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艺术的感知体验、表现创作、交流合作等基本能力和人文素养(即尊重、关怀、友善、分享、合作等)的整合发展。教师应改变活动的环境,倡导综合艺术活动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改变活动的材料,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改变活动的形式,让幼儿用多元的方式去表达,发挥综合艺术活动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艺术活动;幼儿教育;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9A-072-04
综合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艺术的感知体验、表现创作、交流合作等基本能力和人文素养(即尊重、关怀、友善、分享、合作等)的整合发展。相对于传统的艺术活动,综合艺术活动提倡为幼儿提供与生活环境、情感、文化、科学等密切相关的人文主题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信息、活动等,在内容、手段上更丰富多彩。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幼儿园尝试改变活动的环境,倡导综合艺术活动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丰富幼儿的综合艺术感受体验;改变活动的材料,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用自己喜欢的艺术手段大胆地进行空间创作;改变活动的形式,让幼儿用多元的方式去表达。我园从综合艺术活动出发,在体验、创作、表达中,让幼儿从自由输入转化为自主输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变”环境,在真实环境中激活幼儿综合艺术活动的“新”体验
环境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去探索艺术材料、创造艺术作品及欣赏他人的作品[1]。环境时刻与幼儿发生着互动与交流,通过作用于幼儿的各种感官,增进幼儿的经验。我们鼓励幼儿从封闭的区域走向开放的空间,在真实的环境里,去探索、创造和欣赏艺术,获得综合艺术活动的新体验;我们也鼓励幼儿从开放的空间走向大自然,对园内丰富的树木资源,进行多维度、多途径的开发和利用,让幼儿在课程与自然的融合中获得新体验。
(一)户外综合艺术活动的开展
环境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建立关系的能力,甚至健康状况,环境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班级、走廊、大厅等室内环境都是封闭的空间,局限了幼儿的实际体验感。于是,我们由室内转向户外,让幼儿去感受园内的一草一木,他们或唱或跳,自然地进行各种艺术体验。例如春天到了,幼儿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春天的印记,幼儿惊奇地发现了这些变化:粉粉的樱花、绿绿的嫩叶,小蝌蚪、小蝴蝶、小蜗牛都出来了。19棵粉色的樱花树在园内绽放,幼儿三三两两地在樱花林下捡拾花瓣。一阵春风徐来,“下花瓣雨啦!下花瓣雨啦!”他们又蹦又跳,感受着樱花瓣飘落的各种美妙姿态。有的幼儿拿着绘本在樱花树下阅读;有的幼儿用绿色的樱花叶、粉色的樱花瓣在手帕、扇子上印出了各种造型,进行艺术创意活动;还有的幼儿在写生,用画笔描绘出一片粉色的樱花以及花瓣飘落的各种姿态。由室内转向户外,看似是简单的环境转移,但在这种真实的环境体验中,幼儿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感知。幼儿在实践感知、亲身体验、实践操作中自然地进行艺术体验。这种艺术体验,是幼儿表达情绪、认知,展示个人经验的方式,幼儿从中构建起对春天这个季节特有的经验。
(二)综合艺术活动与课程的融合
儿童对大自然充满好奇,有亲近、探索和发现自然的愿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指出,要让幼儿投入大自然与周围环境中,去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2]。我们根据不同的资源及主题,将幼儿的综合艺术活动与课程有机融合,将幼儿对艺术的感知和生活经验相融合。在自然游戏场中,幼儿把自己的感受、想法、情感、行动等融入其中,从中得到了享受和乐趣。我园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36种不同种类的树木为幼儿园添姿添彩,288棵树木在幼儿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美妙的自然、原生态的环境,满足了孩子们的憧憬。这一特有的树木资源为幼儿园的自然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园本主题“树木地图”中,通过幼儿园的树木有多少、班级树木统计、绘制班级树木地图、分享班级树木地图、新城全园树木地图五大活动板块,幼儿在大自然中做愿意做、可以做、喜欢做的事情。幼儿学习的场所转移到了大自然,他们通过说、画、展等多种综合艺术活动,与树木不断地产生互动,将幼儿园中的树木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展现在“树木地图”上,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对自然的认识,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综合艺术的各种表达,逐渐丰富了对大自然的认知和经验。
二、“变”材料,用不同材料满足幼儿综合艺术活动的“新”创作
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3]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经验的积累。在综合艺术活动中,单一材料、多种材料,在幼儿综合艺术创作中满足了幼儿的不同创作需要。
(一)利用单一材料提升幼儿重组创作的经验
