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我做主,“爱心小换客”行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ue_h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名称
  低碳生活我做主爱心小换客行动
  二、活动目标
  在各种日常闲置物品的展示、交换和买卖的过程中,培养儿童对旧物循环利用的意识,鼓励儿童以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资源和简约生活的行动中来。
  三、活动参与人员
  (一)儿童(人数及年龄):4岁以上儿童50余人;
  (二)教师4人;
  (三)其他:大学生志愿者10人,以及参与活动的家长若干名。
  四、活动的设计与准备
  “低碳生活我做主爱心小换客行动”(以下简称“爱心小换客”),是以儿童为主体的生态道德教育户外实践活动。这项活动以河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主体,联合河北省困境儿童救助保护联谊会、河北省科学育儿基地、河北省家庭教育培训指导中心等社会团体和校外教育机构,为全市4岁以上的儿童搭建一个日常闲置物品的交流平台,让他们在各种日常闲置物品的展示、交流和买卖过程中,帮助儿童理解低碳环保思想、培养循环利用的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参与到节约资源和简约生活的行动中来。让孩子们在这些参与性的社会实践中,收获爱心、收获知识、收获体验、收获快乐。
  (一)活动场所:河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院内
  (二)儿童的招募、动员方式
  通过张贴海报、网站宣传的方式进行宣传,参与儿童自主报名、提前报名,限定“小换客”数量50人,额满即止。
  (三)团队构成及任务分配
  项目负责人负责本次活动全面的协调和组织工作。
  项目教师3人,其中1名负责前期的活动设计、准备工作,文字资料的整理、活动现场的秩序维持工作和活动后期资料的整理、总结、上报等工作;另1名负责活动前期物品准备工作,协助采买小凳子、摊位布等活动物品,活动现场秩序的维持和拍照等工作;还有1名前期负责联系志愿者,组织安排志愿者维持秩序、拍照及活动场地的布置和清理、物品清点等工作。
  志愿者10人,负责活动现场维持秩序和活动场地的布置和清理工作等。
  五、活动步骤记录
  (一)目的
  培养儿童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的意识,提升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让儿童在日常闲置物品的展示、交流和买卖过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二)步骤
  1.活动宣传和儿童的招募
  在河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张贴活动海报,在网站上发布“爱心小换客”招募信息,邀请儿童提前报名预约,限定换客人数为50人,额满即止,以保证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开展。
  2.活动准备
  制作活动登记表和物品登记表,登记儿童所交换物品的名称、数目,并要求家长签字确认。购买活动现场需要的小凳子、摊位布等物品,并分发下去。安排志愿者10人,协同项目教师3人一起维持活动现场的秩序。
  3.爱心小换客行动
  活动当天,参与活动的儿童带上闲置的学习文具、书籍报刊、玩具衣物等物品来到换客市场,与其他人进行交换或义卖。儿童可以将交换所得收入用来购买学习用品或孝敬老人;或将交换所得物品或现金收入直接捐给河北省困境儿童救助保护联谊会,再由这一社会组织捐助给贫困山区等处于生活困境中的小伙伴。活动当天与我中心美术书法部合作,现场进行了同绿色环保有关的书法、绘画、手工作品的创作、展示、交换或义卖活动。
  (三)活动效果
  活动自策划宣传以来,得到广大儿童及家长的热烈欢迎,儿童和家长参与积极性高,报名人数众多。活动结束后,所有参与者均表示收获很大,非常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在各种日常闲置物品的展示、交流和买卖过程中,提高了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培养了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的意识,做到了闲置物品的循环利用,有的小换客将交换所得收入捐给了河北省困境儿童救助保护联谊会,希望可以帮助到生活比较困难的小伙伴。参与者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了节约资源和简约生活的行动中,达到了物尽其用、节约资源的目的。
  六、教育活动的反思、分析和建议等
  (一)关于活动本身的反思
  1.活动的新颖独特性
  将生态道德主题具化为闲置物品交换的游戏形式,使儿童在交换活动中体验循环利用、节约环保的绿色理念,形象而具体、生动而深刻,避免了枯燥理论知识的刻板讲解和灌输,达到更好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提高儿童的生态道德素养水平。
  2.儿童参与的主体性
  “爱心小换客”是以儿童为主体的参与活动,让儿童在日常物品的交换买卖中去体会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交换随意、买卖随心、价格自定,让儿童在自己的小社会中去体验、去成长,提高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
  (二)关于组织管理的反思
  整个活动采取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管理方式,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避免了工作懈怠、相互推诿等问题。但是在以物易物的活动阶段,如果再增加一些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如现场调度协调员,相信现场秩序会更加有序。
  (三)教师的发现和成长
  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是近年来一个全新的理念,它不仅是进行环保科学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还应有丰富的教育内涵,重点是要有一个从情感到行为的认识飞跃过程。此次生态道德教育亲子活动,是一个以儿童为主体的生态道德教育户外实践活动。“爱心小换客”定位在儿童及其家庭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环保生活理念,让孩子们在各种日常闲置物品的展示、交流和买卖过程中,培养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的意识,真正地参与到节约资源和简约生活的行动中。活动形式新颖,能让参与儿童受到深刻的教育。从活动设计到实施,老师们在帮助儿童及家长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儿童的发现和成长
