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C-Na自聚集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及应用

来源 :光谱实验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u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振散射技术(RLS)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自聚集作用及其应用.在pH=2.0磷酸盐缓冲液中,取适量CMC-Na溶液,置荧光光度计上以λem=λex进行同步扫描,并用于样品中CMC-Na的含量测定.CMC-Na在强酸性介质中产生自聚集作用,共振散射光显著增强.分析表明CMC-Na在10-200μg·m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3.用共振散射技术研究CMC-Na的自聚集作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不受离子强度、干扰物质的影响.具有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快速,较好的准确度和重复性等特点,可用于样品中CMC-Na的含量测定.
其他文献
采用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Continuous Flow Analyzer,CFA),对泥炭中的全氮进行分析。方法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9%—105%,测试速度是比色法测试速度的15—20倍
分析和比较了玉竹不同器官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 M E/GC/M S)联用技术对玉竹不同器官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个成分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北芪菇中提取水溶性多糖,用Sevage法除蛋白,通过苯酚-硫酸比色法在490nm波长处测定多糖含量。在10—80Lg·mL-1范围内,葡萄糖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
用光谱法研究头孢噻肟钠(CS)和牛血清蛋白(BSA)在模拟生命体生理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特征.结果表明CS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使BSA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利用同步荧光法研究了CS和BSA作
建立了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样中甲基磺草酮农药含量的分析方法。调节水样pH值为4.0后,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25℃下重复萃取两次,萃取时间为15min,旋转蒸
建立了化妆品中防腐剂水杨酸、苯甲酸和山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试样经乙醇和硫酸处理后,由C18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用外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一种简单、低成本的方法制备了单分散不同壳层厚度的Au@SiO2核壳纳米粒子。以结晶紫为探针分子,研究了核壳纳米粒子的壳层隔离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效应与二氧
采用流动注射在线蒸馏法同时测定了水样中挥发酚及氰化物.结果表明:其线性范围在0-100μg/L时,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挥发酚和氰化物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2μg/L和1.0μg/L,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 C-M S)准确、快速测定香精香料中仲丁醇、富马酸二甲酯、咪唑和芝麻酚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15min后,通过Agilent DB-WAX(0.25mm×30m×0
以儿茶素为标准对照品,使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和超微量微孔板分光光度计在500nm波长下测定并比较费菜根、茎、叶和果4个部位原花色素含量。结果表明:费菜中原花色素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