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及其演奏形式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50691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强烈的节奏感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这些乐器都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底蕴。本文对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及其演奏形式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传统音乐 打击乐器 演奏形式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的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远古时代使用弦线与哨片发出声音开始,慢慢发展到敲击木头或瓦罐打节奏,最后到简陋的鼓的发明,都代表着人们的生活智慧,所以有必要对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形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一、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的分类
  (一)皮革类。皮革类的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包含大鼓、小鼓、定音鼓、排鼓、手鼓等,这些兽皮类的打击乐器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原形,有记载为“土鼓,伊耆氏有土制的鼓,用草扎成鼓锤敲击”。这里记载了人类用土制成鼓支架,包上兽皮制成鼓,并用草扎的鼓锤击打使其发出声音。[1]
  (二)金属类。金属类的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又称为“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等,中国最早的使用金属制成的打击乐器为编钟,这种乐器需要通过敲打的形式使其发声,但这种乐器在殷商时期并没有被普遍使用,只有古代贵族演奏和祭祀中才会使用。
  (三)木制类。木制类的打击乐器包括棒子、拍板等,远古时期人们通过拍打自己的身体发出打击声,后来,慢慢发展为通过木质物体之间的碰撞发出声音,直至现在,地方戏剧如河北梆子、河南豫剧中仍在使用梆子进行伴奏。
  (四)石器类。磬是中国古代的石制打击乐器,据历史学家勘测,甲骨文中有关于“磬”的记载,且磬是源于某种石制的劳动工具,虽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了玉制的、铜制的磬,但石制的打击乐器也应包含在中国民族传统的打击乐器中。
  二、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形式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随着时代的变迁在运用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其代表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的表演形式主要有独奏、合奏、伴奏以及吹打乐等。
  (一)独奏。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打击乐器独奏的形式,如唐朝时期,羯鼓便是一种独奏乐器。唐玄宗创造了数十首羯鼓独奏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雨霖铃》。李白描写羯鼓演奏的声乐诗句为“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由此可见羯鼓独奏声音抑扬顿挫,有急有缓,音乐表现力较为突出。现如今,打击乐器独奏对于表演者来说难度较大,而历史事件告诉人们,打击乐器的演奏也可以发挥极大的表演魅力,只是要通过打击乐器展现乐曲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对表演者的要求较高,因此,打击乐器独奏的能力教学受到了现代人的关注,很多音乐类学院已经开设了中国民族打击乐课程。
  (二)伴奏。中国民族打击乐器与其他乐器相比,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由于这些鲜明特点的存在,民族打击乐器成为我国戏曲伴奏的主要乐器种类之一。以京剧表演为例,经常用到单皮鼓作为京剧中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乐器,京剧中的各种乐器要跟随小鼓的指挥进行演奏,以保证曲目演奏的连贯性;檀板主要用于为京剧唱戏表演者打节奏,也用来配合单皮鼓领奏其他乐器。铜制的大锣在京剧配乐中也起到很大作用,伴奏者通过重击、轻击、闷音、掩音、揣锣、打边等技巧形式,将大锣的自身音色特点融入京剧表演中。如大锣的声音多用于武将或袍带人物的上下场,或战争及配合突变的情感等,在这些表演中,大锣的音色特点为其渲染环境和情绪。通过打击乐器在京剧中的运用可以看出,打击乐器常常在伴奏表演形式中占据重要位置,如引领作用、叫停作用以及配合表演者渲染情绪的作用。打击乐器自身特点的有效应用,能够给伴奏带来无限可能。现代音乐中,最常用的打击乐器为架子鼓,鼓手掌握着现代音乐的节奏,打击乐的伴奏为现代音乐增添了许多特色。
  (三)合奏。合奏主要是通过各种乐器的结合,有效演奏出一首完整的曲目。在历史的衍变过程中,打击乐器在合奏中的应用更为普遍,合奏的要求主要在于“合”字,这要求打击乐器的演奏声音应与合奏中的其他乐器的声音进行融合,这里不是显现打击乐器声色的自身特色,而是打击乐器的声音在合奏中,与其他的乐器声音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谱奏出一首好听的曲目。如河南豫剧对于梆子的使用,是既不突出,也不掩盖,将梆子的敲击声完美地融合在乐曲中。这种合奏的表演形式,对打击乐演奏者来说是一种考验。如何不受其他乐器声音的干扰、如何将打击乐器的声音完美地融入到合奏曲目中等问题,都需要打击乐演奏者和其他乐器的演奏者進行磨合和沟通。[2]
  三、结语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由于制作材质、形状与制作方法的不同分为许多种类,但这些打击乐器却在表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独奏、伴奏、合奏等表演形式中打击乐的应用,可以为表演增加节奏感,从而带动情绪渲染。
  参考文献:
  [1]殷坤.浅析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及其演奏形式[J].北方音乐,2016(06).
  [2]汪勇.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及其演奏形式[J].音乐时空,2015(02).
  (作者简介:刘天竹,女,本科,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四级演奏员,研究方向:打击乐演奏)(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而西方的当代艺术在绘画观念、绘画思想以及绘画风格上对中国油画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中国油画家在学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油画也开始趋向写意的表现形式,并且形成了当代中国油画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写意 油画 韵味  一、什么是写意油画  众所周知,油画来源于西方,传入中国已经有大概200多年的历史,自传入起经过一批
摘要:新时期的儿童剧显示了与以往不同的创作面貌,它不再满足于把儿童当成是受教育的对象,用高台教化的方式,以戏剧作为工具对儿童进行教育,而是努力挖掘儿童剧的艺术审美价值,在内容上力求真实生动,表现儿童充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形式上,追求活泼、新颖、表现与再现、象征与写意的融合,并且适当加入歌舞成分,使儿童能够在剧场里感受艺术之美,并使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关键词:儿童剧 多适应性 舞台呈现 样
一条街  将时光磨成影像  高楼林立,繁华浸染  宛若童话,带着憧憬前行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把欢声和笑语洒落在这里  一个人  把志向装进行囊  风景掠过,烟火尘世  犹如行者,拖着沉重跋涉  在追逐梦想的岁月中  把足迹和身影定格在这里  一段情  用生命书写记忆  鬓染霜雪,浊泪潸然  恰如往事,伴隨音乐萦绕  在生死离别的世界上  把珍惜和无悔镌刻在这里  (责任编辑 葛星星)
期刊
摘要:现代化设计不仅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取向来融合现代时尚元素,更要深刻认识到设计中所体现的深层次传统文化传承。这需要设计师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实现现代时尚艺术与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在设计中创新式地应用传统文化,有效提升服裝的审美性与艺术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 设计 创新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发展,现代很多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化,将传统文化融入设计领域,实现服装的
初中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具有启发意义的文本教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本思想内涵,合理有效利用,为学生的思想道德
职业院校不断壮大的学生社团,正凸显出越来越强的育人功能,为学校加强德育工作提供了新路径、新载体、新平台.本文结合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