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心理活动课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 :数理报(学习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w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初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解答,其看待事物的思维尚不成熟,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在学习以及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思维导图;心理活动课;初中
  1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首先,思维导图适用于解决一些现实中的困境问题、人际冲突、抉择、利弊分析等这类成长中的问题。对这类问题的应对,学生常常受限于自身的思维发展水平,因难以全面思考而困于其中。引入科学的思维模式后,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中,学生常常會生发出新的灵感和应对方式,这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问题应对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其次,思维导图对于图形、文字、结构和颜色的综合运用,也使得这种形式很适于自我探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发现,学生单纯用文字进行自我探索时,会受限于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不少学生会因为要写很多字而心生畏惧。用心理画的方式探索自我时,又难以得到相应的解释,绘制时也容易偏重于当下状态。而思维导图则完美综合了两项的优点,用简单的方式呈现了最丰富的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也会融入情绪、情感、态度,可以以轻松的方式实现对自身更全面、更丰富的认知。最后,思维导图的绘制和解读不难,教师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整体状态和思维风格特点。
  2思维导图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应用实践
  思维导图应用于心理活动课,一般需要连续几个课时,如果学生没有思维导图的基础,还需要对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进行简单的讲解。思维导图的本质是发散思维与分类逻辑思维的综合,在形式上(比如,一个主分支用一个颜色,主分支与次分支之间的线条要有粗细之分,文字要写在线条上,整体形状是放射状的等)有一定的要求,但也可以根据内容放松对形式格式的要求。思维导图的绘制需要有一些前期准备,具体包括知识的准备和材料的准备。知识的准备指的是思维导图绘制的基本常识以及绘制主题的前期思考,所用材料主要包括一张大白纸、草稿纸、彩笔、铅笔和橡皮。绘制时,从横放的白纸中间起笔,内容上,从中心词开始放射状向外延伸。其中,关键词的生成、分支内容完善和色彩图形的运用是三个最主要的环节。心理活动课在引入思维导图这项思维工具的同时,也需要在这三个环节赋予心理活动课以特殊设置。
  2.1关键词的生成
  2.1.1自上而下引入经典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全方位思考问题
  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是需要厘清各级主题的从属关系的,如果由学生自主思考,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引入经典的科学思维模式将有利于学生全面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绘制思维导图,进而帮助他们更全面地分析思考一些有难度的生活或学习问题(比如“宿舍里有人熬夜学习影响我休息,我要不要告诉老师”或者“我要不要加入校舞蹈队”等现实问题),进而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2.1.2自下而上归纳整理,帮助学生深度探索自我
  自上而下的套用模式对于学生来说,降低了难度,可以产生丰富而细致的思考,但对于一些比较个性化的内容,却会因此丧失人的个性化。比如“认识自我”这个部分,认识到自我的独特性本身就是学习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可以更多采用自下而上的过程,由自由联想的三级词汇,逐步分类汇总,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二级词汇和一级词汇。在逐步汇总的过程中,也会想到新的一级或二级关键词,可以逐步补充完善。这个形式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有一定的挑战,但逐步形成的思维导图会更具有个性化特点,也会更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
  2.2分支内容逐步完善,团队合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意
  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既可以由个人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合作头脑风暴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例如“遇到问题该怎么办”这一课中,选取了学生中最常见的共性问题,其中很多都是困境或者挫折。如果单由个人思考,容易陷入困局,而采用团队头脑风暴法的话,则会激发学生创造性,涌现出更多元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真正地面对问题和解决困境。需要注意的是,头脑风暴法要注意禁止评论和批评,允许利用和改善他人的观点,平等自由,独立思考,以及越多越好的数量追求。这样既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进而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中更高效,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3色彩图形的巧妙运用,有利于学生宣泄情绪,充分表达自我
  色彩和图形的运用是思维导图在思维图示中大放异彩的重要环节。在一般知识性内容的思维导图中,色彩和图形运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记忆,而在心理活动课上,我们可以将绘画心理学的一些要素融入其中,鼓励学生选用恰当的颜色表达自己对该分支的情感态度,用涂鸦、符号、图像来代替关键词。这样,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成为一个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绪宣泄和交流表达的过程。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因其简单明了的特点有效地提升了教师心理干预的效果。初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思维导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科学设计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陆瑛.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9,8(42):69-70.
