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艺术”点亮文化胶州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每一位市民感受到文化的魅力!”9月9日,记者在山东省胶州市这座有名的中国秧歌之乡进行采访,该市文旅局局长王晓久说。
  两天的采访,时间不长,但从记者踏入胶州那一刻直到离开,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文化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影响。无论是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还是遍布各社区的文化活动站;无论是各个中小学校,还是最偏远的乡村,处处都有市民进行文化活动的身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胶州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目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第12名)的同时,在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文化惠民方面大做文章,营造出“人人向往文化,人人传承发扬文化”的良好氛围。

传统艺术传承与弘扬


  胶州秧歌是胶州市民的骄傲,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大多数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很难融入现代生活,但在胶州,“大秧歌扭起来”,不仅是文化部门和少数传承人的事,更是胶州市民喜闻乐见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
  “在胶州,不论男女老少,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胶州秧歌,这是我们的文化精髓。跟胶州秧歌一起成为国家级非遗的还有传统戏曲茂腔,但由于胶州秧歌的舞蹈形式更活泼生动,所以更被群众喜爱。”胶州市文化馆馆长范立恩说。
  走进胶州秧歌发源地——胶州胶东街道东小屯村,胶州秧歌第六代和第七代传人带记者参观了村里的秧歌大舞臺和胶州秧歌博物馆。
  李在惠和丈夫杨茂坤是胶州秧歌第六代传承人。
  69岁的李在惠兴致勃勃地唱了一段新编小戏《两个农村老太太》,以农村百姓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歌唱党的好政策及新时代的农村风貌。
  “别看我和老伴儿都70岁了,可我们天天闲不住,不但参加村里的秧歌表演活动,还经常去市里学校教中小学生传统秧歌表演。”李在惠说。
  第七代传承人李艳表示,尽管传统的胶州秧歌流失了一些唱腔的传承,但舞蹈形式传承近300年未曾断绝,仅仅在东小屯村,包括她女儿在内的很多年轻一辈已经开始登上了村、镇、市、省乃至国家舞台。
  在胶东街道综合文化站,记者见到了胶州目前健在的唯一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英民。
  65岁的他精神矍铄,说起胶州秧歌的传承滔滔不绝:“今年我带队去法国演出,纪念中法建交55周年。当时我和孙女同台表演,可以说我们家几代人都在延续胶州秧歌的传承。”
  除了胶州秧歌,近年来,胶州市围绕国际时尚城建设,立足资源优势,全力抓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做大做强非遗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实力显著提升。
  今年7月,胶州市文旅局举办了“寻找小小传承人”非遗夏令营活动,为期一个月,220名来自全市中小学的小学员免费参加学习培训。
  活动围绕艺术和传统制作技艺,开设胶州秧歌、茂腔、剪纸、八角鼓、民歌、唢呐、鼓、胶州大鼓八大课程,邀请14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授课。
  8月2日晚,在夏令营汇报演出中,小学员们表演了唢呐《盛世欢歌》、茂腔《张羽煮海》《观花曲》选段、秧歌《秧歌情·少年梦》,以及剪纸秀《我和我的祖国》、八角鼓《欢天喜地过大年》、胶州大鼓《铁骨丹心匡源传》等节目,赢得现场一片赞声。

群众文化火起来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只是胶州文化事业发展的亮点之一。在胶州,有好的文化素养,有文化方面的一技之长,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生活目标。
  9月8日晚9点,在胶州市文化广场,一场贵州镇宁县(胶州市对口帮扶贫困县)文艺演出刚结束,灯火通明的舞台周围,有不少市民正在购买镇宁县土特产。
  距离舞台几十米远的地方,一群鬼步舞爱好者开始了他们的固定活动。“今天有演出,不然整个广场上都是跳广场舞、扭秧歌的人。”胶州市文旅局工作人员说。
  9月9日早上8点,尽管是工作日,学校已开学,胶州市文化馆毗邻的图书馆门前,已经有了不少排队的读者。
  在文化馆4层,一场以农民肖像为主题的画展正在举行,同一层的四五个文艺排演厅,已经被各个民间表演队占据。
  “画展在暑期很受欢迎,排演厅天天都排得满满的,这也得益于胶州市‘邻里艺术团’活动的火热开展。”范立恩说。
  “邻里艺术团”是近年胶州文化发展的另一张亮眼名片。随着胶州市文化惠民村村行、广场文艺周周演等文化下乡活动逐渐成为常态,群众的审美喜好与文化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
  胶州市不断畅通群众诉求反馈机制,开展“走基层、访万家、听民声”文化惠民调研活动,开通文化惠民热线,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先后征集群众文化意见建议2200余条。
  他们发现,很多群众在欣赏文艺表演之余,更希望自己有机会登台表演、展示自我。
  当晚,铺集镇辛屯社区彭家庄村便上演了一场“邻里艺术团”的演出,由3支表演小分队组成的表演队伍,为现场近百名村民演出了自导自演的精彩节目。
  节目内容不仅有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歌曲,也有自己编的三句半、山东快板,还有极具地方特色的茂腔表演及豫剧选段。
  现场观看的村民,看着他们身边的乡亲、村干部在聚光灯下表演,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会心的笑容。
  目前,胶州市12个镇办共组建“邻里艺术团”54个,各“邻里艺术团”采取“串门”巡回演出(各艺术团不同管区间巡回演出)的形式表演,全年累计表演场次达300余场。
  “对这些来自民间的演出队伍,我们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补贴,市一级设立专项扶持奖励资金120万元,用于演出设备租赁、服装道具购置和更新等,并对艺术团交通、伙食等进行补贴,充足的资金保障了演出活动的正常运行。同时,镇一级也给予一定经费补贴,这样,基本能保证各个艺术团队正常运转。这些来自民间的演员实现了自我艺术价值的同时,也能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王晓久说。

