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救火非线性模型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393761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高层建筑火灾蔓延及救火过程的非线性的特点,建立了火势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模型.进而确立高层建筑救火总费用的目标函数,建立一个高层建筑救火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然后,运用微积分和数值计算的有关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与求解,从而得到高层建筑救火的最低费用和需要投入消防员的人数.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非线性模型
  
  近年来,城市建筑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越来越大.高层建筑救火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难题,笔者运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可提高火灾救援的工作效率,从而缓解目前消防部队普遍存在的经费不足与火灾救援任务日渐繁重的矛盾.
  1.问题的分析
  一旦发现高层建筑失火后,应派多少消防员前去救火?派的消防员越多,烧毁建筑物的损失越小,但是救援的开支会越大,所以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损失费和救援费与消防队员人数之间的关系,以总费用最小来决定派出消防队员的数目.
  损失费通常正比于建筑物烧毁的体积,而烧毁体积与失火、灭火(指火被扑灭)的时间有关,灭火时间又取决于消防队员的数目,消防队员越多灭火越快.救援费除了与消防队员人数有关外,也与灭火时间长短有关.记失火的时刻为t=0,开始救火的时刻为t=t1,灭火的时刻为t=t2.设时刻t时建筑物的烧毁体积为V(t),则造成损失的建筑物烧毁体积为v(t2).
  dVdt是单位时间烧毁的体积,表示火势蔓延的程度.在消防队员到达之前,即0≤t≤t1,火势越来越大,即dVdt随着t的增加而增加;开始救火后,即t1≤t≤t2,如果消防队员救火能力足夠强,火势会越来越小,即dVdt应减少,并且当t=t2时,dVdt=0.
  救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灭火器材的消耗与消防队员的薪金等,与消防队员人数及灭火所用的时间均有关;另一部分是运送消防队员和灭火器材等一次性支出,只与消防队员人数有关.
  2.模型的建立
  需要对烧毁建筑物的损失费、救援费及火势蔓延程度dVdt的形式作出假设.
  (1)损失费与建筑物烧毁体积V(t2)成正比,比例系数为c1,c1即烧毁单位体积的损失费.
  (2)火灾以失火点为中心,按照近似半椭球体积不断蔓延(见下图).
  图1烧毁体积V(t)
  假设火灾按轴a、轴b的蔓延都是匀速的,称之为线速度,竖向蔓延的线速度是β,横向蔓延的线速度是γ,且向上蔓延更快,即β>γ.
  从失火到开始救火这段时间(0≤t≤t1)内,火灾自由蔓延,烧毁体积V随时间变化:
  V(t)=23πa2b=23π(γt)2βt=23πγ2βt3.
  烧毁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火势,即火灾蔓延的体积速度,记为E:E(t)=dV(t)dt=2πγ2βt2.火势变化率E′(t)=4πγ2βt,火势加速度A=E″(t)=4πγ2β.由此可见开始救火之前,火势是以一个内在恒定的加速度在蔓延.
  (3)假设派出消防队员x名,每个队员灭火的平均线速度为λ.那么开始救火以后(t1≤t≤t2),火灾竖向蔓延的速度为β-λx,横向蔓延的速度为y-λx.要最终扑灭火,应有λx>β>γ.于是火势加速度变为A(t1,t2)=4π(γ-λx)2(β-λx)<0,说明火势有减弱的趋势.在区间[t1,t]上对该加速度进行两重积分,不难得到火势随时间变化函数为:
  E(t)=dV(t)dt=2π(γ-λx)2(β-λx)(t-t1)2+2πγ2βt21,t>t1.
  所以,火势随时间变化dV(t)dt如下图所示:
  图2火势dV(t)dt变化趋势
  记t=t1时,dV(t)dt=c.即:
  c=2πγ2βt21.(1)
  当t=t2时,dV(t)dt=0.于是,2π(γ-λx)2(β-λx)(t2-t1)2+c=0,故:
  t2-t1=c2π(γ-λx)2(λx-β).(2)
  由定积分的相关知识
  V(t2)=∫t102πγ2βt2dt+∫t21[2π(γ-λx)2(β-λx)(t-t1)2+c]dt
  =2π3γ2βt31+2π3(γ-λx)2(β-λx)(t2-t1)3+c(t2-t1).
  将(1)式、(2)式代入上式得
  V(t2)=2π3γ2βt31+4π3γ3β32t31(λx-γ)-1(λx-β)-12.(3)
  (4)假设每个消防队员单位时间的费用为c2,于是每个消防队员的救火费用是c2(t2-t1);每个消防队员的一次性支出是c3.
