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l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文素质的形成以及语文能力的提高。鉴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鉴赏性阅读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鉴赏;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77-1
  鉴赏性阅读教学,是鉴赏主体的积极能动的一次再创造的活动。在语文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要把创作者在作品中提供的势能转化为动能,把自我情感、想象和理解注入作品的教与学的过程。作品的创作者赋予作品精神与情感,再加上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拓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1.鉴赏性阅读教学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只有人对事物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对事物有所认识。因此,也就是说有了感知,人才能具有审美的能力。人们的审美能力主要是体现在对美的事物的领悟能力,所以在语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将鉴赏性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上。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感知审美对象,同时可以整体把握作品的深层次的含义,对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另外,在阅读的教学中,通过鉴赏性的阅读可以将审美的内容传递到大脑当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鉴赏性阅读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感知和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具有更高层次的能力。文学作品正好可以体现一种良好的创造能力,所以说鉴赏阅读教学为学生发展创造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乐于学习。只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感染学生的思想,活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鉴赏性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高于感知能力的培养。鉴赏能力还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因此具有了高度的鉴赏能力,自然就有了对事物的感知能力。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对教学和学生的鉴赏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通过鉴赏性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看到文学作品美的形象,感知美的存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
  二、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的方法
  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可以充分发现作品的文学价值,但是学生对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往往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因此,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去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因此,进行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图片、音乐增强学生的体验
  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再现文学作品的情景,让学生从图画中观照出作者描绘的情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音乐能够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所以选择合适的音乐配合课文朗读更能渲染语文的教学情景,更能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因此在音乐的教学中不妨使用音乐作为辅助工具,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听潮》,可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诚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音乐使愁苦人快乐,胆怯者勇敢,轻浮者庄重。”音乐对人的情感的激发和强化作用由此可见。
  2.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作品的体验
  文学作品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产生相似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该导入课文的环节,在上课开始时就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优势,通过运用激情的语言和情感力量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境当中,以情激情,引起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把学生引导到教学情景当中。例如: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教师可以这样介绍:作者通过抒写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寄寓了诗人不得志的悲愤。诗中的主人公既是琵琶女又是诗人自己,这种平铺直叙的导语,会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和阅读诗词的兴趣。
  3.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想象
  通过想象能够把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再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使之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作品中的艺术氛围,从而得到一种崭新的体验。而这正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有了想象,读者面前所呈现的就是生动具体的画面意象。这样学生能够增强对作品的理解,更能够体会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充分促进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鉴赏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和形象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玉新.高中语文教育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05).
  [2]谭仁杰.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概要论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如何在初中足球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足球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教学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95-1     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为达到某一种教学活动的目标、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
摘 要: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需要教师的教学理念“腾笼换鸟”,需要教师对各种教学信息和教学方法“爬罗剔抉”,并进行深入地研究,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和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和提高运用英语技能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英语教学;学生主体;互动交际;落实任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校园文学社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是文学教育和语文能力二者之间所架设的桥梁,能为学生的成长助力。笔者对于文学社的建设与思考,主要从明确目的、科研引领、自主成长、搭建平台、加强交流、规范管理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校园文学社;学生成长;助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08-2  在文学教育和语文能
摘 要:英语教学应“基于生活,在生活中,为了生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合一。本文从分析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提出了英语教学链接生活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抓住生活这一“活水”、让生活走进初中英语课堂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关键词:生活化;英语课堂;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42-1  一、引
摘 要:为贯彻落实“同城化教育”,打造“全纳教育、成就未来”的教育服务品牌,张家港市第六中学把“教育学生要从教育家长做起”作为开展同城化教育的有效抓手。本文对此教育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同城化教育;新市民子女;新市民家长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27-1  一、新市民子女的特点  张家港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六中)毗邻张家港经济开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国务院颁布的《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这一精神对中职学校办学的深刻影响,分析了这支“强心剂”给中职学校所注入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高职链接;活力注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31-1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2
摘 要:前段时间有不少地方学生出现了运动猝死的现象,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太差,有很多人认为是现在的学生太懒,不肯运动,而我却认为并不是因为他们懒,而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才不愿去运动,所以我认为想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先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样才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 要:如何将教学落到实处,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更适应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发展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的数学学习活动,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  关键词:实践;合作交流;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32-2  合作交流学习在近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
摘要: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中学物理教学体会,通过具体事例探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本文从“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寻找问题”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培养;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44-1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
摘 要:本文拟从数学生态课堂的四个核心要义:顺应自然、求真求实、追求和谐;动态生成、开启智慧、珍爱生命;着眼整体、适度开放、有效提升;阅读现场、调控课堂、激扬生命,来深入阐释生态型课堂的实践价值体现,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处迈进。  关键词:生态型课堂;鲜活;自然;本真;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03-3     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