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安全性管理措施的探讨

来源 :中国医疗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y_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相关的食品、环境等卫生安全检验任务不断增加,微生物检验由于操作过程和生物安全性等因素,会对检验人员和周边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应从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人员条件、微生物试验室、标准菌种、样品、培养基等方面加强管理,采取措施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 With the related 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and safety inspection tasks continue to increase, microbial testing due to operational processes and biological safety and other factors, will bring some harm to the inspectors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refore, should be from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hardware Facilities, personnel conditions, microbial laboratory, standard strains, samples, media and other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take measures to ensure laboratory safety.
其他文献
之前,人们一直将隐喻看作一种高雅的修辞手段。莱考夫和约翰逊于1980年共同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是认知语言学领域划时代的巨作,对隐喻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诺大的舞台上端坐着一个少年,他没想过自己会真的见到自己的偶像,也没想过可以和他交战,更没想过把他斩于马下。但在观众的惊呼声中,他的偶像打出了GG:这个14岁的少年战胜
期刊
文章主要介绍了巨磁阻效应(GMR:Giant Magneto Resistance)的基本原理,也介绍了相应的应用的实现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利用GMR效应器件在电子设计的应用参考.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为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3~5月,在昆明市某医学院抽取2005级医学专业学生318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18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包含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人们长期使用而固定下来的说法,因此它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
[目的]分析河北省2006~2007年流感样病例(ILI)暴发疫情,了解其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07年河北省报告的ILI暴发疫情资料,用Excel软件进
上世纪50年代前,语言学家曾经推崇语言的精确性及意义唯一性。模糊限制语现象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被语言学家所关注的。1965年美国Zadeh教授在其名作《模糊集》(Fuzzy S
通过对某厂房内扩能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探讨原有生产线作为类比的合理性,为今后类似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我们对原硝化工房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及职
翻译研究在经历了经验主义方法、语言学方法和文化方法的不同发展阶段之后,于20 世纪80年代进入多视角的综合性研究阶段。至2005年,翻译界的研究者发现,语言学方法应该仍然是翻
个体语言的发展是人类语言演化的缩影,对幼儿语言发展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语言如何从初级结构转化为更为复杂的结构。本文旨在从语言的个体发生学视角,以不同幼儿对同一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