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i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作者引用杜甫的《春夜喜雨》,对它进行另类诠释,别有一番深意。
  关键词: 《春夜喜雨》 教育工作 方法手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的《春夜喜雨》知名度不小,尤其前四句更是时常被使用。在此我将把它用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上,对它进行另类诠释,别有一番深意。
  一、好雨知时节
  这本是说及时雨能给农事带来好处,又在春天且是晚上,说明夜雨之“好”。
  教育学生也应“好雨知时节”。教育本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要消耗许多的人力、物力、精力。若不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则不但消耗掉许多资源,收获的是劳而无功,甚至是反作用效果。故“知时节”,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学生思想、行为动态。
  对好的思想、行为要及时予以勉励、表扬,使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发扬光大,成为恩泽集体的“及时雨”,从而形成众人皆喜的局面。一次,一位学生拾起地上的半支粉笔放进讲台上的粉笔盒,这本是极其普通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行为,但我抓住机会做起了“文章”:感谢你的伟大行为,你拾起的是粉笔,节约的却是资源,你付出的是举手之劳,收获的却是美好的德行。从此,该学生时时处处都有良好的行为,很多同学也受到感化,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对不良思想、行为要及时给予引导、化解,使其消灭在萌芽状态或事发的早期。教师不能认为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是小事一桩无足挂齿而放之任之,忍小会乱大。
  若教师做到了统观全局、时刻关注且“及时”,就该是“好雨知时节”了。
  二、当春乃发生
  这原意说“好雨”似通人情,发生在人们迫切需要之时。
  教育也要看对象、时间和场合。这如教学应“不悱不启,不愤不发”。教育工作在统观全局、时刻关注的前提下,对许多的“好”、“坏”事并不能“一刀切”。因为各种事情都有其不同的原因,其对象也各不相同。教师对事情、对象作全面的调查了解后,经过深思熟虑,再找合适的时间、场合,根据不同事情、不同对象采取各种灵活的措施。
  一次课堂上,某个同学突然说了一句粗话,我当时很气愤,很想训斥他,但偏偏找不到“凶手”,我极力冷静,继续讲课。下课后,我将几个较有嫌疑的学生一个一个地叫到办公室问话,并做好记录,以示严肃。通过这种灵活的措施,最终解决了问题,教育了学生。
  表扬也并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地表扬,不但起不到鼓舞和激励的作用,反而会使教师的威信下降。若是批评,更不要随口而出,随处批评,一定要审时度势,批在当批之时。此谓“当春乃发生”。
  三、随风潜入夜
  这句话是说春雨似要给人们以惊喜,选择在夜间飘落,且是悄悄进行——“潜”便是生动的写照。更妙的是春雨借助春风,使自己变得轻盈洒脱。
  教育也要借助诸多方法和手段,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使它有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
  对于表扬,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但也并非“油多不坏菜”,一定要掌握适量、适度、适时、适宜的分寸。适量就是指表扬的次数要控制,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以防过犹不及。适度指的是表扬应该准确,讲究分寸。表扬基调,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该高却低,就不能激励先进,发挥典型示范的效能;如果言过其实,就会贬低表扬的价值,致使吹捧、华而不实等不良风气产生。适时是指表扬要及时,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此谓趁热打铁。及时且适度的表扬往往是促进后进生转变、前进的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为好学生的欲望,教育就应该让教育对象“找到我是好学生”的感觉。受到表扬的学生不会变坏,因为表扬能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一个有信心的学生一定会努力向目标迈进,追求自我肯定,一个有自尊的学生定能稳健成长,适应环境。适宜是要求表扬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只要表扬能促进学生改过自新,不断进步,就是可取的、成功的。
  对于批评,可用:1.微笑暗示。这实际上是动之以情的批评方法,常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的细微的违纪行为或偶尔为之的过错。2.表扬反衬。实质是表扬优点和长处,反衬缺点和不足,营造积极进取的心理气氛,促使学生转入正轨,赶超先进。3.商讨提醒。这要求教师在学生出现不良表现时,不单纯居高临下地大声训斥,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其商讨,使其认识错误,这比以势压人更能为人所接受。4.沉默责备。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教师微露不悦,沉默不语,都会使学生感到心理压抑,领悟到教师内心的不满和责备。这种批评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还可用故事感化、幽默感召,也可用温柔的惩罚……方法、手段之多,不一而足。
  方法、手段不是死物,巧用才能智胜。几年前,我为了劝同学们不要吸烟而在课堂上引用了别人的妙语:“吸烟有很多‘好处’……第一,吸烟引起咳嗽,夜半尤剧,这样小偷不敢来偷你的东西。第二,吸烟导致驼背,可以节省布料。第三,可以演包公。从小开始吸烟,长大后脸色黄中带黑,演包公不用化妆。第四,永远不老。吸烟的历史越长,寿命越短,当然永远也别想老了。”未料,一位“年轻的老烟枪”课后来到我的房间,我还未招呼他坐下,他就说:“老师,你说话很绝妙!”我会心地笑了。善借“他物”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四、润物细无声
  春雨的飘落达到适时、适度,且伴随春风,故能取得恰到好处的效果,所以“喜”人。
  教育于此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前三步做好了工作,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是说教师只有审时度势,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学生才会感到老师的教育和关爱温暖如春风,温润如细雨,自然会悄悄改正错误,走向完美人生。虽说有顽固如石者,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润物细无声,既是教师的重要工作方法和手段,更是艰苦工作后令人欣喜的局面。如要培养学生说话要有感情,教师自己说话时必须有感情,这是方法和手段;长此以往,近朱者赤,学生在熏陶中受到感染,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欣喜的局面。
  世事如棋局局新。学生在变,教育方法和手段也不应是僵死的教条。教育不是短暂的工作,而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虽说不是你个人的力量所能完全控制的,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花烂漫的时节,你将在丛中笑。
  参考文献:
  [1]王晓平.教师的语言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