打造一座文化名城


  在胶州市两天的采访,接触的市民、村民、中小学生及文化工作者们,都给记者留下了极深印象:他们深爱着这片土地,深爱着这里的传统文化,坚信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把胶州打造成一座真正的文化名城。
  文化传承与发扬,要从娃娃抓起,这是胶州市文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在胶州市三里河小学,当地传统武术三铺龙拳成为该校的保留表演项目,并与胶州市其他104所中小学一起,将三铺龙拳作为每日课间操或体育课内容。
  在胶州市第二实验初中,300人规模的胶州秧歌表演队,由老一代传承人李在惠和杨茂坤亲自指导,根据学生的特点融入团体操元素,如今他们的表演已成为胶州市对外的一张文化铭牌。
  对于近年来胶州市的文化大发展,王晓久总结为以下4点:一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服务网络。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载体,丰富群众活动。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加强精品创作。四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支撑,培育文化队伍。
  “胶州市良好的文化氛围来之不易,是经过无数文化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才实现的。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以城乡群众文化需求为工作导向,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推出更多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满足广大城乡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增强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王晓久说。
在胶州举行的中国秧歌节上,胶州秧歌精彩演出。
其他文献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调动各种资源要素进入农业、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将更加便捷,各种支持政策正在加紧出台,有力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不少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是大战略、大棋局,乡村产业振兴要纳入乡村振兴的大格局中,聚焦重点,强化支持,加力发展,使之振奋兴起、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乡村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  目前,乡村面临很多利
“精准扶贫最大的难度是不平等程度日益加剧,必须使用超常规扶贫,也就是说,没办法依靠常规经济发展,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让贫困者走出贫困。”  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900万人。2017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为3.1%,贫困人口规模为3046万人。  从20世纪“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已经从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实施以整村推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年产生活垃圾超2亿吨,“垃圾围城”警报不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行垃圾分类,既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同时也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垃圾分类”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切实有效推进做实的问题。  早在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  然而,在过去20年间,我国垃圾分类进展并不显著。  实
“通过发展花生产业,正阳县不仅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而且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河南省驻马店市政协副主席、正阳县县委书记刘艳丽说。  地处淮汝之滨的正阳县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拥有耕地210万亩,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70多万亩,是名副其实的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县,享有“中国花生之都”美誉。  近年来,围绕花生资源优势,正阳县坚持产业带动战略,构建起以贫困户精准脱贫为主线、以花生
“三峡种子基金是个双赢甚至多赢项目,帮扶效果明显,移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在群山环绕的川南地区开展帮扶工作,就紧紧抓住了这一根本。  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局充分利用项目扶贫政策,整合优势资源,反复论证,倾力为贫困村谋划可持续性产业扶贫项目,把帮扶资金变成“种子基金”,使产业项目具备造血功能
对于民办教育来说,2018年可以说是规范整顿年。一系列政策法规发布,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密集开展,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  上海、杭州、成都等地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细则,  “跨区域招生”“公民同招”等内容引发争论。  民办教育如何健康发展?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  民生周刊:您怎么看待现阶段民办教育的发展状况?它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韩平:我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6号),公布《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下称《规定》),自4月30日起施行。  《规定》出台,主要是为了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民生周刊》记者梳理发现,《规定》提出了政务服务事项全国标准统一,规范化、标准化编制办事指南,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和全国范围内互
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扶贫、拉面扶贫等模式因地制宜,全面铺开,让人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精准扶贫成绩单。  海东市,因位于青海湖之东而得名,是河湟文明发祥地之一,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等美誉,是青海最年轻的地级市,辖两区四县,人口178万。  作为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地区,海东是青海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除辖区互助县为省级贫困县外,其余5个县区都是国家贫困县区
李彦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电力取得重大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国已经做到14亿人口全民通电。  中国电力发展迅猛,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掀起了海外投资热潮。但电力企业如何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更好地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冷静思考。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李彦斌。  民生周刊:您觉得70年电力发展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李彦
对于现有名校开办的民校,应该积极探索转制转型或进行股份制改革,告别利益捆绑纠葛,让名校和民校都各安其位、各展其长,共同推进我国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继成都七中“网络直播班”火后不久,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食堂品质问题前段再度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并非成都七中,而是由成都七中举办的民办学校,这种办学现象,被业内称为“名校办民校”。  作为许多地方政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