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民生活,构建农村文化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j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秀灿烂文化的民族,文化的诞生既来源于传统文明,又扎根于肥沃的土地,如《诗经》中展现的就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硕鼠》是一首名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展现的就是劳动人民既爱惜劳动成果,又反对朝廷的剥削压榨,传唱至今。可见,真正的文化根植于劳动人民。白居易的作品《观刈麦》,也是诗人同情农民群众的艰难处境从而创作出来的。如今,对于农村文化的构建,也一定要扎根于农民生活,依托于农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明。
  现代农村,需要的是环境的美化,更需要文化的丰富。现代农村要想获得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什么是农村文化构建的主体?答案一定是广大的农民。构建良好的农村文化,就是要让广大农民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不仅满足其自身娱乐的需求,而且要通过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获得、了解和掌握更多文化、科技信息的机会,以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要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主动参与进来,增强文化活动的广度。农村文化是广大老百姓热爱生活、歌唱生活的具体表现,更是建设农村精神文明、讴歌正能量的平台和阵地。文化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作用。通过文化建设,能够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和谐,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一、要培训优化,建立农村文化工作的队伍
  加强培训,特别是在文化队伍、文艺团体等方面,我们需要培养出一批有涵养、有文化、有理想的文艺专职队伍。他们将在农村文化的提升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能为农村群文事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力量。在各个村屯,都应配有一支热爱文艺且活跃的村文化队伍,要有一個独具特色的文艺团队,在培训之后,能够为群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文艺表演。效仿“吉林乡村电视台”深受广大农民热爱的一档“二人转”文艺节目的举行方式,在广大的农村也积极开展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体节目,通过积极举办这些文体活动,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既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又能凝聚文化骨干,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二、农村文化的构建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道德素质
  从现实中来看,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与之协调的精神文明发展还有待提高。广大农民受教育的人数和文化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那么,文化的宣传普及,就可以使农民有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农民之间情感的交流、信息的沟通,减少矛盾、促进和谐,还可以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睦邻友好的优良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新农村建设要依靠广大农民来添砖加瓦。只有充分调动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让广农民真正提高文化生活的水平,从而生活得更加幸福,社会主义的发展才会更加健康、稳定。
  三、利用多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方面,加大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组织文艺演出、灯会、花会、猜灯谜、唱大戏、扭秧歌等文化活动,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使广大农民通过活动了解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农闲时节、乡间集市等各种机会,进行文艺汇演或者竞赛,形成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树立良好的农村文化风尚,增进农民之间的交流。使村村有文艺,月月有活动。激励农民展示自我,赞美家园,勇于表现,乐于分享,从而借助文化的平台,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农村的这片土地,这处家园。
  不能回避的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问题,如形式过于单调,内容陈旧,并且自发的农民活动在表演的内容、形式方面还急需指导,也呈现了自发活动的无序性等,而且可能受困于经费紧张等因素。因此,仅仅依靠“文艺下乡”和“自发组织”难以向百姓传送优秀的文化节目。况且当前,农村年轻人都争着往城里跑,青年群体同中老年群体分层明显,参与农村节日文化活动积极性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当然,这也不能构成阻碍农村文化宣扬的借口。
  因此,文化活动更要符合老中青层次的兴趣和需要。也应该充分挖掘农村现有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发掘农村“文化能人”,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创作出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化作品,利用网络聚合农民团体开展农民社区共建,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发挥其内因的作用,让农村文化变成人人自觉的行动。传统文化的“根”在农村,所以,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其“内在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国家关注文化民生,而且赋予了公众文化新的历史使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化馆不仅担负着丰富和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重任,而且是提高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活动场所。本文主要从文化馆免费开放角度分析对人民文化生活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文化馆 免费开放 群众文化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圆周运动是指质点围绕圆心所做半径为r的圆轨迹的运动,其是一种常见的曲线运动形式,在高一物理的学习中,圆周运动不仅可以与运动学、动力学紧密相连,逐层深化问题难度,提高解
摘 要: 在社会转型期,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成为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当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对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分析医患沟通能力对医生职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培养医学生沟通能力的策略,有助于今后我国各医学院校更好地开展医患沟通教育工作。  关键词: 转型期 医学生 医患沟通能力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高考数学试卷中的选择题几乎占有半壁江山,这部分试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考达线的成效.小题大做又会直接影响后面解答题的时间.因此,解答这部分试题须智取,多想少算应
摘 要: 地方普通高校因自身办学层次劣势、传统专业过度发育、就业制度不够完善、就业指导职能缺失及用人单位择人标准过严等因素,制约了其学生就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传统专业、完善就业机制、稳固就业主渠道及鼓励自主创业等措施,是走出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地方普通高校 就业形势 就业困境 就业对策  大学扩招导致了两种社会效应。一方面,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享受教育改革红利,体
对于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发展,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更是具有必要性。社会的经济不断快速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公路运输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乡村以及城市之间,公路交通运输经济连接了天南地北,进而促进了各个地区跨越式地经济发展。公路运输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的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公路运输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
期刊
自我国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成为各公司核心竞争要素之一。通过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规范业务流程,提高业务运作效率,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期刊
本章万有引力定律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有物体在地球表面上的随行问题和物体绕地球转动的圆周运动问题.如研究地球表面物体的运动,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等就属于随行和绕行问题.但我
我这人面相有些憨厚,比较容易“招贼”。rn那次,我替老妈去买菜。刚把称好的菜放进篮子,从包里掏钱时,竟然掏出一只手来……偷技欠佳的小偷被我抓个正着。小偷手里还攥着我的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