  “爱心小换客”主题教育活动,得到了广大儿童的积极参与。换客市场秩序井然而又热闹非凡,效果非常明显。参与儿童个个神采熠熠,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快乐,纷纷表示愿意继续参与这样的活动。家长也认为这个活动非常好,非常有意义,一直追问以后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活动。8岁的刘天润小朋友,将自己的旧画报和玩具,通过和其他小换客的交换,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芭比娃娃,做到了闲置物品的循环利用。还有的小换客将交换所得收入直接捐给了河北省困境儿童救助保护联谊会,希望能帮助到那些生活比较困难的孩子们。孩子们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了节约资源和简约生活的行动中,达到了物尽其用节约资源的目的。孩子们在这些参与性的社会实践中,收获爱心、收获知识、收获体验、收获快乐。
  (五)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此次生态道德教育亲子活动,定位在儿童及其家庭在节能知识和环保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主题明确,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让儿童将学习和行动融合在一起,在快乐中落实绿色环保。闲置物品的以物易物,使低碳环保真正落实到实处,达到了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的目的。在活动中教育儿童改变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在生活和学习中落实环保行动。通过参与儿童和家长,辐射整个家庭、学校及社会,从而吸引和带动更多的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共同推进环境保护建设。
  案例点评:活动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培养儿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式活波,效果显著。活动设计完整、儿童喜闻乐见,体现了儿童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在交换活动环节中,可做更多活动设计,如请儿童签订诚信承诺书、鼓励儿童为自己出售的物品做宣传等,帮助儿童参与得更加深入。
其他文献
笔者在2010年尝试以英语课本和英语报刊为切入点,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探索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模式,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根据图式阅读理论,阅读理解的图式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和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阅读材料的掌握程度,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
本文以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PDMS)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TMS)合成了具有微交联结构的聚硅氧烷乳液,并以此为种子乳液再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合成了稳定且性能优
简要描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情况,重点阐述了cry基因鉴定方法。另外分析了目前转基因植物与基因工程菌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摘要:所谓人本管理,它是对管理对象在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较高层次的管理,是指在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教师放在核心位置,追求教师的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管理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以人为本 新理念 评价机制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学校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发展方向,是塑造新型教育者的成
在分子水平研究新型人工光俘获材料对于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TD-DFT方法研究了卟啉-富勒烯(P-C国)体系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该过程由三个过程组成:(1)光激发
以蒽醌为起始原料,经混酸硝化,DMF精制,得到1-硝基蒽醌;用硫化钠还原,经DMF.水重结晶后得到1-氨基蒽醌;再在碱性溶液中经锌粉还原得到1-氨基蒽;最后用亚硫酸氢钠还原,经酸中和后用乙醇
本文基于HJl94-2005和HJ482-2009,建立了分光光度法监测空气中SO2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24h连续采样、手工分析方法监测空气中SO2过程中,影响监测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如温
以旱地小麦晋麦47和高水肥小麦石4185为试材,比较分析了充分供水和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根系导水率(Zpr)的差异。结果表明:正常供水条件下,晋麦47单株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