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事件回放<<<< 2020年7月8日下午,2020年高考正式落下帷幕。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门口,数千名家长接到孩子后陆续离开,十多名环卫工人像往年一样来到现场清扫垃圾,却发现扑了个空,因为现场一点儿垃圾也没留下。 时事鲜评 社会也是个大考场,维护健康、安全、文明的高考秩序,有关各方都面临考验。接送孩子的家长没留下一点儿垃圾,无疑留下了一张“高分考卷”。他们既留给学子们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又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回放<<<<
2020年7月8日下午,2020年高考正式落下帷幕。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门口,数千名家长接到孩子后陆续离开,十多名环卫工人像往年一样来到现场清扫垃圾,却发现扑了个空,因为现场一点儿垃圾也没留下。
时事鲜评
社会也是个大考场,维护健康、安全、文明的高考秩序,有关各方都面临考验。接送孩子的家长没留下一点儿垃圾,无疑留下了一张“高分考卷”。他们既留给学子们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又给孩子们做出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优良示范,更用活生生的事实说明,只要大家增进共识、自觉维护,人人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构建良好的公共文明秩序其实并非难事,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
上千名家长扎堆之地,人去场空时依旧干干净净,能够达成如此高度的默契,足见市民秩序意识和文明素养的显著提升,这显然也与近年來有关方面大力倡导、推进文明建设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全民战“疫”中形成了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服从规范管理等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相关各方更是因势利导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把已经形成的好习惯保持下来、坚持下去,并发扬光大。我们能从武汉市第二中学门前无声的“清洁行动”中深切地感受到可喜的变化与进步。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重要性不言而喻;祖国下一代的培养,既重智又重德,讲求全面发展进步。家长聚集之地没留下一点儿垃圾,看似很不起眼儿的细节却是无声的言传身教,既为学生们做出表率,增进其对社会公序良俗的信心,也是对学子们提升修养的鞭策,释放的正能量自不待言。“无垃圾现场”受到广泛关注,一度在网络刷屏,则清楚地表明维护文明秩序、良好风尚是公众的普遍期待。同时,这也提示我们,好习惯、好修养面前没有看客,感动更要行动、点赞更要看齐,见贤思齐才是硬道理。
但愿大家在遵守公共规则、维护文明秩序方面都能拿高分,交出新时代公民美德素养的优异考卷;但愿各种公共场合不乱扔垃圾成为常态风景;但愿现场不留垃圾的文明景观不再成为新鲜事、上热搜榜。
选自《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在给中考作文评分时,教师要按照评分标准来衡量考生作文成绩的高低。在这种情况下,作文只有达到评分标准的要求才能取得相应的好成绩。尽管中考作文的阅卷流程、作文评分标准的制定、阅卷教师的评分方式各地可能会不尽相同,但一般大同小异。因此,学生要写好一篇应试作文,就需要全面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我们先来看一下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以天津中考为例,作文满分50分): 一、内容 纵观历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