  [2]余迟.初中心理活动课“五梯进阶教学法”实践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6):33-35.
其他文献
作为明代博学第一人,杨慎既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独具慧眼的批评家。辑有先秦至明多种诗选,用以表明自己的诗学主张。《空同诗选》为其评选李梦阳诗的一个选本,因不满于“世徒学其七言律”等由,本着精严之选诗态度,从李梦阳2149首诗中“就己之律度”选出了128首,是反映杨慎对主流文坛总体态度的重要文本。本文以《空同诗选》为研究对象,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明确了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综述
摘要: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如何立足学科阵地,卓有成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要立足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灵活教学,贴心的课后服务,提高学生作业效率,努力实现“减负增效”,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关键词:双减;初中化学;优化教学  “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在学校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期刊
笛福(1812—1870)是17至18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因其创作和出版的航海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而享誉国内外。在英国殖民时代的特殊背景影响下,他的作品也不免带上了殖民色彩。本论文主要从殖民视域出发,结合笛福本人对殖民事业的思考,分析其小说中风景书写的内容,讨论风景书写的成因以及风景书写的方式,最后结合风景书写内涵及原由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本论文先对笛福的几部重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
摘要: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初中物理老师在实际的实验教学环节应该突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平衡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课程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则是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有效构建高效化初中物理实验课堂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实验;高效课堂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存在着很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松动,民间信仰开始复兴,与之相伴随的便是大量乡村庙宇的重建,靖州飞山庙的重建便是其中一例。靖州飞山庙主祀神灵为杨再思,杨再思是唐末五代时诚徽州十峒首领,也是湘黔桂界邻区域部分杨氏人群的祖先。靖州飞山庙最初建在飞山头宝鼎上,后经多次变迁移至飞山脚下,即现今飞山庙的位置。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飞山庙因政治因素遭到破坏,直至八十年代国家宗教政策放松,民间信仰迎来复兴,靖州飞山庙也得以在此大背景下重建。本文结合文献及口述资料对靖州飞山庙的重建及存续进行历时性的梳理,在梳理的基
摘要: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其自身及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品质,其内容包括学生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创新实践及自主发展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落实逐渐成为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生物作为着重于实验性的学科,其教学开展与核心素养具有双向性,对初中生物实验进行科学改革、深化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升生物教学质量。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期刊
伊塔洛·卡尔维诺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作家,文笔幽默轻盈,作品想象奇特,意蕴丰富,思想深邃,以寓言小说和后现代实验性创作闻名于世。小说独具特色的空间书写则贯穿卡尔维诺写作生涯始终。卡尔维诺的空间书写包含两层含义。在小说结构上,卡尔维诺运用“晶体模式”和“开放的百科全书式小说”等创作经验,搭建了由各种可能性构成的网络,创作出一系列以组件式和综合式结构为特征的“超小说”文本。这些文本融合精巧的数学和物理
摘要:在中学化学关于原电池教学中,部分教师包括市售教辅资料中存在关于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的探讨,本文通过往年高考试题、模拟试题中出现的浓差电池为例,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关键词:原电池;构成条件;浓差电池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关于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的论述中,有很多教师都有一个所谓统一的认识,即认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为:  ①要有两种活泼性不同两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做电极;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较不活泼
期刊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从教学环节、教学媒介、教师素养、课堂达成度(学习成效)等多维度研究课堂教学,逐步形成策略,达成高效课堂。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信息技术素养,并指导信息技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多维课堂;策略研究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
期刊
在我国,人物角色分析历来是小说最重要的研究部分之一。否定性角色作为《红楼梦》中被否定和批判的主体,以及作为衬托主角光环的丑角,这类人物也就自然而然地在《红楼梦》人物画廊中独具一格。对任何学者来说都不可能舍弃谈论这类人物去界定《红楼梦》的影响和价值。作者通过现实生活的琐碎冲突来表现这类人物的种种劣行,而恰恰因为对这类人物的描述,才使得《红楼梦》这部小说更加丰满和厚实,让读者体味到现实生活的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