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有效实施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要重视《空间与图形》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有效实施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板块,《空间与图形》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空间几何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空间与图形》教学包含了很多内容,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创新意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提高《空间与图形》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强大动力,让学生更加专注于探究和发现知识。为了加深学生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的认知,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创设情境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提升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师应将情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真实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体积”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电冰箱、电视机等生活用具引入教学,让学生对照着这些实际物品计算体积。
  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三角形的物品?你们认为三角形有哪些作用呢?”提出问题后,学生会想到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家里常见的晾衣架、房子的房顶、马路上的警示牌等。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提升学生空间与想象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对学生而言,团队协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都是必须掌握的能力,这些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走得更远。因此,在小学数学《空间和图形》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问题,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数学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有趣的图形”等,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张开始折纸活动。学生沿着对角线开始折纸,会获得一个三角形;学生沿着两条线的中间开始折纸,会获得一个长方形。教师还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折出的图形比较多,且用时较少。
  教师还可以组织“测量物品”的活动,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选择自己想要测量的物品,并在班级里开始测量。在测量完物品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小组的测量结果按照大小序号排列开来。这样的实践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开展,学生不仅学习了《空间与图形》中的知识,还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优势,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现阶段比较热门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优势。多媒体技术集视频、音频、动画等元素于一体,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虽然《空间与图形》教学看似比较简单,但对小学生而言还是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理論知识。
  如在教学“三角形”时,为了让学生对三角形产生深刻的记忆,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图形特点,并以此类推,教给学生梯形及其他图形的特点和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和图形认知能力。
  四、结语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空间与图形》教学的质量,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细珍.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9,(27).
  [2]郑新如.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
  [3]张立辉.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
  (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杨溪乡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之后,创业成为大众奋斗的风向标,许多小微企业顺势发展起来,这对各地减轻就业压力、活跃市场经济等大有裨益。技工院校承担着培育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理应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上,借此弥补他们毕业后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不足的缺陷,大幅度提升他们毕业后的创业成功率。本文基于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探讨了今后实现该类目标的一系列可行性
摘要:建立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为基础的深度学习模式,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根据学情精设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考,积极地进行思维碰撞,探寻数学学习的本质。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教学实例,从问题情境的设计、提问时机的把握、利用学生生成资源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精准提问 深度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提问这种教学方式已经逐渐引起数学教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小学英语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还要积极运用与英语相关的生活实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意
摘要: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力量,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艺术,才能收获学生的喜爱和信任,促进学生各方面茁壮发展,进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进步。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通过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管理班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沟通艺术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有效运用,旨在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沟通艺术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沟通艺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内化知识。本文主要从提升学生的语言互译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监控能力等方面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阅读障碍 数学素养  阅读是学生进行加工、理解、内化知识的过程,既有对词汇的理解与互译,又有对语法结构的掌握、问题模型的建构。在阅读教材和习题时,学生会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产生阅读障碍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和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过程评价,又要关注结果评价,并以此实现评价的最大效益。基于此,本文从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这三个方面入手,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旨在有效改进学生口算速度慢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元评价 口算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并明确指出:
“全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揭牌仪式6月26日下午在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这标志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进入实质合作阶段,该学院将以省部共建为契机,努力建设成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特殊教育高等学院。  中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在仪式上表示,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提高残疾人职业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大计。落户
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是为社会输送电子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中职学校培养优秀的电工电子人才是时代所需,教师必须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掌握电子电工基本技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是,就教学现状来看,电子电工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下面,笔者针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  一、重视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
智能制造挑战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仿真学会联合主办的,是国家级A类竞赛。自2006年发展至今,每年都会吸引一批全国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参赛,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工业自动化工程领域规模最大的学生类竞赛。  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竞赛模式,其中针对工程应用与设计类赛项,从工业领域的实际需求抽象成一个工程项目作为竞赛的对象。参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思想,数形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本文针对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明确了数学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提出了应用策略,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  关键词: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 应用  一、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小学数学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