不得,会忙不迭地把错揽过去。”当被问起有没有骗过木木时,思考片刻后,小懒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巧妙地说:“骗自己老公是要有技巧的,不能让他觉得你在挑战或侮辱他的智商。”
  生活并没有苏小懒描写得那么美好。可是她却可以将那些本来很令人难过、沮丧的事情用轻松、温馨的语言描写出来,用自己的开朗与阅读这本书的每个人分享自己小小的快乐,让每个曾经对生活感到失望,常常抱怨的人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生活真的有自己想的那么糟,是不是每天不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就真的没有值得快乐的事情?
  小懒如此描述着自己的丈夫木木:“他的球鞋很臭,他晚上经常忘记刷牙,他长得很黑,他性格偶尔开朗也脾气暴躁……”小懒也经历过大多数80后女孩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心境转变,远离父母、工作突变、领导失信……。
  然而无论经历什么,她说总有那样一个人,“当你对一切悲观失望,依然让你放心倚靠的相信唯有他不会伤害你的不用带着面具可以坦诚相对的——你的丈夫。他爱你,也被你深深爱着。”木木是个爱摄影和爱下厨的男人,在博客里贴着各种心血来潮的美食图片和充满文艺气息的摄影作品。他能做很多美食,他精通人文、历史、地理、艺术,他有什么难过、快乐、悲伤的事情只想第一个说给你听。
  书写“丝婚之爱”
  2006年3月,苏小懒从《青年文摘》杂志社辞职,到长江文艺出版社担任编辑工作。除了负责编辑工作,苏小懒也自己写文章,被郭敬明偶然发现,从此做起签约作家的工作。那段是小懒在事业上快速成长的四年。白天杂志社的工作紧张而忙碌,晚上要做饭、打理家务、写作,通常是凌晨2点多睡觉,早上6点起床。每次肩负着几十万本书的印刷出版任务,这个小女人的精神一度紧张地做梦都惊出一身汗,还累得腰椎间盘突出。这一切,都让这个小身板的女人觉得难忘。她说,“毕竟(获得)所有这一切,我付出了最好的四年。”
  小懒的文笔被称为有亦舒之风。她喜欢亦舒,“我觉得可能多少年之后,都不会有同类作家可以超越她,几乎所有题材都被她写绝写尽了,很多句子振聋发聩,引人深省。一个作家能让文字拥有那么强大的力量,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流经存在的邂逅》被媒体誉为“一本看了很想回到初恋的书”,苏小懒说,自己的书都有一定的真实成分,是自己对爱情和成长的一些感悟,是希望把每个人那种最美好和最单纯的情感记录下来。毕竟,小说是无数个真实片段的组合,一本书中可以看到周围很多同龄人的真实经历。“这本书是以我为圆心,以他们的真实经历为半径,在所有的青年读者中画圆”。
  我们这个年代,没有什么良好的爱情观,一切都是从跌跌撞撞、摸爬滚打,不断受伤也不断成长中走过来。父辈那那一代的媒妁之言都比较简单,没有什么经验可以流传,80后面对的物质条件和文化冲击都比较复杂,有更多的机会体验不同的爱,也会陷入误区和成长。“纯情”是要不断去过滤,留下纯的,而不是一片白纸。她说,我相信纯情一直存在,在每个人最美好的年少时代。但成人不得不承认,这种单纯和美好被太多世俗和世故影响,彼此多了提防和要求,因而显得复杂。
  编者语:
  徜徉在苏小懒的百度贴吧里,“小懒控”的文字也似她一样,暖暖平静地流淌,就像懒懒地躺在午后温暖的阳光里、微眯着享受一杯醇厚咖啡的那种惬意、舒适。小懒说,爱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夫君木木也同样可爱和幽默,他在博客中反问自己在《全世爱》中的形象:“难道自己就是历史里的那颗荔枝,只为了博得贵妃一笑吗?”流畅着的博文像是点滴生活的剪影,同样温暖地让人感动。在小懒的背后,他默默张开一双隐形却坚实有力的臂膀,呵护着声名远扬的妻子。
  在这个“裸婚时代”,也许很多人都曾幸运地遇到属于自己的木木或者小懒,却在任性地、遗憾地错过之后方知珍惜。所以,或许我们仍旧需要用心去理解那句简短、粗糙却始终经典的哲理——且行且珍惜。
其他文献
中秋了,天渐渐变凉,少了蝉鸣,安静了不少,早上起来,竟也有了些寒意,院子里的向日葵今年长得特别高,二米的身躯重重地垂着头,没有管它,密密麻麻的葵花籽变成了黑色,常常爬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一动也不动,太阳慢慢地爬上院墙,一缕阳光刺眼的射进来,葵花籽也闪闪发光,这么沉甸甸的花盘,它能顺着太阳转动吗?我有点好奇,盯着看了会,眼睛刺痛。向日葵后面全是玉米,也长得高高的,玉米早没了,玉米杆被踩得东倒西歪的
