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不良地基土的处理和加固问题,本文从不良地基土的种类与特性入手,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了几种实际可行的加固处理方法,并重点论述了不良地基土的施工工艺,得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不良地基土;处理;加固;施工工艺
地基是稳固建筑工程结构,承担建筑工程自身重量的重要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建筑施工人员总是将地基处理作为施工的一大难点,并在具体施工中对其加以了充分的重视。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中常遇到的不良地基土问题,现提出几种相应的、实际可行的地基处理和加固方法。
1、不良地基的种类及其特性
1.1不良地基土的特性与危害
综观国内当前的城市建筑,其在实际施工时总会遇到一些地质条件差,土壤结构不牢固,且稳定性低,安全系数小的土质结构,通常我们将这种类型的土质结构成为不良地基。不良地基在工程施工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极容易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影响的表现形式是:不良地基因受到外界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出现结构断裂或质量损坏,进而导致地基结构的承载性能下降、强度增长延缓等现象。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不良地基土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施工安全性,还有可能产生地基滑动现象,导致整个工程坍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等等。
1.2不良地基土的种类
1.2.1软粘土
软粘土,也可作为软土,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地基土质。相关研究分析,软粘土的形成时间多在冬季晚期,从其土质的分布情况来看,软粘土多由海相、湖泊相等沉积物或冲击物积淀而成,土质偏软,并不利于建筑施工。软粘土是当前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一大难点,可在实际施工建设中为工程埋下无数的质量安全隐患。
1.2.2冲填土
冲填土是一种由水力充填而成的沉积土壤,同样也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基土质之一。冲填土大多分布在沿海或河滩地区,应用于建筑工程时,容易造成工程出现整体性变化,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冲填土地基结构的施工性质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本身性质,包括冲填土本身的质量、性能特点等等。对于冲填土地基结构施工,可通过分析土壤结构、性能特点来确定施工缺陷,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防止其在施工过程中埋下质量安全隐患。
2、不良地基土的处理方法分析
国内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不良地基土的处理多采用置换法,即将土体中原先存在的不良地基土全部挖掘出来,填埋进新的、品质优良的地基土,挤压密实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当然,置换法并不是唯一可行的处理方法,除此之外,预压法、压实和夯实法都能有效加固地基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土体的稳固性,提升其质量与性能。下面对施工中几种常见的不良地基土处理方法进行论述。
2.1置换法
置换法,也作换填法,是当前建筑地基施工中应用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实际施工中,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标准以及施工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应用置换法在处理不良地基土时,若稍有不慎,仍然会在施工中留下一些安全隐患,危及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主要表现如下:
2.1.1应用置换法来进行地基处理和加固时,其首要工作是先利用机械器具将土壤中存在的不良地基土全部挖出来去,然后研究分析土壤表面的不良积土及其缺陷特点,并做出相关总结,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而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便是在挖好的坑内填入性能优良的地基土,并牢牢压实,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应用置换法来处理和加固不良地基土时,要严格掌控填料的质量,做好填料管理。因为填充材料的质量决定着地基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影响着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2.1.2振冲置换法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施工注意事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事。
2.2预压法
2.2.1堆载预压法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施工要点:
a、预压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
b、大面积堆载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土地基的第一级堆载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
c、堆载的顶面宽度应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宽度,底面应适当放大。
2.2.2真空预压法在软粘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用土工薄膜覆盖且周围密封。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随着地基中气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结。为了加速固结,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法,即在铺设砂垫层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达到缩短排水距离的目的。
施工要点:
先设置竖向排水系统,水平分布的滤管埋设宜采用条形或鱼刺形,砂垫层上的密封膜采用2~3层的聚氯乙烯薄膜,按先后顺序同时铺设。面积大时宜分区预压;做好真空度、地面沉降量,深层沉降、水平位移等观测;预压结束后,应清除砂槽和腐植土层。应注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3压实与夯实法
2.3.1表层压实法
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比较疏松的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对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当表层土含水量较高时或填筑土层含水量较高时可分层铺垫石灰、水泥进行压实,使土体得到加固。
2.3.2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
施工要点:
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大面积夯时应按顺序。
3、结束语
在目前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分析,都有其局限性,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前各种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优先选用适合于本工程具体条件、便于就地取材、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又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满足各种施工要求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志飞. 工民建施工中关于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分析[J]. 才智. 2011(34)
