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劳动,无以立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d_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赛题
  对劳模的表彰,就是对劳动的表彰。因为不管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还是精神价值的沉淀,离开了劳动,都只是空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记得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发表过一篇题为《劳工神圣》的文章,他借着文字呐喊出“我们都是劳工,劳工神圣”的口号,意在赞扬劳工们的价值,鼓励学生们同懒惰和等待决裂,而追求劳动的快乐。我想,这篇文章在历史浮沉之后,它的意义似乎非但没有衰减,反而在这个时代的发展中显得愈发重要。
  现代人中存在很大一部分比重的人对于劳动的理解仍然存在偏差,把劳动等同于那些所谓的脏、差、累的“低级工作”。诚然,劳动难免是劳累的、辛苦的,某些劳动的过程也的确少不了脏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工作就有三六九等之分,也并不能说明劳动是低级的。事实上,劳动作为我们人类创造价值的一项活动,不论从哪一个方面来审视,都是神圣而富有意义的。所以我一直坚信,劳动的本质就是把我们生命中那些最优質的品格和能力抽取出来,并在实践过程中付诸为实在的物质价值或精神价值的一项创造活动,我们奉献了别人,从而也回馈了自己。
  可为何越来越多的人不热爱劳动呢?究其原因,正是现代人对于劳动意义的认知缺失导致他们变得颓废和迷茫。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过程,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幸福的成果和圆满的结晶。同时,劳动也助推了整个社会和国家向前的步伐。而这些影响又返回到你身边,给予你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幸福感。思索了这一过程后,我们才会真正热爱并全身心地投入劳动中去,才会明了没有劳动,人是难以真正站立的。
  而要更好地实现劳动的价值,我们就需要更好地掌握劳动的方法。张立宪把未来最值钱的工作定义为帮助人们做出最正确选择的那份工作,因为在那样前提下的劳动过程中,所能创造出的价值也就更多。所以我们才要提高能力,开拓视野,用新思想和新技术来辅助我们认真谨慎务实地进行劳动。这种劳动过程中正确的选择,才会创造出更切实的物质财富,更丰盈的精神财富。
  劳动不是一件低级的事,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劳动之前需要不少准备,劳动之中需要不少精力,劳动之间需要不断向前的意志和充分的理解,如此才会有劳动之后丰厚的成果,才会产生我们内心的幸福感和充实感。
  劳动神圣,没有劳动,民族和国家都无法站立。若是没有劳动,我们每一个人又该依靠什么来支撑和站立呢?
  (编辑:李跃)
  下期赛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大会的主题为“学以成人”,它启发我们思考: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
  梁启超说:“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说,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一方面通过修身成己来安顿亲人、友人、自己影响所及的人,另一方面,则在为社会和历史做贡献的过程中扩充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将自己和他人有尊严地打成一片。
  黑格尔强调,哲学的目的是使人“尊敬他自己,并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请联系现实进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评点:张晗
  劳动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所以如何赋予这个话题更新颖的生命力就尤为重要。在文章中,作者开篇以蔡元培先生的文章作为讨论的对象,并且迅速抛出观点,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其次,在正文论述的过程中,没有单纯强调劳动的重要性,而是直指劳动的本质,通过现代人对于劳动认识的误区和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作为切入口,使得文章的探讨更具深度,也让最后的文章在立意方面更加有哲理性。
其他文献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48% 的受访者存在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这种心理被一些忧思的社会学家称为“配角综合症”。  2. 喜剧演员吴孟达刚刚在香港病逝,让香港和内地的很多网友陷入悲痛之中。有人说:“从来没有哪个配角,像他这样光芒万丈!”  班级计划举行一次讨论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亲爱的同
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为了驳斥一个伪科学,纠正误解,更是启发思考,树立科学精神,帮我们看清这个繁复而复杂的世界  2019年秋季新学期,“似是而非”课程第一次出现在复旦大学的课表上,立刻成了爆款。课程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的多位教授,旨在以人们司空见惯和熟视不思的现象为例,阐述什么是“伪科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本学期开设14讲。  在大学开设此类课程真的有必要Ⅱ马?事
成语故事:三人成虎  追根溯源  《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日:“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文本解
窗子以内,拥有的是怎样不屈的灵魂。  每个人都向往窗外的世界:窗外青葱万里,窗外万家灯火;窗外繁花似锦,窗外车水马龙。窗子里的人望着,可那咫尺的窗却只透着遥远的景。窗外是金碧辉煌的人生,是触手可及的梦想,是宽阔通畅的大道;但窗子里的人却可望不可及。身处窗外的人也许正透着窗子朝里望着,瞧见的只是那四方窗口里映出的影像,看见的只是窗内之人的可怜模样。窗外的人在心里窃窃想着这必是失败者才有的样子,因为只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汉语盘点”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5年,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2020年“汉语盘点”活动,国家语言研究中心、搜狗输入法、清博大数据等机构推荐了“后浪、防控、健康码、复工复学、脱贫攻坚、光盘行动”等国内字词,“新冠肺炎、大选、口罩、就业”等国际字词。汉语盘点活动的评议专家,推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①如今,旗袍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今年99岁的海派旗袍大师褚宏生,却依然默默坚守。海派旗袍制作,镂空细密,工艺繁复。80多年来,褚宏生一直坚持一针一线亲自缝制,精益求精制作每件旗袍,即便做一个小小的盘扣,也要花三个小时。无论机器怎样先进,褚宏生都不为所动。今天,人们称他为“活着的传奇”、“上海滩最后一位裁缝”。  ②《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跳槽已成为
2020年4月5日、6日,故宫博物院联手《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家媒体对闭馆期间的故宫进行直播,与观众共赴一场“云上”之约,感受故宫春意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据悉,这也是有着600年历史的故宫第一次网上直播。  直播过程中,故宫宣教部的老师为观众讲解了故宫建筑的看点以及与建筑有关的一些典故。比如4月5日上午的直播,提到信佛的孝庄皇太后将慈宁宫正殿改造为佛堂,而自己居住在偏殿;下午的直播路过武英殿
美国著名作家卡森·麦卡勒斯2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肋膜炎、链球菌喉炎和肺炎,她时常徘徊在痛苦的边缘,几次动过轻生的念头。  一天,麦卡勒斯去附近公园散心,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从她身边经过。麦卡勒斯知道这位妇人就住在附近,她的丈夫身体不好,需要照料。麦卡勒斯见老妇人脸上笑眯眯的,吃惊地问道:“为何您脸上完全看不出一丝愁容?”婦人反过来问她:“你摔跤后会怎么做呢?”“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往前走。”麦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和孟子有以下这样的对话。  (齐宣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盂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要求:请根据以上对话的内容,以“不能和不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师解读】  这则材料在
沈昌文:为了书籍的一生  2021年1月10日,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读书》杂志原主编沈昌文离世,享年90岁。  一时之间报刊网络皆是缅怀,大家不约而同用上“出版家”来形容沈昌文。“他是担得上这个称呼的。”学者江晓原说。  人如其名,沈昌文的一生,是以书“昌文”的一生。他1980年4月起担任三联编辑室主任,兼《读书》杂志负责人,1986年1月1日成为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后第一任总经理,1996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