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与书画分流论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画同源中的书与画,书指书法,即书写汉字的艺术;画指绘画,特指用毛笔蘸墨画出的水墨画。两者之间的关系,先后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词组,如书画、书画家、书画舫、书画一源,等等。在文人的眼中,书法的地位始终高于绘画。自古以来,书画这两个字的先后顺序,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从来没有被颠倒。这使得书法始终占据着支配绘画的地位。


  书画同源论,说的是书与画的渊源相同,注重的是书与画相同的一面。为强调两者的不同之处,或对同源提出质疑,从唐代以来,书画界间或加以提醒和申述,用以强化各自的特征。唐代张彦远一方面认为书画的渊源相同,一方面又认为书画发展的线索不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清代学者朱履贞认为书画混一的证据只是象形文字,到了隶、楷、行、草等书体,书法就脱离了绘画;而画家笔下的着色的花鸟、草虫、山水、人物,同书法完全是两回事。于是,“画”字就分为两种读音,来表示不同的含义。书法笔画的画,读入声;绘画的画,读去声,以免混淆。20世纪汉语普通话的四声非常误人,因为它取消了入声。对此,今天的学者引用古代的文献,就要十分小心。不要以为书和画两个字靠在一起,都是书法与绘画的联称。书画的联称,造成了一种狭隘的认识,认为画画离不开书法的笔墨。其实这个问题在唐宋之际就已经解决,而当今的画坛还在就此争论,居然被视为2001年中国美术界的一件大事,就很离谱。
  唐宋时期,即便在文人内部,也有种种淡化笔墨的做法。比如张璪画画,用手抹绢;米芾画画,抛弃毛墨。米氏父子把墨点当作造型语言,这使他们成为水墨语言符号化的开山之祖。鲁迅曾经武断地声称,米点山水毫无用处。他的判断很成问题。米点山水,连复古派董其昌和四王等人也很推崇。鲁迅如果因为反对四王而否定米芾,就是因人废言;如果的确看不到米点的价值而加抨击,就充当了水墨画书法式用笔的卫士。
  书画同源的观念盛行于唐宋之际,正值中国文人画兴起之时。文人的目标大抵在于当官,当官通常要经过科举考试,书法正是考试的内容之一,因而文人无不擅长书法。作为业余性质的文人画家,为了有别于工匠画家,或者说为了避免同工匠画家比绘画技巧,于是在众口一词地贬低工匠画的同时,将文人擅长的书法式笔墨放在画事的首位。文人画画,重笔法而轻形象,重墨色而轻颜色,强调写而不强调画,号称“墨戏”。画史又始终是文人笔下的历史,自我表彰,相互标榜,在一千多年间形成声势和传统,进而形成中国绘画的重要特色。
  是不是说传统的笔墨就没有作用呢?不是。书画同源的立论对于中国画家具有无形的约束力。一位画家如果不知道书法与绘画之间的裙带关系,或者书法功夫拙劣,在画坛很难有立足之地。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近现代。画家黄宾虹小时候很喜欢绘画和书法。有一次他请一位书法家讲授书法的要点,书法家让他先写个字看看,黄宾虹写了一个“大”字。书法家翻看纸背,指出他的笔画都浮在纸上,只是起笔和落笔处的墨水透过了纸背,相当于只写了五个点。书坛把这一现象叫做“系马桩”,像一条绳子系两根木桩,形成两头实而中间虚,是笔法的大忌。从此黄宾虹发愤苦练,注意握笔、使笔,起笔、收笔的方法,笔墨功夫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后来他作画,笔在纸上运行有声,成为画坛以笔墨功夫见长并受到普遍赞誉的大家。
  中国绘画与中国书法有着四千年以上的亲缘关系。书画同源的立论,始于河图、洛书的传说。两千多年前的文献记载指出,黄河有龙马背负图象,洛水有神龟背负符号,被圣人发现,成为八卦卦象的母本。这种神话传说并非子虚乌有的杜撰,据今人考证,文献中所说的圣人发现的河图洛书,其实是两种出土文物。最早发现这类文物而加以演绎的圣人,是生于天水、葬于淮阳的伏羲。据汉代文献记载,伏羲活动在公元前2789年前后。伏羲的羲与美术的美、善良的善,仁义的义字的繁写,都有一个共同的字根:羊。这对于研究美术的人,特别重要。伏羲是个牧羊人,也就是远古见多识广的先进群体中的代表。其族源可以断言他不是汉人。各地的汉人,由于方言不同,把他的名字翻译成宓戏、包犧、庖犧。就像今天中国大陆把荷兰籍画家翻译成梵高,而台湾的汉人却翻译成梵谷一样。
  唐代以前,有学者认为图与符承载着三类相关联的对象:图理、图识、图形。图理指易卦的卦象,图识指汉字,图形即绘画。其中,卦象是抽象的象征性符号,早期汉字是线描的图画式符号,绘画则是线描的图形。


