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视域下笛福小说的风景书写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笛福(1812——1870)是17至18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因其创作和出版的航海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而享誉国内外。在英国殖民时代的特殊背景影响下,他的作品也不免带上了殖民色彩。本论文主要从殖民视域出发,结合笛福本人对殖民事业的思考,分析其小说中风景书写的内容,讨论风景书写的成因以及风景书写的方式,最后结合风景书写内涵及原由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本论文先对笛福的几部重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续集》、《海盗船长》、《罗克珊娜》、《摩尔·弗兰斯德》和《伦敦大瘟疫亲历记》中的风景书写内容进行梳理,通过地域特征将他的风景书写分为处女地的荒野风景、殖民地的混杂性风景以及宗主国的现代风景三种不同的景观。
  其次,从笛福个人对殖民事业的态度,国内外殖民实践以及社会思潮方面对笛福风景书写的原因进行论述。笛福的财富欲望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希望构成笛福风景书写的主观原因。英国独特的橡树资源以及社会发展状况,殖民实践的影响构成笛福风景书写的客观原因。最后结合社会思潮影响等从思想层面探讨笛福进行殖民风景书写的原因。
  在风景的书写方式上,从“他者化”叙事、“性别化”叙事以及“矛盾化”叙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殖民者对“他者”地观察由远及近,最后深入到帝国自身;在“性别化”叙述下,男性性别特征隐喻帝国现实,女性特征则移植到殖民地上;通过矛盾化叙事,试图剖析殖民者与土著殖民之间的矛盾关系,风景现实与殖民理想的矛盾关系。最后,对笛福的风景书写从积极影响以及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综观笛福的风景书写,风景其实都在充担着媒介的作用。通过风景这一媒介,风景中的森林、大海和荒野成为展示殖民者征服自然的力量场域;人文景观中的武器、族群、建筑是殖民者与被殖民之间优劣对比的有力证据,与此同时,殖民权力通过自然化的方式得到了合法化的解释。因此风景书写是反映殖民者内在精神与文化、外在军事实力以及英国社会发展面貌的重要媒介资源。
其他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我国已开展二十余年,政府的重视,大众媒体的关注,资本的驱动使得非遗保护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为大众所接受的公共文化,这种共识和热潮逐渐在社会形成一种语境。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活态的、整体性的文化,其研究对象是“生活世界”,这个活态的生活世界在非遗语境中,面对上层话语的评判,大众媒体的聚焦,商业化的驱动必然会与这种语境形成对话和互动,进而促成民俗文化的嬗变,以及新民俗的产生。这种新语境下的新变化也为非遗这项立体、多元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进步空间。本文以湖南道县的阳乐田村端午龙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历史文化的全息影像”。基于对小说文本及有关评论材料考察可知,历代读者都感受到《红楼梦》显示出别具一格的绘画美学观。《红楼梦》绘画美学观的形成受益于三个方面因素,即当时西方绘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作者曹雪芹家族的特殊文化积淀与绘画修养以及曹雪芹个人的曲折经历与独特的艺术追求。
  《红楼梦》绘画美学观的表达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小说中所描写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与叙事效果加以呈现;二是借助作品人物之口展现关于绘画的美学见解;三是通过小说的故事情节进程和作
摘要:基于新课改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渗透德育思想是重点教学内容,也是主要开展的工作内容之一。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探索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为了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开花结果”,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喜好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亦是围棋的故乡。自汉以降,能诗善棋的文人骚客留下了众多有关围棋的诗词。在众多诗家中,苏东坡虽然仅有14首诗歌涉及围棋,却在中国围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苏轼围棋诗具有深厚的人生内涵和精神意蕴,其中有把围棋当作消闲遣兴之物抒发闲逸情怀,也有以棋局喻世局表达世事变幻、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及把自己的人生际遇融注在对围棋的感悟中,观棋悟道以追求灵魂的旷达自适。而苏轼围棋诗创作的形成,既有时
摘要:现代教育背景下,教育改革逐渐深入,提问和回答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有效的问答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维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来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案,最终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掌握课堂问答的技巧。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啊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
期刊
摘要: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合理运用导学案使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那么课堂的教学效果势必会事半功倍,促进学生自身生物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完成预习任务,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本文中,简要论述了初中生物教学中导学案模式的可行性,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模式;初中生物;生物教学  1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初中生物具有
期刊
摘要: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于高校推动教人育人的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个阶段的演进,高校要明确知道培养人的类型、培养人的方式和培养人的目的,才能明白树立正确的新发展理念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得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校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高校迫切创新思想政治教
期刊
摘要:化学是以实验化学研究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实验研究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实验情境教学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能力首先是一种综合能力化学实验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化学研究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推进初中化学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化学研究的作用。课堂实验情境逐渐发展成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普遍共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情景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  在初中化学教
期刊
作为明代博学第一人,杨慎既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独具慧眼的批评家。辑有先秦至明多种诗选,用以表明自己的诗学主张。《空同诗选》为其评选李梦阳诗的一个选本,因不满于“世徒学其七言律”等由,本着精严之选诗态度,从李梦阳2149首诗中“就己之律度”选出了128首,是反映杨慎对主流文坛总体态度的重要文本。本文以《空同诗选》为研究对象,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明确了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综述
摘要: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如何立足学科阵地,卓有成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要立足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灵活教学,贴心的课后服务,提高学生作业效率,努力实现“减负增效”,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关键词:双减;初中化学;优化教学  “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在学校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