  [2]陈涵平.教师言语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9.
  [3]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教育研究院.新课程研究.2009.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国家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技术老师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机遇。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老师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技术支持者”的角色,实现从“技术支持者”到“教学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成为新时期中小学教育技术老师彰显其价值的关键。“教学促进”是其运用教育技术的本质要求,针对从“技术支持者”到“教学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技术支持者
我们正处于一个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与学科教学活动的整合中,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辅助作用,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把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到学科教学过程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提高教学实
摘 要: 菲利普·拉金是二战之后英国诗坛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运动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拉金以其诗歌的独特魅力终结了现代派诗歌在英国的统治,坚守了英国诗歌的传统,对英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从拉金诗歌Self’s the Man的解析及本诗中反讽的运用出发,揭示出拉金诗歌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 运动派 爱情观 婚姻家庭观 反讽  一、菲利普·拉金的简介  作为运动派诗人的领袖人物,菲利
摘 要: 大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加强对党员发展的过程控制,从党员发展的程序上严格要求,规范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及其到转正的各个环节,通过规范制度、创新组织形式加强大学生党员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党员发展的科学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党员综合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素质教育 淮海工学院  大学生党员是国家的栋梁,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同时也是党的新生力
摘 要: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之一。在小学高年级开展写作教学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活用教材、开发课本资源的表现。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合理选材,设计面向全体的写作任务;其次要由易到难,降低写作难度,加强写作指导;最后要通过多种写作形式,实施写作教学。  关键词: 五年级英语写作教学 活用教材 优化写作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之一,它要求学习者不仅能理解他人的语言,还能用恰当的词
摘 要: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是教育者的悲哀。学校德育要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塑造人格”的使命,就必须针对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调整,使它更贴近实际,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德育教育 塑造人格 新途径  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往的学校德育,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
在我国的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内容与物理课文中的参照物知识有着一定的联系。  首先来看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意境开阔,气象雄伟的诗,暗含着物理学中参照物的知识。青山“出”说明青山在运动,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诗人走来,可是山为什么会运动呢?很显然,这里是因为作者选取了“帆船”作为参照物,才感觉到山是运动的。  再看下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会运动,是以文
一  2011修订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用了大量的篇幅,从写字教学的内容、要求、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我们先来看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的阐述:  在总目标中,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在年阶段目标中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
说课的内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合并同类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的加减是今后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方程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而合并同类项既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学习整式的加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因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同类项的定义,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摘 要: 对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外作业设计,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作业设计体现精炼原则,保持作业容量适中;作业设计体现开放原则,提高思维创新能力;作业设计体现分层原则,满足学生差异需求;作业设计体现拓展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课外作业 设计原则  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整个教学活动向着高效、自主、精炼的方向发展,对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