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高原生活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fhei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镜头是冰冷的,但其聚焦的双眸却透露出各异的神情。回首过往,很多摄影中遇见的故事仍历历在目。
  对于摄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每年高原最冷的时刻,有“仙女眼泪”之称的普莫雍错封冻成冰湖,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堆瓦村牧人迎来最佳的羊群转场时机。这种转场牧业方式,在这片离天最近的地方已延续了上千年。
  我的拍摄其实也是不断“转场”的过程。从金碧辉煌的大会堂到人烟罕至的牧场,从丰盛的自助餐到自己烧茶吃糌粑……场景转换,人物更替,只有影像流淌出对生活的赞美之歌,从未间断。
  上小学时,父亲让我放了两年羊。这使我对羊的习性、规律、牧羊人的生活了如指掌。每一次看到牧羊人,每一次拍摄羊群,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回归,重温自己成长的起点。
  对我而言,将镜头对准百姓是一种天然的自觉。我的手机通讯录里存有牧羊人、铁匠、摆渡人、三轮车夫甚至天葬师的电话。经常互通电话,了解情况,帮助他们遇到的困难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作为记者,我要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展现如此高寒的地方,人类是如何和自然共存、分享的故事。采访中缺氧、寒冷、高原反应、冒着生命危险都是常事,但只要前行,就会有不期而遇的风景,遇到不可思议的人和事,而这些瞬间的缘分,又将产生无数个影像故事。
  影像的天堂,生命的禁区。从藏北往北是“无人区”腹地,那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中国海拔最高、最缺氧的双湖县就在这里。嘎措乡虽然很小,但在西藏乃至中国历史上确是独一无二的—这里是全国最后一个合作社形式的乡。为改善百姓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西藏自治区决定双湖下辖包括嘎措乡在内的三个乡实行整村搬迁,搬迁至海拔更低、生活条件更好的藏南谷地。得知嘎措乡即将搬迁,作为摄影记者,我意识到记录这里牧民的生产生活,不仅是新闻报道,也是为历史存档。
  好故事往往藏在一次次交心的谈话里。我们在双湖牧民家聊家常,与路边放羊的牧民聊草地饲料、与野生动物保护员一起巡逻。在谈话中寻找闪光的故事,就像编制氆氇一样,在不断编制的过程中,给最重要的节点用五彩毛线来点缀。
  在时间的轨迹里,用影像记录历史前进的脉络。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玉麦乡。玉麦是全国人口最少的乡,这也是我摄影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
  10年前,我第一次到玉麦采访,至今仍能清晰地记得当时采访拍摄的人物和画面。汽车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日拉山,又经泥泞的山间小道盘旋而下。雨后道路坑坑洼洼,极其难行。那次,我通过影像记录下玉麦乡村民次旦扎西在家中打开灯的画面,玉麦从油灯到电灯的历史性转变永远定格。
  第二次前往玉麦采访是在一个天气变幻莫测的夏天,前方大雾夹着雪花,汽车在悬崖边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中跋涉了整整一天,傍晚时分,我們终于在风雨中到达玉麦地界。乡长一家的夏季临时牧场帐篷就搭在这里。
  黑色帐篷里,48岁的卓嘎又一次走进了我的镜头。我拍下了她在山上放牧点里烧茶做饭、看家护院的影像。现在想来,那其实是一个牧女,一步步走进历史大潮的最初模样的定格,就像一条小溪流入江河之前的简单和纯粹。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有幸赶上巨变的时代,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西藏的巨变。我站在前辈铸造的影像高坡上远眺,继续开创属于自己的新闻摄影道路。


2020年8月10日,骑手驰骋在当雄县赛马场。当日,“当吉仁”赛马节比赛之一的五公里马长跑比赛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赛马场举行。


