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干燥方式的海马品质研究

来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ner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马Hippocampus品质特性的影响,采用热风干燥(100℃)、冷风干燥(40℃)、真空冷冻干燥(-26~-30℃,0.1 kPa)和真空干燥(70℃,133 Pa)等方式对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湿体质量2.5~3.0 g)进行处理,测定并分析了海马干在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干燥性能、收缩率、水分分布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三斑海马的干燥性能、收缩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的耗时和耗能分别为15 h、4.03
其他文献
为揭示三门湾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特征现状及变化情况,于2018年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并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资源密度、物种多样性、ABC曲线、聚类分析、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生态位宽度和营养级结构等方法,对该海域渔业生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渔业生物种类数最多(84种),冬季最少(42种);春、夏、秋、冬4个季节渔业生物优势种种数依次为3、6、6、2种;夏季渔业生物的数量密度和质量密度均为最大,而冬季均为最小;秋季Shannon-Wien
随着水产养殖模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培育优良的抗病品种可以有效解决和减少病害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鱼类抗病育种工作,包括家系与群体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全基因组选育及MHC基因多态性与抗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家系与群体选育作为选择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鱼类的抗病育种工作中,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全基因组选育等手段的提出推动了水产领域抗病育种研究的进步,而与抗病表型相关联的鱼类MHC基因的高度多态性,使其在作为抗病育种分子标记候选基因方面备受关注。同时指出了抗病育种研
为实现厚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rregularis的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于2019年4—5月进行了新疆克孜勒河厚唇裂腹鱼人工繁殖试验,以探究该鱼的繁殖时期、雌雄鉴别、人工催产和人工孵化等关键技术,试验设催产厚唇裂腹鱼亲鱼35组,采用人工干法授精和孵化缸淋浴式孵化方法,获受精卵20.69万粒,获水花鱼苗14.12万尾。结果表明:厚唇裂腹鱼人工催产最适水温为18.5℃,最适孵化水温为17.0~17.5℃;厚唇裂腹鱼的繁殖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5月中旬,该鱼产微黏沉性卵,
为探究北京市五大水系的水生生物多样性,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于2016—2019年对北京市潮白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和蓟运河五大水系中绿藻门盘星藻属Pediastrum Myren的种类形态与分类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绿藻门盘星藻属的单角盘星藻、斯氏盘星藻、卵形盘星藻、具孔盘星藻、二角盘星藻、双射盘星藻、缢缩盘星藻、整齐盘星藻、短棘盘星藻和四角盘星藻共10个种,单角盘星藻具孔变种、单角盘星藻颗粒变种、单角盘星藻对突变种、单角盘星藻粒刺变种、二角盘星藻纤细变种、二角盘星藻圆形变种
为高效分析嗪草酮在夏大豆青豆(带荚)、青豆秸秆、大豆、大豆秸秆中的残留安全性,本研究建立了QuEChERS样品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评价70%嗪草酮水分散粒剂在夏大豆上一年六地残留的安全性。夏大豆青豆(带荚)、青豆秸秆、大豆、大豆秸秆经QuEChERS前处理技术同步实现乙腈提取,PSA和C18净化,再经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嗪草酮浓度在0.01~0.20 mg·L-1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0.01,0.05和0.
为解决因外来海洋生物领域实体复杂且实体间存在嵌套导致命名实体识别效果较差等问题,提出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BiGRU)-条件随机场(CRF)网络模型进行外来海洋生物命名实体识别,并构造词向量、词性特征向量等特征作为网络模型的联合输入,以提升网络模型识别效果。结果表明:使用融合多特征向量的CNN-BiGRU-CRF网络模型对外来海洋生物名称实体、时间实体、地名实体3类实体上的命名实体识别结果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0.62%,平均召回率达到了89.50%,平均F1值达到
大气CO2浓度升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为揭示未来气候变化对作物种子活力的影响,进行种子发芽对CO2增加的适应性响应研究。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进行开顶式气室(OTC)模拟CO2增加试验,选取东北三大主栽作物大豆、玉米和水稻为供试作物,设置两个CO2处理,分别为aCO2(400μmol·mol-1)和eCO2(700μmol·m
为促进苷元型异黄酮的开发和利用,采用光谱学手段研究大豆素/染料木素与大豆分离蛋白之间的作用机制.荧光和紫外光谱表明,大豆素/染料木素会使大豆分离蛋白色氨酸残基的微环
为研究氨基酸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设定藻的初始密度为2×10~6 cells/mL,以6种氨基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为唯一氮源,分析在实验室模拟自然水体不同氨基酸浓度(12、25、50、75、100μmol/L)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细胞数量、叶绿素a含量及相关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ETR)的动态
填料和微生物是影响曝气生物滤器(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污水处理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探究不同曝气条件下曝气生物滤器处理海水养殖废水脱氮性能及填料上微生物群落特征,试验设置3种不同曝气条件的BAF处理组(24 h连续曝气、12 h间歇曝气和0 h曝气),并将聚碳酸亚丙脂(PPC)凝胶亲水填料和海绵铁以3∶1(质量比)混合形成复合固定化生物填料引入BAF系统。结果表明:铁基复合填料12 h间歇曝气处理的氨氮(NH+4-N)去除率高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