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走一条路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_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走了許多条路,却依旧不知道哪条路才能走进你的心里。
  儿时,看到电视剧《家有儿女》里有这样一个片断:母亲因为女儿喜欢猩猩,于是买了许多书籍,花了无数个夜晚了解它们。等到几个星期后的一天,她鼓起勇气和女儿交谈,以为自己已经跨越了母女之间的代沟时才发现,原来女儿喜欢的早已不再是地上的猩猩,而是天空中的星星了。母亲一直坚持的那条自认为能够走进女儿心里的路,最后成了讽刺的徒劳。最终她依旧没能走进女儿的心里。
  长大后,我在龙应台的《目送》里也看到了这样一位母亲,但不同的是,这位母亲没有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而是选择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亲爱的儿子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她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哦,我终于明白,原来这条路没有尽头,所谓路的那端不过是心底的那份释然,那份不牵绊。
  我看到过许多释然的人物,比如“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柳宗元,比如“命若琴弦,扼住其咽喉”的史铁生,再比如“瓦尔登湖,遗世小木屋”里的梭罗。但,我却始终没能找到我心底的那份释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变得愈发平淡。我想我正处在一个尴尬的路口。褪去了孩童时的稚气思维,却还没有沉淀出成人的担当。我想为父母做点什么,想挽回那些被工作、持家的辛劳而夺走的珍贵瞬间。但当这一切即将被转化为行动时,我又变得迷茫而最终退却了。
  记得那一张张白纸红字的成绩单,记得那一次次扬起又失落的脸庞。我的努力被一个又一个的数字无情定义。我尝试着做了许多改变,改变我的学习方式,改变我的处事态度,甚至改变我的性格。然而这都没能成功。平淡伴着迷茫,成为了我逃避这个世界的理由。我看不到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也去不了荒芜但不衰败的地坛,但我却可以呆在书房里独处。
  终于,我在林清玄先生的文字里找到了答案:我们被外境的迁动就有如对着空中撒网,必然是空手而出,空手而回,只是徒然空叹罢了。无数古人留下的经典,都告诉我们本然的真性如澄水,如明镜,如月亮,我们几时见过大海被责骂而还口,明镜被称赞而欢喜,月亮被歌颂而改变呢?大海若能为人所动,就不会如此辽阔;明镜若能被人刺激,就不会这样干净;月亮若能随人而转,就不会那样永恒了。
  是啊,这个世界是残酷的,而我们都在这之中慢慢长大。歌词里写的童年有蝴蝶、有老师的粉笔,还有放学后的游戏,歌词里写的少年与时间赛跑,与烦恼一起长大。歌词里写的成人要不断奋斗,为了车子、房子不断打拼。
  但,不论过去和未来是怎样,我只想走好当下的路。
  (荐稿教师:张盼盼/编辑:于智博)
  开篇两条路,一条是费尽心思,却依然原地打转的“歧路”;一条是看破生命,以目相送的“去路”。两相对比,引出后半篇对“释然”的理解与阐释。全文语言冲淡平和,情感低婉绵密,虽有青春的无助、迷茫,却依然告诫自己要以“释然”的心态,去拨开纷扰,走好当下的路,这股自省、自信的力量令人动容。当然,后半篇在引述事例时稍显杂糅,且都泛泛,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叙事逻辑。可以通过精简事例,并将某一事例写深、写具体,与主题扣得再紧一些。
其他文献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和孟子有以下这样的对话。  (齐宣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盂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要求:请根据以上对话的内容,以“不能和不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师解读】  这则材料在
沈昌文:为了书籍的一生  2021年1月10日,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读书》杂志原主编沈昌文离世,享年90岁。  一时之间报刊网络皆是缅怀,大家不约而同用上“出版家”来形容沈昌文。“他是担得上这个称呼的。”学者江晓原说。  人如其名,沈昌文的一生,是以书“昌文”的一生。他1980年4月起担任三联编辑室主任,兼《读书》杂志负责人,1986年1月1日成为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后第一任总经理,1996年退休
本期赛题  对劳模的表彰,就是对劳动的表彰。因为不管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还是精神价值的沉淀,离开了劳动,都只是空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记得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发表过一篇题为《劳工神圣》的文章,他借着文字呐喊出“我们都是劳工,劳工神圣”的口号,意在赞扬劳工们的价值,鼓励学生们同懒惰和等待决裂,而追求劳动的快乐。我想,这篇文章在历史浮沉之后,它的意义似乎非但没有衰减
我曾经在外国参观一个以美术教育闻名的中学。发现走廊上挂了许多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美术教室内,四面墙壁却是一片空白,就奇怪地问:“为什么不把学生的好作品也挂一些在教室里呢?”  “因为那样做,学生们常会四面张望别人的作品,而直接加以模仿,本来该有的创造力,受他人影响,反而被抹杀了。”美术教师回答。  任何教育不都是如此嗎?我们固然要使学生观摩别人的优秀作品,但也当除去一切干扰,使他们发挥自己的创见。 
南开大学足球场上,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意:位于前锋位置,球衣背面写着PuBuDroMa,个子不高但动作灵敏而迅速。定睛一看,你会发现这是一位女球员。她叫普布志玛,18岁,来自西藏,是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的新生,也是学院男子足球队里唯一的女前锋和队长。  2019年9月,普布志玛考入南开大学。因为学校没有女足,所以她选择加入男足担当前锋,并成功报名了2019年南开大学足球新生杯,还被推选为球队队长。
社会关注度★★★★★  作文适用度★★★★★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提起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世人如是评价。  2021年3月2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重大研究工程项目“考古中国”在成都举行重要发布,通报了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最新进展及成果。考古工作者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形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化工路环卫班,50名环卫工中,30多人属于城中村的拆迁户,每人获得补偿的房产价值过千万。即使如此多金,他们还起早贪黑,愉快而满足地做着环卫工作。年过六旬的郑大爷说:“虽然做保洁员累点脏点,可俺心里踏实。”中年汉子黄勤说:“先前成天无所事事,空虚得很。如今起早贪黑地干活,能为社会服务,俺才觉得人生有意义。”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特定
1月4日,德国最后一位守书人海尔嘉·薇赫走了,享年98岁。她没有老伴,没有子女,离世时身边只有一本翻开的旧书。那是歌德的诗,她一生的最爱。  这间德国最古老的书店是她从祖辈那里继承的,当时德国甚至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在纷乱的时代里要保全一间书店谈何容易?1949年苏联占领东德,1969年柏林墙拔地而起,在战争的炮火硝烟中,这个书店像是海上的指明灯摇摇欲坠又坚不可摧地守护着人们。人们躲进这里,在
名言素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不一于汝而二于物。——苏轼《黠鼠赋》  一个人做事如果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牛顿  日累月积见功勋,山穷水尽惜寸阴。——华罗庚  急功近利是成功的拦路虎,朝三暮四是理想的绊脚石。——成毅  经典素材  盾构机司机  每天有几百上千万人坐地铁,来来往往,
2019年10月1日,有多少人守在电视机旁,看红了眼眶:厉害了我的国,为你自豪,生生不息。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  回望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西方各国虎视眈眈,国防重担下,刻不容缓。以钱学森为首的青年人,他们纷纷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从海外克服重重阻力奔回祖国,去戈壁,去荒漠,隐名埋姓几十年。于是,1964年的罗布泊上空升起了蘑菇云。正是因为强大的军事实力作盾,我们国人才能在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