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英语作业有效性的途径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正视英语作业传统形式的不足,可从尊重学生的个性、设置合作性作业、作业要有趣味性、作业评价合理化这四大途径去提高英语作业的有效性。
  【关键词】英语作业;有效性;趣味性;合理化
  在农村小学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条件十分有限。加上家长与学生重视度的不足够,以致学生的英语作业缺乏必要的监管,英语作业自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一、传统英语作业所引发的思考
  (情景一)
  师:今天新学了三个英语字母,每个字母抄5排。
  生:(一脸苦恼,小生嘀咕)又是抄写,已经那么多语文、数学作业了,这些都做不完,再加上英语,晚上又不知道要到几点了。
  (情景二)
  师:听录音读P15-P20三遍。
  学生有的暗暗窃喜,终于不用抄了;有的直抱怨,说都已经会读了,还要听读三遍。
  (情景三)
  师:把今天学到的对话,故事绘声绘色地演一遍给爸爸妈妈听。
  生:爸爸妈妈很晚才回家,怎么听啊?他们又不懂英语的,怎么指导我啊?
  (情境四)
  师:今天没有作业。
  生:(一片欢呼)Miss Liu万岁!
  可见,传统的英语作业形式,往往是抄写、听录音跟读或表演故事给家长看,这些作业一成不变、死记硬背、内容枯燥、形式呆板、观念陈旧,不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再加上自身欠缺约束力,又无人督促,久而久之,英语作业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
  二、提高英语作业有效性的途径
  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特长等特点,设计开放性作业,可以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实现课内外联系,保持英语作业的有效性。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让爱好表演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英语短剧,在练习英语口语的同时发挥其表演能力;让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英语单词卡片的制作,或根据英文意思展开想象进行思考创作;让喜欢音乐的学生对所学的英文歌曲进行简单的创作和套用,利用音乐的特质和自己的音乐特长巩固和促进英语的学习等,能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设置合作性作业
  在学完一篇课文后,可以把学生分成A,B,C(即优,中,差)三个类型,再把他们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中都要有这三个类型的学生,可以让A类学生根据内容制作相关话题的英语海报;B类学生把课文编成小故事;C类学生把所学内容读通顺并熟悉其中文意思。让他们互相合作,互帮互助,最后进行小组综合评价。又如:让各组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根据各自的水平,自由分配角色。这样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一定不会让学困生掉队。
  (三)作业要有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教师要让生动和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重复和呆板的作业形式。如让学生按照学习用品类、交通工具类、水果类、动物类等分门类别制作单词卡,让学生在比较硬的纸上画图,下面或反面写上英语单词。在制作卡片的过程中学生们兴致盎然,又巩固了单词,一举两得。上课时,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单词卡操练单词、句型、会话或玩游戏。老师也可以借用学生的卡片作为教具。再如利用各种节日布置学生制作英语贺卡,用英语写上祝福语如:“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Happy Teachers?蒺 Day!”“Best wishes to you.”等等,并利用“This is for you.”“Thank you!”“You?蒺re welcome!”等进行交际应用。
  (四)作业评价合理化
  书面作业以鼓励为主,听力作业和口语等小组合作的非书面作业,则采取学生互评和小组互评的策略。此外,笔者还为学生设计了一套新的作业检查方式,设计了一张“学生作业动态心系记录表”,由组长在表格上登记好各组学生姓名及各次作业完成情况。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价,各组评选出“英语作业之星”,笔者奖励其5张大拇指贴纸,学期末进行总体评价,笔者发给“学期英语作业之星”奖品,可以是英语字典、英语本子,中英文结合的故事书等。
  三、结语
  在英语作业的设计上,应少布置一些以机械抄写、做题为主的练习,多设计一些形式多样、有层次性的作业。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他文献
摘 要:治理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方式。国家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实践,旨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宣传治理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职能,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也需要治理的理念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交往过程中需要运用治理理念和方式,同时需要关注社会治理环境变化,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在关注、服务治理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宣传与探索并用,通过对治理的独特贡献来塑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独立学
【摘 要】反例的恰当运用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定理、公式和法则的掌握,区别相似的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发散性,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促进教师在业务上的成长。  【关键词】反例;作用;数学教学  目前,我国数学教育过多地重视从正面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无论是教科书中的定理证明,还是教师在讲课时所举的相应例子都是培养学生正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摘 要】现在小学数学教学出现很多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部分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因此希望通过进行“数学生活化”,建立“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富有情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评价标准;小学数学;生活化  有这样的一个数学问题(如下图):衣帽架上挂着一顶帽
【摘 要】借助英语单词教学针对“研学后教”的教学理论,就其“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用实际教学例子围绕“‘研学’学什么”、“‘研学’如何学”、“‘后教’怎么教”三个方面对“研学后教”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论证。运用“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进行单词教学,是真正实现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奴隶”转变成自主高效的“将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在课堂上“翻身作主”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研学后教;方法;学习;自主高效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机制”是由河海大学孙其昂教授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借用心理学的“动机理论”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机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机制”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人的行为动机是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机制的关键性因素,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机制的内涵就必须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机制与动机、思想、情感的关系,同时借助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机制予以激发、引领与稳
【摘 要】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使英语课程能够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换言之英语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以求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联系生活实际的英语教学应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开发联系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语境进行教学活动,营造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氛围,并通过在实际
【摘 要】本文通过针对小学第三学段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班级读书会通过扩大课外阅读阵地、丰富课外阅读的方式、丰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形式、丰富课外阅读的评价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实现真正的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班级读书会;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表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摘 要】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的进行状态而动态形成知识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由于数学概念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小学生学习掌握数学概念是一种复杂的特殊心理过程。以概念课为例,结合学生生成的东西,对生成进行调控、升华、沉淀,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建构知识。  【关键词】生成;调控;数学概念  一、情境引入——原生态生成的调控  数学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
【摘 要】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部分,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以及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可以延伸到课外,校外,甚至国外。越来越多的老师在研究把民间艺术引入到美术课堂,使之成为校本课程资源。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民间艺术,把它引入到美术课堂中使其成为美术课程呢,笔者尝试从课程资源的选择、学习场所的考虑、工具材料的利用、学习方式的运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民间
【摘 要】正面引导教育,在教育学生时坚持用好的思想、好的行为作为指引,去熏陶、感染他们,保持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去引导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朝积极、上进的方向转化。使他们从迷惑中清醒,在逆境中更加坚强,在顺境中脱颖而出,变不利为有利,从优秀到卓越。正面引导不但教育目标明确,能把复杂的道理、繁琐的说教简单化,让学生明白易懂,教育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有效促进良好的性格和情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