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教学的英语课堂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587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学校在七年级学生中实施分层设课、选课走班的教学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水平在不同层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分层依据。在分层教学之前,我们为学生提供了选课指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在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作业要求三方面分别列出了自修班、研修班、导修班和讲修班的详细标准和要求。根据学生需求及选课情况,我们只开设了研修班及导修班。
  实施原则。在实施中,我们的原则为“两同四不同”。“两同”指的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最低要求一致,所教授的内容一致;“四不同”主要体现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教学过程和方式中。如在听力方面,导修的练习中主旨题、细节题居多,同时有少量的推测题;而研修的练习中,推测作者意图等深层方面的题目比重较大,包含少量主旨题和细节题。
  课堂实施。导修英语与研修英语的教学过程都包括四个基本环节,但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和策略有所不同。例如,在导入环节,在导修班中我们会设计Running dictation、bingo或者Taboo这类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而针对研修班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和有效学习时间都相对较好,每节课的引入部分,我们常以Brainstorm和Discussion的形式开展,为他们创设更多同伴交流的机会。又如,在练习环节,导修课堂中,教师讲授时间略多一些,要给学生搭设更多的台阶。而研修课堂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练习的时间和机会。我们设计了挑战性的任务,以任务驱动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每天拿出五分钟时间进行项目学习和研究,如与物理教师合作开展学科整合的项目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自己的太阳系模型,整个学习过程以英语为交流工具,将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数学中的比例关系等知识,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科学习中。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同一种班型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进行了混合编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成长。
  课下作业及帮扶。我们每周布置的周作业,均体现了课程分层的区别。例如,导修班每周的任务是:泛读三篇、悦读自选一篇、泛听两篇。研修班每周的任务是:泛讀五篇、悦读自选两篇、泛听三篇。
  分层教学实施一个学期以来,学生由刚开始的困惑到适应再到现在的喜欢,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都有了显著提升。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模式,让更多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
  编辑 汪倩
其他文献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对高职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探讨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
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电视中心与中国华艺音像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念澳门回归15周年3集理论文献纪录片《澳门韵律》,历时近一年,于2014年12月制作完成。该片在中央电视台
鲁迅1912年到北京工作,1926年离京南下,在北京生活了14年,写下大量堪称现代文学经典的小说、散文等作品。如果说在绍兴、南京、日本等地的经验为鲁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那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那节课,我和学生一起研究“三角形剪去1个角,还剩几个角”的问题,留给学生回家的任务是:“长方形剪去1個角,还剩几个角呢?”  第二天课上,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分享着自己的结论,长方形剪去1个角,还剩3个角、4个角或者5个角。正当学生们都沉浸在分享的喜悦中时,一只手高高地举起来:“老师,我可以剩1个角!”  “怎么可能?”好多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质疑声,我也觉得不可思议。  正在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我
期刊
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快速发展,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今后更好地进行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
说到中华文明的缘起,论者大多溯及炎、黄,“炎黄子孙”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炎、黄并称,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然而对于炎、黄之关系,历来纷言聚讼,颇多异说,有待澄清。
据史料记载,1936年5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所谓的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大批日本农业贫民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东北,成为“日本开拓团”。 到1945年,日本组织了共计14批次、总数为7万户、20万人的集团式开拓移民团进驻我国。显然,这个计划是带有侵略性质的,但是,开拓团团员并非都是侵略者,实际上,他们也是受到日本政府愚弄和胁迫来华的普通日本人。  “衣锦还乡”  当导游的时候,我曾经接待过一个特
期刊
《世说新语》代表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特征,其中的存在类兼语句尤其是“有”字兼语句能揭示这时期语言的有关特色,体现兼语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Shi Shuo Xin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