道德经里说:“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的绘画也是,用线隐喻了一种力量,一根线有无穷尽的幻化和可能。从起点开始,似乎永无终点,线和色彩的结合,贯穿在我的整个画面里,线里有色,色中有线。就好似在虚渺的浩瀚的背景下,无数闪着微光的力量交互穿插链接,然后幻化成万物。  虚无到繁盛的意义在于顺应万物之自然,其实质是对于万物的理解和尊重。  人有时候会全能自恋到以为自己是食物链的顶端
丁谓是繼卢多逊之后,又一位被贬谪到古崖州(治所今三亚市崖州区崖城)的北宋大儒宰相。丁谓在崖州逾三年,荣辱不惊,旷达超逸,不仅留下许多惠行谪迹,还撰《天香传》,播扬海南香名,作“崖州诗”,留下经典诗文。由于丁谓颇受后人是非评说,致使他在崖州的行迹,也多被曲解揣与,湮而不显。从历代贬官对海南历史的影响上看,丁谓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可置否的。《三亚市志》据其在崖州所施惠行,将他列为三亚古代名贤。抹去历史尘
2011年7月7日,《世界新聞报》上级公司、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下属的英国国际新聞公司董事长詹姆斯默多克宣布,7月10日,拥有168年历史的《世界新聞报》将出版最后一期,随即停刊。  显然,新聞报道要求真实、客观、及时,而《世界新聞报》多次冲破法律底线,为了一些所谓的花边新聞与个人隐私而走进了“死胡同”。  虽然《世界新聞报》停刊是由于2002年的“绑架案”,但他们的过错绝不止这一件。那么,《世界
最近一段时间,彭昱畅这个名字一直活跃在热搜榜,“彭昱畅胖了”、“彭昱畅瘦了”、“彭昱畅吻戏”、“彭昱畅腹肌”、“彭昱畅彭于晏”等等,可谓是花式上热搜。那个默默无闻、自责自己流量不够而无法更多宣传剧的网剧小生彭昱畅,现在真的火了。  2018年,凭借在综艺《演员的诞生》中精湛的演技,彭昱畅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至此之后,彭昱畅的身上多了一个“演技”的标签,他身上作为演员的那一面开始发光。  1994年
1年,3剧,150集:《重启之极海听雷》《亲爱的自己》《叛逆者》,对于朱一龙 而言,这着实是非常忙碌的一年。  作为一名习惯了提前长时间筹备揣摩角色的“工匠型”演员,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消耗,还有心理上的困惑。这需要演员做出改变,能迅速适应新的工作节奏;更需要演员做出不改变,不能因为熟练而怠慢了表演。他说:“必须一直提醒自己,时刻保持对表演的敬畏感。”  守得住初心,才能日益精进
因为喜欢,选择了绘画,因为执迷,选择了艺途之旅。我从小生活在家乡邛崃,耳闻目染乡音泥土的芬香,固因长期流浪在外,游子回乡在匆忙间离别,总是无暇顾及细细品味乡土自然气息之美。三年前,在一次隅然活动中,参加一次写生中国家乡组织的写生采风行,不经意间才发现,美在近尺,美在故乡,从此和家乡结下了特別的殊缘,每次近临乡土,这些年不间断地行走在家乡的每个村落,看不够的山川河流,写不尽的乡间美景。  12月中旬
器以百技之厚承载万物,历练之间,应之天地,循迹大道,论天下之美无外乎如此。器物,乃匠心之物。  斗茶赏器,修心之道  《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简而言之——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喝茶已成为当下最普通的生活方式,斗茶赏器,也成为一种时尚。  饮茶重在品,品茶之道不仅体现在对茶叶的要求,也注重于茶器,所谓
春天已经过去了大半。在城中高楼的家里,每当写作业累了,自己常常不由自主陷入遐想,也往往会想起乡野的夏日……  那是去年的暑假,我和妈妈到姥爺家去玩儿。一进门,就看到姥爷种的丝瓜:果实结在绿绿的藤上,藤微微打着卷儿,盘在花架上。萝卜和白菜在田里像士兵一样挺拔地站立着,非常庄严。我还看到,一只母鸡率领着一群小鸡大踏步地在场地上走来走去。  吃过一顿丰盛的晚餐后,我来到院子里给鸡喂食。当我端着鸡饲走向鸡
有人说,孙燕姿这张专辑里的十首歌每一首都是精品,虽不敢苟同,但这首《我很愉快》确实唱出了低潮时的偏执面。孙燕姿是华语乐坛中少有的、可以把钢琴上的黑键音符唱出高级孤独感的女歌手,这首歌正好也印证了她这样的特色和优点。心跳声一样的鼓点牵扯出一段独具倾诉感的低吟浅唱,然后层层递进,最后在3分24秒处几近崩溃,钢琴声一下,整首歌又回到了最初的平静:不要说爱荒凉,病一场,怎样。三年半没有发专辑,孙燕姿和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