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理念之下的主题教学r——以《中外历史纲要》中的《两次鸦片战争》为例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历史新统编教材的修订及使用,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领域出现一个热门词即历史大概念.为了更好地进行深度教学,历史学科引入大概念理念,将一本书、一个单元、一节课的知识进行结构化串联,在突显价值观的同时落实核心素养目标.以《中外历史纲要》中的《两次鸦片战争》为例,浅谈何为历史大概念以及在大概念理念之下如何将知识结构化从而确立目标进行主题教学.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进入“后疫情时代”,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有利手段,是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大学生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但目前仍存在家长与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缺乏重视、家长和高校未达成一致的心理育人理念和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制度建设滞后、高校人力和物资不足、合作内容及形式单一狭窄等问题.为此,高校应加强家长和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认识和重视、促成家长与高校达成心理育人共识、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即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借助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熏陶人、鼓舞人、引导人、塑造人,具有方式潜隐、过程协同、效果持久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育人目标,主要包括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养,让大学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实践,就要继续增强校园基础设施的文化底蕴、注重良好校园风气的营造、重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仪式的运用,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得以切实提升.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探索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实验,确立了以人的和谐完整的发展为劳动教育目的,注重发挥劳动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功能,将劳动教育与体育、智育和德育相结合,在劳作过程中支持和促进儿童的和谐发展.这些思想对全面发展育人体系建设,劳动教育目标定位、劳动教育原则和方法的探索极具实践价值.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英语视听说课程制定思政教学目标提供了操作性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在该理论指导下,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思政教学设计,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为内容,以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为载体,以“讲好中国故事”为落脚点,有利于促进思政教育与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紧密融合,实现全方位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