  根据假设条件(1)和(4),烧毁建筑物的损失费为c1V(t2),救援费为c2(t2-t1)x+c3x.将式(2)、式(3)代入,得到救火总费用为
  C(x)=c1V(t2)+c2(t2-t1)x+c3x
  =c12π3γ2βt31+4π3γ3β32t31(λx-γ)-1(λx-β)-12+c2c2π(γ-λx)2(λx-β)x+c3x
  =2π3c1γ2βt31+4π3c1γ3β32t311λx-y•1λx-β+c2γβ12t11λx-y1λx-βx+c3x.(4)
  问题归结为求x使C(x)达到最小.令dC(x)dx=0,x需满足下列方程:
  λ4π3c1γ3β32t31+c2γβ12t1x(λx-y)-1+12(λx-β)-1-c2γβ12t1(λx-γ)-1(λx-β)-12=c3.(5)
  3.结论
  由式(4)给出的总费用由四项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前两项组成的烧毁建筑物的损失费:
  2π3c1γ2βt31+4π3c1γ3β32t311λx-y•1λx-β.
  其中第一项是在救火前造成的高层建筑物损失费,可见此项与单位建筑物体积的价值c1及火势蔓延的速度β,γ成正比,这显然是符合实际的;这一项还与自然着火的时间t1的立方成正比,这也是符合实际的,且说明了要减少损失,就必须尽早发现火情.
  第二部分是救援费中的消防队员在救火期间的救火费用:c2γβ12t11λx-γ•1λx-βx,这一项与c2,β,γ,t1成正比,与λ成反比,这显然是符合实际的.
  第三部分是救援费中消防队员的一次性支出:c3x,这一项显然符合实际.
  在应用这个模型时,c1,c2,c3是已知常数,β,γ,λ是由建筑物类型、消防队员素质等因素决定的.
  方程(5)是一个无理方程,直接求解是很困难的.但如果借助计算机编程来求解就比较容易了.一种方法可以借助Matlab工具画出函数C(x)的图像,从图像中就可查出C(x)的有意义的最小值和对应的x值,这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法.
  方法二,根据最速下降法,将方程(5)转化成一个迭代方程:
  xt=λ4π3c1γ3β32t31+c2γβ12t1x(λx-γ)-1+12•(λx-β)-1-c2γβ12t1(λx-γ)-1(λx-β)-12-c3.
  用这个迭代的方法也能找到最优解.
  以方法一为例,假设某高层建筑深夜11:00失火,5分钟后被发现并报告给消防队,消防队在了解基本情况后初步断定火势蔓延竖向速度为β=0.1 m/s,横向蔓延速度为γ=0.02 m/s,并迅速研究对策,决定5分钟内到达现场开始灭火,t1=600 s.假设每个消防员的灭火速度为λ=0.03 m/s,则必须派3个以上的消防员才有可能灭火.假设建筑物平均单位体积的价值c1=2000元,每个消防员的一次性消耗费用c3=1000元,单位时间内平均每个消防员的救火费用c2=10元/s.将这些参数代入到(4)式得到:
  C(x)=3.6191×107+4.5779×106×10.03x-0.02•10.03x-0.1+37.947×10.03x-0.02•10.03x-0.1x+1000x.
  用Matlab画出其图像如下图:
  图3救火总费用随消防员人数变化从上图可以看出,随着投入救火队员数量的增加,救火费用会迅速下降,达到一定的人数后,费用又开始慢慢上升.显然后面缓慢增加的都是人员的费用,因为烧毁建筑物的损失费是不会因为多投入消防员而增加的.这说明并不是消防队员人数越多越好,达到一定数量后,不但对救火没有帮助,反而增加救火的费用.
  图4救火中费用随投入的消防员人数变化(图像局部放大)在90和120之间将图像局部放大,如图4所示,可以明显地看出C(x)在114处取得最小值.说明派出114名消防员最合适,对应的救火总费用为36379741元.
  
  【参考文献】
  [1]高云,张浩,王辉.高层建筑救火模型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9):87-90.
  [2]赵树嫄.微积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下,对课堂教学效益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成为焦点.数学课堂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进行有效教学,通过有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教学是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
【摘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在日常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降低难度”的教学措施的具体办法和手段。  【关键词】高中数学;降低难度;原则;特征;手段
数学解题中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探索能力、创造能力,等等,在解数学题中,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极大地加强学习数学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分析能力    解任何数学题都离不开分析,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能力。    1 通过分析找出解题的关键条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 课堂上的时间很重要,课上一分钟,抵得上学生自己学一个小时,所以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越来越重要,而且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老师不能再用那种加班加点的方法来教育学生,来提高学生,对老师的上课艺术和讲课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 所以,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来谈一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尤其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听其言、入其境、动其情,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以积极愉快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尊重“最近发展区”,促使“人人有所得”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改善和优化,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本文介绍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讲”这一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提高;培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学生的主动性.”我们知道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一直是广大教育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