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作品的创作同样来源于材料。当幼儿面对单一材料时,不同的表现手法以及幼儿的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给予幼儿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来深度探索每一种材料,将幼儿的艺术创作效果最大化。例如在中班主题活动“好看的树叶”中,幼儿在观察、欣赏树叶的基础上,就“树叶”这种单一的自然材料,通过重组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幼儿在阅读绘本《落叶跳舞》后,一个个树叶小人激发了他们的艺术创作激情。幼儿通过撕、抠、剪、拼、贴、画等多種手法,对树叶进行重组,创作了一群群活灵活现的树叶小人。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利用单一的材料,通过不同的创作手法,展开了奇思妙想,进行树叶创意活动。在边看、边做、边说的过程中,他们对树叶产生了新的认识,建构了新的经验。在此过程中,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提升了综合艺术素养。 (二)利用多种材料建构幼儿多维创作的经验
儿童需要多样化材料来探索不同事物的特征与表现潜能。多样性是材料准备中最基本的要求,这样,儿童才能选择那些能够吸引他们的感官,并且能够傳递他们情感的形象材料。例如在大班主题活动“我们毕业了”中,幼儿分组设计自己的毕业照,并按照设计图进行拼搭,运用麻绳、各色的布片、碟片、塑料圈、树桩等材料进行创作。在整个拼搭的过程中,幼儿利用多种材料,在操场这个大空间里,进行多维创作。最后我们让幼儿用俯视的角度去欣赏自己的作品,当幼儿爬上攀爬架,从高处欣赏一个个巨型小人毕业照时,孩子们不断地发出惊叹,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艺术创作体验能让幼儿确认自己关于“美”的认识,而艺术欣赏能让幼儿探寻自己与他人的审美。综合艺术活动调动了幼儿所有的感官,倡导艺术教育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创作、欣赏,实现了多领域的整合。
三、“变”形式,多元形式中拓展幼儿综合艺术活动的“新”能力
综合艺术强调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突出幼儿的情感体验、想象创造、交流合作。
(一)提升幼儿多样表征能力
幼儿表征能力是指通过语言、动作、符号、表演等表达自身的感受、经验、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而综合艺术是表征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幼儿在表征的过程中,经过大脑的加工,抓住表象事物原有的特征和联系,进行初步的分类、整合,从而解决实际产生的问题。例如在大班主题活动“汾幼树木知多少”中,幼儿基于园内丰富的树木资源,进行树木大探索。幼儿在统计树木并进行记录时,有的用画树木特征的方式,有的用画图形的方式,还有的用数字记录的方式,等等。从幼儿多样性的表征形式中,反映出幼儿对于树木的认知情况。幼儿能用艺术的方式进行表达,记录探索的结果,提升了自己的表征能力。在制作班级“树木地图”的过程中,幼儿用图式的方式来反映自己探索树木区域位置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向他人介绍地图上的树木种类和数量,分享探究结果,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这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在此过程中,艺术成为幼儿的一种表达途径,幼儿获得了一种内在的效能感,成了他们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源泉。幼儿在“计划—实施—统计—分享”的过程中运用了多样表征的艺术形式,建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提升幼儿主动学习能力
综合艺术教育在内容、手段上更丰富多彩,提倡为幼儿提供与其生活环境、情感、文化、科学密切相关的人文主题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信息、活动等。这正是与幼儿的学习特点相契合的,在活动中,它能更好地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地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如在中班班本活动“小太阳树叶展览馆”中,教师通过“展览馆知多少”“设计树叶展览馆”“布置树叶展览馆”“树叶展览馆开馆啦”四个环节展开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自己设计展览馆的标记,制作导览手册、纪念品、门票、展品、海报、入馆须知等等,用多元的艺术创作手段布置属于自己的树叶展馆。幼儿是展览馆的小主人,通过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摆一摆、演一演等多种形式,对选址、环境、作品陈列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使得展览馆从杂乱到整齐,从无序到有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从幼儿的情感体验入手,运用体验式、探究式、情境式、生成式、互动式等学习方式,整合多领域的内容,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提升综合素养。
幼儿综合艺术活动,应以幼儿发展为中心,让幼儿在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中,丰富艺术感受和体验。在求变中激发幼儿艺术学习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发挥综合艺术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S.爱泼斯坦,伊莱·特里米斯.我是儿童艺术家——学前儿童视觉艺术的发展[M].冯婉桢,吴建涛,张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0.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60.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32.