我与“皮蛋汤”四人组的友情从初一就开始了,直到现在仍维系着。 有一回,汤圆养的鼠妇死了,他很伤心,于是我们干了一件常人难以理解的事:在北栅栏刨了一个坑,再用一些碎瓦片搭建成地下“房间”,还在“房间”的内壁上作画,建成了一间被称作“鼠妇洞”的地下室。本来这个“房间”是用来安葬汤圆养的鼠妇的,可当我们再访资源楼时,已经有好几只鼠妇在里面安了家,也算是名副其实了。我们每学期都去修缮“鼠妇洞”,还围着“
我与父亲的关系渐行渐远,我对他最后的希冀在他愤怒地摔碎茶杯的那一刻,随之破碎。 我和他之间仿佛隔着一堵高墙,我们被隔绝在两个陌生的世界里:他爱武侠,我爱散文,他把电视机的音量开得震耳欲聋,我在隔壁戴着耳机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两个人又像隔着楚河汉界,再也到不了对岸,擦不出新的火花。 直到半个月前的某一天,妈妈突然说:“过两天就是你爸的生日了,我们一起准备个礼物吧!” 我摘下没有扣紧的耳机,
每当我翻开我喜欢的“哈利·波特”丛书,看到象征勇敢和善良的格兰芬多,我总会想起身边的一个人———我的三舅爷爷。 我的三舅爷爷乐于助人。最近几年,身体欠佳的外婆有时外出疗养,外公因脑梗生活无法自理,照顾他的担子便压到了我的父辈身上。他们平常要工作,还要照顾我,眼看家中乱成了一锅粥,三舅爷爷听说了,立刻从杭州赶到南京来照顾我的外公。 我去医院探望外公时,常见到三舅爷爷忙里忙外的身影。他也一把年纪了
小生不才,名为崔护。当年一见,惊为天人。 站在桃花纷飞的树下,望着寂寥的空地,我的思绪又飘向了远方…… 犹记去年今日,我偶然路过此地。或许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我回眸一瞥,恰巧看见了你。从此,你便是我一生的执念。你身着轻薄纱衣,远远地站在桃树下,出水芙蓉般,冰清玉洁。微风拂过,桃花瓣纷纷洒落,你惊喜地抬起头,沉醉在这美景中。你微低着头,指尖轻轻搭上一株桃枝,眼角稍稍挑起,有女子的成熟妩媚,亦有
我的姥姥,出生于1945年,祖籍山东,生长于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现已年逾古稀。她的故事始于20世纪60年代。 姥姥的父亲是一位学究,平日里写几篇文章刊发到报纸上,赚些微薄的稿费养着一儿三女的一家人。这样一来,姥姥与同龄人一样,什么都缺,但她不缺一样东西,那就是书。 据二姥姥回忆,姥姥从八岁起便表现出对书籍异于常人的痴迷。她极少和其他女孩子一起玩耍,每天干完农活儿,便来到父亲的书房,或读书,或
今天,我心情很好 我允许毛笔飞出窗外 把白云涂抹成乌云 允许一只蝴蝶 落在我的手指上 允许公园的垃圾桶里 藏着一只恐龙 允許路边的小野花 散发的味道不怎么香甜 允许天宫中的玉兔 大白天下来和我玩耍 我甚至允许柳树突然长出松针 允许小猫一张嘴 发出“汪汪汪”的声音 反正我今天心情很好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希望别人间接了解某件物品有多长或多大,我们常常借助自己的手掌或拳头比对着说明,让别人立刻大致判断出这件物品的长度或体积。这时,我们的手掌或拳头就成了参照物。老子说:“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很多事物就在这种相互比较中彰显了特点。 这种比较的手法在写作中常常用到,被称为衬托。衬托的手法不是现在才发明的,古人早已运用,尤其在古诗词中很常见。比如我们常说的“以声衬静”“以动
我打小儿就不太爱读那些大部头的书,尤其是古书,以为其复杂晦涩。老妈为此非常忧虑———担心我养成读书不深入,思想无深度的毛病,便购买了一本厚厚的《史记》置于我书桌一角,时时催我阅读。 我当然懒得翻阅它,书买回大半年了,仍是崭新的模样。来串门儿的邻居见到那书极力夸赞我爱书惜书,又抱怨自家小子看书如撕书,一本书看完,没几页是整齐的。我虽然心虚,却还是附和着自谦。不过这丝毫没影响我,我仍会趁老妈不备,脚
每个人都如同一棵树苗,渴望着阳光雨露的滋润,从而茁壮成长。成长中的我们,也会用自己郁郁葱葱的树荫来滋润更多的人。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经验不足的我忐忑不安,生怕在陌生的评委面前忘词,甚至什么也说不出来。看着我前面的那位同学镇定自若地侃侃而谈,我那本来就不自信的心态几乎要崩溃了。一丝令人窒息的失败感袭上心头。忽然,她不说话了,忘词了!只见她窘迫地呆立在台上,随后向评委深深地鞠躬,沮丧地走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