[2] 韩占岭,吉天庆. 论工民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J]. 科技资讯. 2011(09)
[3] 崔江. 论工民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7)
关键词:不良地基土;处理;加固;施工工艺
地基是稳固建筑工程结构,承担建筑工程自身重量的重要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建筑施工人员总是将地基处理作为施工的一大难点,并在具体施工中对其加以了充分的重视。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中常遇到的不良地基土问题,现提出几种相应的、实际可行的地基处理和加固方法。
1、不良地基的种类及其特性
1.1不良地基土的特性与危害
综观国内当前的城市建筑,其在实际施工时总会遇到一些地质条件差,土壤结构不牢固,且稳定性低,安全系数小的土质结构,通常我们将这种类型的土质结构成为不良地基。不良地基在工程施工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极容易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影响的表现形式是:不良地基因受到外界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出现结构断裂或质量损坏,进而导致地基结构的承载性能下降、强度增长延缓等现象。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不良地基土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施工安全性,还有可能产生地基滑动现象,导致整个工程坍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等等。
1.2不良地基土的种类
1.2.1软粘土
软粘土,也可作为软土,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地基土质。相关研究分析,软粘土的形成时间多在冬季晚期,从其土质的分布情况来看,软粘土多由海相、湖泊相等沉积物或冲击物积淀而成,土质偏软,并不利于建筑施工。软粘土是当前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一大难点,可在实际施工建设中为工程埋下无数的质量安全隐患。
1.2.2冲填土
冲填土是一种由水力充填而成的沉积土壤,同样也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基土质之一。冲填土大多分布在沿海或河滩地区,应用于建筑工程时,容易造成工程出现整体性变化,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冲填土地基结构的施工性质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本身性质,包括冲填土本身的质量、性能特点等等。对于冲填土地基结构施工,可通过分析土壤结构、性能特点来确定施工缺陷,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防止其在施工过程中埋下质量安全隐患。
2、不良地基土的处理方法分析
国内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不良地基土的处理多采用置换法,即将土体中原先存在的不良地基土全部挖掘出来,填埋进新的、品质优良的地基土,挤压密实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当然,置换法并不是唯一可行的处理方法,除此之外,预压法、压实和夯实法都能有效加固地基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土体的稳固性,提升其质量与性能。下面对施工中几种常见的不良地基土处理方法进行论述。
2.1置换法
置换法,也作换填法,是当前建筑地基施工中应用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实际施工中,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标准以及施工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应用置换法在处理不良地基土时,若稍有不慎,仍然会在施工中留下一些安全隐患,危及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主要表现如下:
2.1.1应用置换法来进行地基处理和加固时,其首要工作是先利用机械器具将土壤中存在的不良地基土全部挖出来去,然后研究分析土壤表面的不良积土及其缺陷特点,并做出相关总结,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而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便是在挖好的坑内填入性能优良的地基土,并牢牢压实,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应用置换法来处理和加固不良地基土时,要严格掌控填料的质量,做好填料管理。因为填充材料的质量决定着地基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影响着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2.1.2振冲置换法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施工注意事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事。
2.2预压法
2.2.1堆载预压法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施工要点:
a、预压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
b、大面积堆载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土地基的第一级堆载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
c、堆载的顶面宽度应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宽度,底面应适当放大。
2.2.2真空预压法在软粘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用土工薄膜覆盖且周围密封。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随着地基中气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结。为了加速固结,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法,即在铺设砂垫层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达到缩短排水距离的目的。
施工要点:
先设置竖向排水系统,水平分布的滤管埋设宜采用条形或鱼刺形,砂垫层上的密封膜采用2~3层的聚氯乙烯薄膜,按先后顺序同时铺设。面积大时宜分区预压;做好真空度、地面沉降量,深层沉降、水平位移等观测;预压结束后,应清除砂槽和腐植土层。应注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3压实与夯实法
2.3.1表层压实法
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比较疏松的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对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当表层土含水量较高时或填筑土层含水量较高时可分层铺垫石灰、水泥进行压实,使土体得到加固。
2.3.2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
施工要点:
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大面积夯时应按顺序。
3、结束语
在目前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分析,都有其局限性,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前各种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优先选用适合于本工程具体条件、便于就地取材、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又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满足各种施工要求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志飞. 工民建施工中关于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分析[J]. 才智. 2011(34)
[2] 韩占岭,吉天庆. 论工民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J]. 科技资讯. 2011(09)
[3] 崔江. 论工民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