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gds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教育的成果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力合作的结果。家庭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是孩子认识生活、了解社会的窗口,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成败,决定着一个孩子教育的成败。
  关键词:家庭教育;误区;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由于家长的知识结构、认识水平、思想素质参差不齐,我国目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期望值过高、管束太严、宠爱纵容、重智育轻德育、重言教不身教等现象,致使家庭教育步入误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增添了难度,这对人才的培养和孩子以后步入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一、当前家庭教育的几大误区
  1.期望值太高,盲目加壓
  近些年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家长由于受社会大环境和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他们不考虑儿童的实际情况,不考虑为儿童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而是从自身功利性的愿望出发,一味地对孩子进行强制性的拔高教育,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兴趣班”、“奥赛班”,强迫孩子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学书法……本该属于孩子的美好时光,却被繁重而毫无意义的课外作业以及父母交给他的一个个任务给瓜分殆尽。天真烂漫的孩子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就因无法享受属于自己的周末、暑假、寒假而变得心事重重、不堪負重了。
  有的家长以前没能圆上大学的梦,自己的许多愿望没有实现,给自己的人生留下缺憾,所以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总认为现在自己有了钱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味地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辅导,一心希望考个好分数而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这样就使孩子在小小年纪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出现逃学、上网、抽烟、打架等不良行为。这些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个别人甚至走向歧途。
  2.简单粗暴,重言教、轻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教育方法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成才产生重要的影响。部分家长由于文化修养和认识水平所限,在家庭生活和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简单粗暴,重说教、轻言教的问题。一些家长没有与孩子交流的耐心,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想法,不了解孩子的心里和愿望,在家里至高无上、惟我独尊,不顾孩子的感受和自尊,要求孩子无条件的服从。有的甚至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言语粗鲁,动辄训斥、打骂。长此以往,孩子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或者叛逆,对他人都充满敌意。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托尔斯泰也说过:“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某些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家长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家长要语言文明、行为端正,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人格魅力为子女作出榜样,使其自觉接受教育。
  3.过于宠爱,放任纵容
  随着计划生育的持续推行,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独生子女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的家庭结构是“四加二加一”模式。这些孩子一出生就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人的疼爱呵护,容易养成自私任性、贪图享受、骄横霸道、自我中心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一些家长视孩子为掌中宝,心尖肉,盲目宠爱孩子,在家里除了学习,其他的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久而久之就培养出一群高分低能、责任心差,五谷不分、四肢不勤,感情淡漠、不懂感恩,情绪不稳、心灵脆弱的孩子。有的孩子上了大学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连最简单的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遇事则会以极端的方式去解决,制造了一幕幕人间悲剧,给社会、他人和自己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父母因为心疼孩子而替孩子包办一切,剥夺了孩子亲自实践,亲历社会的机会,使其过分依赖父母。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行为,是对孩子的一种极大的伤害。
  也有一部分家长因为疼爱孩子而一味地姑息迁就、放任纵容。对孩子的各种需求无条件的满足;对孩子的一些过错无原则的迁就。长期以往,久而久之,就使一些孩子形成了为所欲为、骄横任性,唯我独尊地偏执性性格。
  二、改进当前家庭教育误区的对策
  1.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家长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成才观、教育观,不要把目光死盯在孩子的分数上,要注重发现和挖掘孩子的特长,注重对孩子进行全面教育,包括德育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孩子养成谦虚有礼的行为方式,树立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
  家长既要严格要求子女,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家长还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用自己的高尚的行为方式,文明的语言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以无声的教育和无形的感染力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3.建立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
  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也是家庭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情感氛围的好坏对家庭教育的成败、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父母必须克制自己的感情,处理好家庭内部的矛盾,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座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家庭的影响是最大、最持久的,家庭教育的成败,决定着对一个孩子教育的成败。我们每一位家长需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走出家庭教育误区,重视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教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做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同时做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方面的沟通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倩,田爽.浅析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及解决途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37.
  [4]莫世忠.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J].广西轻工业,2010(9):210.
其他文献
密切关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新闻的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杨小平和记者谈起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时,显得有些兴奋,他说:“2000多年前,云南是古丝绸之路的重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企业越来越多.建筑企业要想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不仅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还要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工程造价预算涉及问题多,工作内容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警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警务工作正走向智能化、合成化、科学化.为适应时代的需要,警务思维发生着三大转变,而这种转变的实质,就是要求一线警察
证据制度发展至今,印证证明制度上升为我国的法定证据制度,强调证据之间的关联性.然而印证证明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漏洞.追根溯源发现以我国从前的自由心证制度为基础产生
注册制改革一直是这几年来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大多数企业想要推行注册制改革是觉得核准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在核准制下,监管机构需要审核申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不仅攸关双方的全局利益,而且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美关系定将上升为世界上最重要的
尽管建筑业也归于我国营业税的征收范畴内,但由于建筑行业本身的特性,营业税和增值税间的征收内容存在着部分重叠,导致建筑行业中许多经济业务不满足增值税抵扣条件,出现重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大幅度提升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企业经营效益,然而会计信息化不仅给公司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公司面临着挑战
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主体的转换,进行全方位的论述,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寻求有效的、可靠的理论依据,为高师体育教学探索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更是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新常态下,烟草企全面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是行业的重要政治使命,企业基层党组织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