  相传汉字创始人仓颉是黄帝的大臣,活动在公元前26世纪。当时的书画,混为一体:书写的文字就是畫,画出的图形就是文字。仓颉鉴于卦象过于简略,难以传达圣人的意图,于是创制文字以便表意;难以显示特定卦象的具体形态,于是让图画与书法分离。不过,直到公元前11世纪前后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图画式的文字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它们是书画同源论的事实依据。在文字学中,象形被称为文,会意被称为字。甲骨文中的“文”,象一个胸部刻画纹样的人。它的本义,就是绘画的同义语。
  周朝的文字、文字学以及与之相应的书写方法,统称书。书又指六书,即造字和用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中的造字法,如象形和会意的篆字都带有图画的成份。比如,甲骨文中的象形字日、月、山、水、火、木、井、田、牛、羊、鸟、册、车、宫等接近绘画。其中,日字为圆圈;月字象弯月;山字象起伏的山峰;水字象流水;火字象火焰;木字象有根有梢的树;井字象有栏杆的井口;田字象分割成方块的土地;牛字象牛头的正面形状;羊字象绵羊的头部;鸟字象飞禽;册字象编排成组的竹简;车字象车的结构;宫字象宫室的立面图。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合成后表示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甲骨文中的明、采、集、族等。其中,明字从日从月,表示光明;采字从爪从木,表示在树梢摘果子;集字从鸟从木,表示会合;族字从旗从箭,表示以家族或氏族为单位的战斗集体。


  山东日照陵阳河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陶刻符号,其中有一组符号被解释为日、月、山。山字刻画为五峰相连,同甲骨文中的山字相近。据考证,遗址东面有一座五峰相连的山,每当春秋两季,日月从中峰上方升起。由此可知这组符号具有书画混一的特征。大汶口文化晚期在公元前2800-前2500年之间,大体相当于炎帝与黄帝两大部族先后统治中原的时期。
  书画同源论含有三层意思:一是书画都源于易学;二是两者都是造型艺术,基本原理和法则相同;三是两者的工具相同,都以毛笔为本,进而形成相同的用笔方法和风格。从语源学的角度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书字与画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字根:聿。聿是一个会意字,表示手执毛笔。直到宋代,学者赵希鹄仍然认为书与画是一回事,声称“善书必能善画,善画必能善书。”元代画家赵孟頫进而将书法与画法相互比照,认为画石的笔法如同书法中的飞白,画树的笔法如同籀书,画竹的笔法与楷书中的永字八法相通。明代文人王世贞在描述画竹时指出,竹竿象篆书,竹枝象草书,竹叶象楷书,竹节象隶书。他还指出,郭熙画的树,文同画竹,温日观画葡萄,用笔的方法都来自草书的笔法。清代画家郑板桥将画兰竹的笔法等同于草隶,认为宋代黄庭坚写字如同画竹,苏东坡画竹如同写字。清代画家周星莲认为书与画的相同之处在于写,进而提出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其他文献
近日,由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和Artprice联合推出的《2016年度艺术市场报告》(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是双方深耕全球艺术品市场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报告以双方掌握的市场交易大数据为基础,梳理了2016年各国家和地区纯艺术类的市场规模、中西方各创作主线的行情以及2016年纯艺术市场的热门动向。  根据《报告》,2016年全球纯艺术市场拍卖总成交额为124.49亿美元(含佣金),同比201
期刊
随着网络的普及,传播媒介正在走向个体化的趋势,信息的传播已经不再是新闻机构的专属,任何懂得如何上网,能在键盘上敲出字符的社会人,也能代替报纸、杂志传播所见所闻,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特别是在微博、微信、人人等新型社交网络的迅速崛起,个体对他人的影响已经变得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在年轻人之中尤其明显,甚至,它们在年轻人当中的地位已经超过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地位。许多的相关调查数据也有效的印证了这一
常言道:美不美,看双腿。因此,女孩都梦想拥有美丽的双腿。从现在开始做一些简易运动,并且坚持下去,相信你会改变对自己腿形的不满。 女孩子的大腿一般较难减肥,因为大多数人
近日,济南一名张姓女子在舜玉小区夜市上购买了一种颜色鲜艳的红豆,没想到,她吃完后居然上吐下泻,最终住进了济南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不但要洗胃而且还要洗血.小张发在朋友
目的:探讨短时正压通气对OSAHS并夜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血压负荷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其中,“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提升社
期刊
李海立 云夢轩主人,明月书画艺术馆特邀书画家。人物、花鸟、山水皆通,精攻花鸟。  李海立继承国画优秀传统,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画法上工写结合,虚实结合。他能准确地把握动态中的花鸟,并且能在情景交融中体现出转瞬即逝的情趣,他的花鸟虫刻画细致入微,鲜活多姿,生动可爱,情趣盎然。
期刊
1  麦子熟了,大地就有了重量。被太阳炙烤的麦地将田野映出一片片耀眼的金色光亮。有风的夜晚,它们就抱在一起摇摆,仿佛月光在水面荡出的一波波轻柔的涟漪;至于暗处那窸窣低微的声响,又似它们愉悦的欢叫,先是混杂在夜下鸡鸣狗吠声中,到了清晨,又依附着蜂蝶或是风中奔跑的孩子,最后在众人挥动镰刀的一刻,消失于时光的腹体。  祖母背着一捆麦子,佝偻着身子一早沿着通往村子的小路上了坡。时而,她止住脚步,弯下身,吃
期刊
大家都知道,食物都有保质期,一般在外面购买的食物,当看到已经过保质期的时候,人们都会习惯将其丢弃.然而,自制的食物保质期又要怎么确定?比如说深受大众喜欢的现磨豆浆它又
摘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元素,是指导当今国内企业各项工作的基本方针,也集中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将人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进行尊重人、发展人的教育。在企业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就必须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依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计划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内容,尤其在现今新的情势下,企业的政工应当注重采取适当的以人为本的教育途径,为企业职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