责任编辑:赵赟
收稿日期:2021-05-20
作者简介:祝刘芳,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幼儿园(江苏苏州,215211)副园长,苏州市吴江区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吴江区模范教师。
关键词:综合艺术活动;幼儿教育;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9A-072-04
综合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艺术的感知体验、表现创作、交流合作等基本能力和人文素养(即尊重、关怀、友善、分享、合作等)的整合发展。相对于传统的艺术活动,综合艺术活动提倡为幼儿提供与生活环境、情感、文化、科学等密切相关的人文主题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信息、活动等,在内容、手段上更丰富多彩。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幼儿园尝试改变活动的环境,倡导综合艺术活动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丰富幼儿的综合艺术感受体验;改变活动的材料,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用自己喜欢的艺术手段大胆地进行空间创作;改变活动的形式,让幼儿用多元的方式去表达。我园从综合艺术活动出发,在体验、创作、表达中,让幼儿从自由输入转化为自主输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变”环境,在真实环境中激活幼儿综合艺术活动的“新”体验
环境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去探索艺术材料、创造艺术作品及欣赏他人的作品[1]。环境时刻与幼儿发生着互动与交流,通过作用于幼儿的各种感官,增进幼儿的经验。我们鼓励幼儿从封闭的区域走向开放的空间,在真实的环境里,去探索、创造和欣赏艺术,获得综合艺术活动的新体验;我们也鼓励幼儿从开放的空间走向大自然,对园内丰富的树木资源,进行多维度、多途径的开发和利用,让幼儿在课程与自然的融合中获得新体验。
(一)户外综合艺术活动的开展
环境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建立关系的能力,甚至健康状况,环境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班级、走廊、大厅等室内环境都是封闭的空间,局限了幼儿的实际体验感。于是,我们由室内转向户外,让幼儿去感受园内的一草一木,他们或唱或跳,自然地进行各种艺术体验。例如春天到了,幼儿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春天的印记,幼儿惊奇地发现了这些变化:粉粉的樱花、绿绿的嫩叶,小蝌蚪、小蝴蝶、小蜗牛都出来了。19棵粉色的樱花树在园内绽放,幼儿三三两两地在樱花林下捡拾花瓣。一阵春风徐来,“下花瓣雨啦!下花瓣雨啦!”他们又蹦又跳,感受着樱花瓣飘落的各种美妙姿态。有的幼儿拿着绘本在樱花树下阅读;有的幼儿用绿色的樱花叶、粉色的樱花瓣在手帕、扇子上印出了各种造型,进行艺术创意活动;还有的幼儿在写生,用画笔描绘出一片粉色的樱花以及花瓣飘落的各种姿态。由室内转向户外,看似是简单的环境转移,但在这种真实的环境体验中,幼儿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感知。幼儿在实践感知、亲身体验、实践操作中自然地进行艺术体验。这种艺术体验,是幼儿表达情绪、认知,展示个人经验的方式,幼儿从中构建起对春天这个季节特有的经验。
(二)综合艺术活动与课程的融合
儿童对大自然充满好奇,有亲近、探索和发现自然的愿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指出,要让幼儿投入大自然与周围环境中,去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2]。我们根据不同的资源及主题,将幼儿的综合艺术活动与课程有机融合,将幼儿对艺术的感知和生活经验相融合。在自然游戏场中,幼儿把自己的感受、想法、情感、行动等融入其中,从中得到了享受和乐趣。我园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36种不同种类的树木为幼儿园添姿添彩,288棵树木在幼儿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美妙的自然、原生态的环境,满足了孩子们的憧憬。这一特有的树木资源为幼儿园的自然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园本主题“树木地图”中,通过幼儿园的树木有多少、班级树木统计、绘制班级树木地图、分享班级树木地图、新城全园树木地图五大活动板块,幼儿在大自然中做愿意做、可以做、喜欢做的事情。幼儿学习的场所转移到了大自然,他们通过说、画、展等多种综合艺术活动,与树木不断地产生互动,将幼儿园中的树木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展现在“树木地图”上,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对自然的认识,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综合艺术的各种表达,逐渐丰富了对大自然的认知和经验。
二、“变”材料,用不同材料满足幼儿综合艺术活动的“新”创作
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3]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经验的积累。在综合艺术活动中,单一材料、多种材料,在幼儿综合艺术创作中满足了幼儿的不同创作需要。
(一)利用单一材料提升幼儿重组创作的经验
