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风文明,就是要在农村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培养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万州区甘宁镇永胜村在村民中形成了一股健康向上、和睦相处、追求进步的农村新风尚——
“咚!咚!咚咚咚!”响亮的腰鼓敲起来,红红的彩绸舞起来,欢乐的节拍打起来。
“干部群众一条心,建设咱们新农村,产业调整富农民,乡风文明事事兴,全村致富好光景……”腰鼓队边走边宣传,整个村子充满了一片喜庆。这是笔者在万州区甘宁镇永胜村看到的热闹场景。
走在场镇上,相识不相识的老乡都要打个招呼。永胜村一组的周大爷情不自禁地说:“现在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晨练、下棋、打球、散步,生活是越来越滋润了。”一种健康向上、文明平安的生活方式正成为农民的新追求。村支书袁德生兴奋地说:“每逢节假日,我们都要组织村民参加拔河、长跑、游泳等体育活动,在甘宁镇首届农民运动会上,我们村奋勇争先,一举夺魁!”
日子好过了,闲暇时间多了,村里50多名中老年妇女自发组成了腰鼓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妈妈腰鼓队”。笔者在腰鼓队中找到了队长周兴芬,红朴朴的脸上绽开着笑容,她激动地说:“只要一敲起腰鼓,人就特精神,一天不敲心里就直发痒。”
每逢村民红白喜事,腰鼓队都要去临阵助兴。一曲曲欢乐的歌,给整个村子带来了活力,村民们都说:“小小顺口溜,好念又好懂,知识易接受,道理一点通,腰鼓咚咚响,永胜新气象!”
永胜村近些年在村民中普遍开展“美好家园”和“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尊老爱幼,家庭和睦蔚然成风。
婆婆杨珍秀,大儿媳张清,小儿媳陈茜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她们一起生活了30年,从未吵过一次嘴。去年大儿媳张清得了癌症,为了给她治病,婆婆和小儿媳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变卖了所有家产。张清在临终之际,拉着婆婆和陈茜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来生,我们……还是……一家人。”村民们都为她们那种患难与共的亲情感动不已,在去年的评比中,她们当之无愧地被评为“好婆媳”。
从2002年起,全村每年都开展“五好家庭”、“文明户”以及“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居”评选活动,全村有380余户被评为乡级“五好家庭”,230多户被评为“文明户”,1576人获得了“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居”称号。
在村头,笔者遇到一位妇女,她的围裙上印着一些醒目的文字:“公民有生育权利,也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缴纳社会抚养费是公民违法生育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这位妇女见笔者好奇,笑着说:“我们村每年都要给育龄妇女发一条印有计划生育简明政策的围裙,简单明了,一看就懂。”据了解,近几年来,该村没有出现一起违法生育现象,年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
走进农民学习室,只见里面坐满了村民,他们正在专心地看着各种书报。坐在一旁的前任老支书张献和说:“你可别小看这间学习室,好多村民就是从中掌握了知识,发家致富的哟。”
老支书一边说,一边掰着指头如数家珍:“六组女青年向霞,通过自学和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养猪技术,规模越搞越大,现每年养猪200多头,收入近50万元。八组的吴永龙也是通过学习,搞起了养殖业,年收入达20多万元……”在永胜村,“学习科技早致富,不学科技就挨穷”,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走在永胜村,一股股暖流禁不住在心中涌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万州区甘宁镇永胜村在村民中形成了一股健康向上、和睦相处、追求进步的农村新风尚——
“咚!咚!咚咚咚!”响亮的腰鼓敲起来,红红的彩绸舞起来,欢乐的节拍打起来。
“干部群众一条心,建设咱们新农村,产业调整富农民,乡风文明事事兴,全村致富好光景……”腰鼓队边走边宣传,整个村子充满了一片喜庆。这是笔者在万州区甘宁镇永胜村看到的热闹场景。
走在场镇上,相识不相识的老乡都要打个招呼。永胜村一组的周大爷情不自禁地说:“现在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晨练、下棋、打球、散步,生活是越来越滋润了。”一种健康向上、文明平安的生活方式正成为农民的新追求。村支书袁德生兴奋地说:“每逢节假日,我们都要组织村民参加拔河、长跑、游泳等体育活动,在甘宁镇首届农民运动会上,我们村奋勇争先,一举夺魁!”
日子好过了,闲暇时间多了,村里50多名中老年妇女自发组成了腰鼓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妈妈腰鼓队”。笔者在腰鼓队中找到了队长周兴芬,红朴朴的脸上绽开着笑容,她激动地说:“只要一敲起腰鼓,人就特精神,一天不敲心里就直发痒。”
每逢村民红白喜事,腰鼓队都要去临阵助兴。一曲曲欢乐的歌,给整个村子带来了活力,村民们都说:“小小顺口溜,好念又好懂,知识易接受,道理一点通,腰鼓咚咚响,永胜新气象!”
永胜村近些年在村民中普遍开展“美好家园”和“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尊老爱幼,家庭和睦蔚然成风。
婆婆杨珍秀,大儿媳张清,小儿媳陈茜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她们一起生活了30年,从未吵过一次嘴。去年大儿媳张清得了癌症,为了给她治病,婆婆和小儿媳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变卖了所有家产。张清在临终之际,拉着婆婆和陈茜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来生,我们……还是……一家人。”村民们都为她们那种患难与共的亲情感动不已,在去年的评比中,她们当之无愧地被评为“好婆媳”。
从2002年起,全村每年都开展“五好家庭”、“文明户”以及“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居”评选活动,全村有380余户被评为乡级“五好家庭”,230多户被评为“文明户”,1576人获得了“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居”称号。
在村头,笔者遇到一位妇女,她的围裙上印着一些醒目的文字:“公民有生育权利,也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缴纳社会抚养费是公民违法生育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这位妇女见笔者好奇,笑着说:“我们村每年都要给育龄妇女发一条印有计划生育简明政策的围裙,简单明了,一看就懂。”据了解,近几年来,该村没有出现一起违法生育现象,年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
走进农民学习室,只见里面坐满了村民,他们正在专心地看着各种书报。坐在一旁的前任老支书张献和说:“你可别小看这间学习室,好多村民就是从中掌握了知识,发家致富的哟。”
老支书一边说,一边掰着指头如数家珍:“六组女青年向霞,通过自学和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养猪技术,规模越搞越大,现每年养猪200多头,收入近50万元。八组的吴永龙也是通过学习,搞起了养殖业,年收入达20多万元……”在永胜村,“学习科技早致富,不学科技就挨穷”,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走在永胜村,一股股暖流禁不住在心中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