2020年11月29日,农牧民运动员在氆氇缠线趣味比赛中。当日,为期三天的西藏山南市扎囊县首届农民运动会在扎囊县体育公园进行。


2019年7月30日,参赛骑手在传统赛马活动中表演。当日,处于拉萨河谷地带的林周县平措林村举行传统赛马活动,来自林周各地的上万名群众到场欣赏了精彩纷呈的赛马表演。


2020年7月1日,西藏山南市琼结县久河村,“久河卓舞”表演。该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久河卓舞”的发源地。作为流传于山南一带民间祈求吉祥的舞蹈艺术,“久河卓舞”被称为西藏的“腰鼓舞”,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2021年1月15日,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塔巴村,藏族群众在悬挂五彩经幡。当日是西藏日喀则藏历农家新年大年初三。按年俗,藏族群众一大早在山顶和自家屋顶竖新经幡,祈愿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2020年11月19日,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的选手在响箭比赛中。


2020年9月14日,西藏昌都市左贡县怒江峡谷沿岸的村落。


2020年9月14日,西藏昌都市左贡县怒江峡谷,绿色乡村生活。


2017年2月9日,太阳露出地平线,转场的羊群在西藏冰面投下纤长的蓝色影子。


2021年1月29日,藏北纳木错乡恰嘎村的牧民手拿收集来的牛粪。藏北高原位于西藏北部,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其他文献
2021年10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摄影 李学仁/新华社  2021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行动,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峰会结束之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介绍习近平主席与会情况,阐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大倡议主张及其重要意义影响。凝聚国际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
期刊
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首批国家公园涉及青海、西藏、四川、陕西、甘肃、吉林、黑龙江、海南、福建、江西等10个省区,均处于中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关键区域,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
期刊
如果您在城市中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送到哪里救助?从不法分子手中解救的野生动物又送到哪里?答案是,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就是这样一个机构。成立于2001年的救护中心,主要工作任务是开展北京地区的陆生野生动物救护。  走进北京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急诊室”,一位兽医正在手术台前为一只刚刚被救助的苍鹭包扎。这只苍鹭腿部受伤,被一位北京市民在野外发现并致电救护中心求援。“急
期刊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从教60余载,40年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新体制对海远程探测雷达,带出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雷达铁军”,为中国对海探测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9月29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刘永坦同志的先进事
期刊
从崇贞学园、女四中、朝阳中学到如今的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2021年,这所诞生于1921年的学校迎来了建校100周年,10月16日,陈经纶中学召开了建校10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一所为贫苦女孩而建的学校  1921年5月,日本教育家、牧师清水安三先生自筹资金,在北京朝阳门外租借两间半平房,开办“崇贞学园”,以“学而事人”、“教育平等是平权”、“女儿身体更宜强,不让男子著先鞭”的理念,招收因贫困而失学女
期刊
2003年,张连印回到家乡建起育苗基地,至今绿化荒山1.8万多亩,植树200多万株,在山西省左云县建起了一道造福百姓的绿色屏障。  202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张连印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塞北左云,雁门关下。18年前,58岁的张连印从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的岗位上退休,去实现自己的“绿色梦”—在家乡山西省左云县植树造林、治理风沙。忘不了乡
期刊
從中游郑州到下游济南,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到“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近年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多次到沿黄河省区考察,对新形势下解决好黄河流域生态和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思考。了却一桩心愿  10月2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黄河入海口,凭栏远眺,察看河道水情,详细询问径流量、输沙量等。“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忧心黄河之
期刊
2020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位于秦岭山脉东段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谷,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摄影 谢环驰/新华社  一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习近平主席倡议,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国际社会要加强合
期刊
上一次敦煌走进故宫,还是在70年前的1951年。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将他历年完成的全部壁画临摹本带到北京,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在故宮午门闪耀。  时隔70年,故宫敦煌再次聚首。  在故宫午门红墙下欣赏莫高窟的精美壁画和彩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敦煌”字样的汉简、故宫宝华殿的旃檀佛、唐胡腾舞铜俑等180余件(套)精品文物,3个原大复制整窟、35件壁画临摹本,70余幅高清复制壁画,6身复制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