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材料在家具行业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

来源 :有色金属加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387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扼要地介绍了铝合金家具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及其优点和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国内外家具的发展情况,对铝合金家具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以紫外线辐照对羊毛织物进行预处理,再利用活性染料Lanasol红2G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研究紫外线功率、辐照时间、染色温度、浴比、pH和染色时间对上染率的影响,测试羊毛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 表明,活性染料Lanasol红2G对紫外线预处理羊毛织物染色的优化条件为:紫外线功率80 W,辐照时间40 min,染色温度80℃,浴比1:20,pH 7,染色时间50 min,上染率可达83.7%.染色羊毛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满足服用织物要求.
文章以金属材料的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分析智能制造技术的种类和各自应用前景;以增材制造技术、飞秒激光技术与超声加工技术三大先进制造技术为例,分析其工作原理、特点、应用以及优势等,探究智能制造技术的进展与应用,为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一些参考.
为了方便评估汽车防撞梁吸能类6008合金的压溃性能,研究了型材折弯角度与压溃效果关系;研究表明,6008铝合金淬火越强则折弯角度越大,而折弯角度大相对应压溃更容易形成褶皱而不产生裂纹,为保证压溃合格则型材各部位折弯角度至少保证90°以上,淬火冷却速度应至少为42.1℃/s.
通过严格控制挤压工艺参数,采用高温低速的挤压工艺,成功挤压生产出用于汽车防撞系统的6082挤压铝合金产品;运用纳博热电阻炉对产品进行热处理试验,利用力学拉伸及金相显微镜等测试手段探究6082挤压铝型材T4状态稳定性能、T6状态力学性能、长期及短期热稳定性、折弯性能及微观显微组织性能.结果表明,型材T4状态随停放时间延长涨幅在10%以内,采用175℃×6h时效制度热处理后屈服强度范围可在270MPa~290MPa.经短期热处理后,性能小幅提升,涨幅不超过4%,经长期热处理后性能相对稳定.产品显微组织均匀细小
为提升缝纫平整度客观评级精准性和普适性,分别从织物和服装2方面对方法标准和评级技术进行梳理和评述.系统阐述国内外织物洗后接缝外观平整度、服装缝纫平整度主观评级方法标准,对比当前服装产品的测试方法、测试部位和技术要求,梳理接触式测量法、图像分析法、三维形态分析法等客观评级方法.着重探讨缝纫平整度客观评级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需要结合专家评级机制,提高主客观一致性、检测速度、评级精度,降低检测设备成本,以期助推客观、准确、快捷的商用检测设备的研发,为服装缝纫平整度相应客观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的发展历史、应用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叙述,对各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缺陷(包括焊后变形、孔隙和裂缝等)的产生原因及各种提高制造质量的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现有的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材料流变、热流场密度、晶粒演化数学模型,从降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制件缺陷,提升产品质量及综合性能,研发增材制造新算设备、新工艺、新数学模型方面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将杂多酸K8[Cd(H2O)CuW11O39]和中间体PANI/ZnS成功复合成三元复合催化剂K8[Cd(H2O)CuW11O39]/PANI/ZnS,并利用IR、UV、XRD、N2吸附-脱附、SEM、XPS等手段进行表征,研究该催化剂光催化降解龙胆紫染料的能力.确定反应的优化条件为:龙胆紫溶液初始pH 2,初始质量浓度5 mg/L,催化剂用量10 mg,此时龙胆紫溶液脱色率可达92.15%.重复降解实验证明,K8[Cd(H2O)CuW11O39]/PANI/ZnS经过3次降解后仍具有良好
针对当前熔炼炉辅助烟道烟闸闸板在高温工作环境中出现的问题,为了延长烟闸使用寿命,节约燃气消耗,对烟闸的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对烟闸的提升机构增加滑轨、改变闸板及闸板箱内形状和加装密封,可很好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某铜矿薄矿体主要采用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开采,开采效率低下,贫化及损失指标难以控制.针对薄矿体开采存在的技术难题,运用中深孔对矿岩界限进行预裂爆破形成预裂缝,对矿体和围岩进行预分离.利用矿体内布置的中深孔爆破,改变矿体内岩石的稳固性,从而实现采场矿体的自然崩落落矿并与围岩进行有效的分离.研究表明:薄矿体中深孔预裂爆破开采技术通过矿岩界限预裂爆破分离矿体及围岩,矿体内炮孔爆破贯通对矿体稳固性改性后实现自然崩落落矿,能够控制采场回采边界,为采场的大规模开采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开采技术适用于急倾斜薄矿体的地下高效
利用气相色谱-FID和气质联用检测器,结合顶空分析测定纺织制品中环氧乙烷的残留量.优化主要因素,利用仪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显示,该方法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90.4%~96.0%,相对标准偏差为2.0%~7.8%(n=5).该检测方法准确、简单、高效,适合大批量纺织制品中环氧乙烷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