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大班额教学的策略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45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殷都实验小学3378名学生,49个教学班,每班人数都在70人左右,是典型的大班额学校。2010年学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以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民主平等、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自主合作展示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大班额,这些问题更是突出:学生活动起来了,课堂组织成了大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了,有序有效成了大问题;展示探究有了,展示的平台成了精英学生的舞台,学生参与率很低。课堂混乱、参与度率低、学习兴趣减少成了制约我们学校高效课堂改革的一个个难题。
  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发自肺腑想解决课堂上存在的实际问题,课题研究和课堂问题紧密结合,提高课堂实效性,帮助教师上好课,用课题研究引领教师感受教育幸福,是我们学校领导共同的心愿。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大班额教学策略的实验与研究》的研究课题,学校领导和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每个人都在课题研究中收获了集体的温暖,感受到了成长的幸福。
  一、选准研究问题
  2013年10月,学校开始人人献课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学校领导分包年级深入听课调研,目的有两个:一是使教师坚定一个信念,主体多元双向五环教学模式我们必须坚持;二是发现目前课堂存在的问题,为课堂突破确定研究目标。学校领导听遍了每个年级的课,对于青年教师,薄弱年级更是跟踪听课,为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问题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1.如何解决大班额组织课堂难的问题;
  2.怎樣提高大班额展示参与率问题;
  3.如何调动大班额学生学习兴趣问题;
  二、确定研究抓手 研究问题明确之后,解决的主体还是我们教师,问题课题化,用“提出问题—实践研究—反思提升—总结推广”的办法进行研究。有位教育家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于是我们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用例会时间在阶梯教室上课,大家共同研讨,发现好的做法及时归纳提升,总结后在全校推广。例如:三年级李保利老师的课上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原因是她有效地恰当地运用了小口令,并及时进行评价;四年级李彩虹老师的课上学生参与度高是因为他进行了队展组评等等。这些优秀课例在某一点上都为我们提供了突破课堂研究的抓手,思考讨论之后,我们确定从以下三个抓手进行突破:
  1.口令
  2.队展组评
  3.评价一体化
  三、夯实研究途径
  1.统一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全体教师会上,用整块的时间给大家讲解:我们目前课堂上的问题是什么?解决的抓手是什么?这学期就是要解决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以三个抓手达到教师工作学生学习更加自主高效。
  2.人人过关。12月份,三个抓手已经有所突破,为了使每一位老师都能实现课堂的突破,我们决定人人献课过关。
  3.课堂督评。为了巩固课堂突破的研究成果,学校规定督评处在督评课堂时,至少在教室停留10分钟,延续人人过关的的评分标准督评课堂,并及时反馈。
  四、主要研究成果
  小口令的建设:小口令是大班额课堂纪律的保证,形成良好的课堂学风。小口令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渗透学习方法,为中高年级高效课堂奠基。小口令是教学环节衔接的工具,可以有效组织大班额的教学。以语文读课文小口令为例:自读课文:我起立 对子轮读:面对面 小组齐读:我最快 抽读课文:我最棒 全班齐读:我最行。
  小口令的内容:小口令涉及所有学科,分为:课前、课上、课下三个大的方面。使用的基本原则:同年级同一学科使用要一致。同年级各学科要互相借鉴,形成教育合力,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小口令过多,反而成为学生的形成习惯的负担。
  小口令的应用:有两个基本方法:1.巧用评价(课堂评价、常规评价)2.循序渐进,用加法。好习惯用加法,一个好习惯养成了,另一个好习惯就会进入孩子的成长世界,小口令的有效性离不开评价的保驾护航。
  队展组评:以“队展示、组评价”成功解决了大班额课堂的小组交流、课堂展示无序混乱、展示参与率低等问题。我们将一个班划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再划分为2个小队。分配学习任务以组为单位,小组交流以队为单位,课堂展示以队为单位,课堂评价以组为单位。展示组的产生采取随机产生办法,组内展示队的产生也采取随机的办法,可以抽签、抓阄的方式决定。
  评价一体化:“评价一体化”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达到高效。“评价一体化”规范和丰富了课堂评价的规则体系,实现了全学科捆绑评价,从而使小学科不评价、小学科评价遭轻视的现象得以化解,也为小学科有效组织课堂提供了方法支持,每节课每项工作的积分都计入学生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
  何谓“一体化”评价:这个“一体化”评价体系针对所有学科的课堂管理、课堂教学以及班里的所有事务性的工作。通俗的讲:即学科一体化、标准一体化、操作一体化、反馈一体化,有了这个评价体系,先前“一班多制”的混乱评价状态才得以解决,学生对该评价体系也有了清楚地认识,并能顺利的实施。
  评价方式:量化积分制。
  实施办法:班里设一个分数记录员,记录六个组的得分情况。每组有两个小队,每个小队再设一个分数记录员,记录每个队员的得分和扣分情况,周一班队会上反馈使用。
  评价内容:课堂评价、卫生方面、周一升旗、班会、大课间、行为习惯、发现卡撰写、自主小岗位、作业方面、放学路队等。
  评价效果:“一体化”评价体系,把我们班主任从繁杂的班务工作中解放了出来,我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教学研究上,任课教师一致反映,课堂纪律好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特别是小学科老师组织教学也轻松了,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得到了锻炼,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当我们在高效课堂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的时候,“一体化”评价就像一双有力的大手,用力的推了我们一把,使得我们找准了方向,振奋了精神,坚定了信心。相信,在高效课堂的改革大路上,我们会越走越远。
  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多获得乐趣,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殷都实验小学的老师正走在这条幸福的道路上。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基础知识的最佳阶段,人们称之为“基础教育”,从这时起,人生中较为漫长的学习活动开始了。小学阶段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语文教学有不同的侧重点。作为教师,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学方法和要求,而是让教学方法去适应学生。因此,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应做到教学态度上表现一个“亲”字;教学方法上体现一个“活”字;教学要求上实行一个“细”字;技巧上突现一个“多”字;技能上做到一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尖锐湿疣发病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本文第一部分对VEGF-A及VEGF-C因子在尖锐湿疣中表达的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血
新课改革已经好几年了,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一直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讨论和深思的话题。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作为教师让我深感责任的重大。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那么到底应该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呢?我想应该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
翻开《现代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我就深深地被《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所感动了。因为读罢这篇文章,我已经泪眼婆娑了。这是一篇值得精心阅读的经典,也是一篇需要用心去读的故事。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孩在每年生日的时候,都会收到一束白色的栀子花,但是那个神秘的送花人一直没有出现。因此,女孩天天揣摩送花人的身份,连她的母亲也为她的想象推波助澜—— 是不是我曾经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
摘要: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就要对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  关键词: 幼儿教育;因材施教;集体教育活動;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它有其特殊性,作为一名带班老师,我是从如下几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的。  一、 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目前,对大多数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比较多的呵护、宠爱,生活技能基础较差,这样面对未来的职业家庭等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作支撑,否则活动的效率则难以提高。同样,学生的体育兴趣决定他体育课的收获,决定了他今后的体育方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我们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爱学、乐学。因此,教学中宜采用设置疑问、多样的教学方法、活动的选择、激励性的评价等多种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并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很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此,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老师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随着数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数学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数学
小学英语在我县从2007年全面开设至今,已走过了6个春秋,在这期间,我们的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人可喜可贺。但就我从事这一课程教学的体会来看,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英语教学之艰难,正因为如此,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努力实施课堂改革,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小学英语的有效课堂。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