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作品的创作同样来源于材料。当幼儿面对单一材料时,不同的表现手法以及幼儿的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给予幼儿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来深度探索每一种材料,将幼儿的艺术创作效果最大化。例如在中班主题活动“好看的树叶”中,幼儿在观察、欣赏树叶的基础上,就“树叶”这种单一的自然材料,通过重组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幼儿在阅读绘本《落叶跳舞》后,一个个树叶小人激发了他们的艺术创作激情。幼儿通过撕、抠、剪、拼、贴、画等多種手法,对树叶进行重组,创作了一群群活灵活现的树叶小人。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利用单一的材料,通过不同的创作手法,展开了奇思妙想,进行树叶创意活动。在边看、边做、边说的过程中,他们对树叶产生了新的认识,建构了新的经验。在此过程中,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提升了综合艺术素养。 (二)利用多种材料建构幼儿多维创作的经验
儿童需要多样化材料来探索不同事物的特征与表现潜能。多样性是材料准备中最基本的要求,这样,儿童才能选择那些能够吸引他们的感官,并且能够傳递他们情感的形象材料。例如在大班主题活动“我们毕业了”中,幼儿分组设计自己的毕业照,并按照设计图进行拼搭,运用麻绳、各色的布片、碟片、塑料圈、树桩等材料进行创作。在整个拼搭的过程中,幼儿利用多种材料,在操场这个大空间里,进行多维创作。最后我们让幼儿用俯视的角度去欣赏自己的作品,当幼儿爬上攀爬架,从高处欣赏一个个巨型小人毕业照时,孩子们不断地发出惊叹,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艺术创作体验能让幼儿确认自己关于“美”的认识,而艺术欣赏能让幼儿探寻自己与他人的审美。综合艺术活动调动了幼儿所有的感官,倡导艺术教育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创作、欣赏,实现了多领域的整合。
三、“变”形式,多元形式中拓展幼儿综合艺术活动的“新”能力
综合艺术强调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突出幼儿的情感体验、想象创造、交流合作。
(一)提升幼儿多样表征能力
幼儿表征能力是指通过语言、动作、符号、表演等表达自身的感受、经验、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而综合艺术是表征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幼儿在表征的过程中,经过大脑的加工,抓住表象事物原有的特征和联系,进行初步的分类、整合,从而解决实际产生的问题。例如在大班主题活动“汾幼树木知多少”中,幼儿基于园内丰富的树木资源,进行树木大探索。幼儿在统计树木并进行记录时,有的用画树木特征的方式,有的用画图形的方式,还有的用数字记录的方式,等等。从幼儿多样性的表征形式中,反映出幼儿对于树木的认知情况。幼儿能用艺术的方式进行表达,记录探索的结果,提升了自己的表征能力。在制作班级“树木地图”的过程中,幼儿用图式的方式来反映自己探索树木区域位置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向他人介绍地图上的树木种类和数量,分享探究结果,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这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在此过程中,艺术成为幼儿的一种表达途径,幼儿获得了一种内在的效能感,成了他们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源泉。幼儿在“计划—实施—统计—分享”的过程中运用了多样表征的艺术形式,建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提升幼儿主动学习能力
综合艺术教育在内容、手段上更丰富多彩,提倡为幼儿提供与其生活环境、情感、文化、科学密切相关的人文主题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信息、活动等。这正是与幼儿的学习特点相契合的,在活动中,它能更好地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地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如在中班班本活动“小太阳树叶展览馆”中,教师通过“展览馆知多少”“设计树叶展览馆”“布置树叶展览馆”“树叶展览馆开馆啦”四个环节展开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自己设计展览馆的标记,制作导览手册、纪念品、门票、展品、海报、入馆须知等等,用多元的艺术创作手段布置属于自己的树叶展馆。幼儿是展览馆的小主人,通过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摆一摆、演一演等多种形式,对选址、环境、作品陈列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使得展览馆从杂乱到整齐,从无序到有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从幼儿的情感体验入手,运用体验式、探究式、情境式、生成式、互动式等学习方式,整合多领域的内容,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提升综合素养。
幼儿综合艺术活动,应以幼儿发展为中心,让幼儿在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中,丰富艺术感受和体验。在求变中激发幼儿艺术学习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发挥综合艺术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S.爱泼斯坦,伊莱·特里米斯.我是儿童艺术家——学前儿童视觉艺术的发展[M].冯婉桢,吴建涛,张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0.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60.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32.
责任编辑:赵赟
收稿日期:2021-05-20
作者简介:祝刘芳,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幼儿园(江苏苏州,215211)副园长,苏州市吴江区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吴江区模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