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个性化阅读,让语文教学绽放七彩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6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探索,对实现条件以及如何实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愉快的、充分的、探究的阅读态度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前提、保证和关键,并对三种态度的实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愉快阅读;充分阅读;探究阅读
  生活需要七彩阳光,那样的生活才会多姿,语文教学需要七彩,那样的语文才会精彩;教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老师和学生都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人,教学没有既定的程序、轨迹,有的是个性化的行为,有的是随机产生的思维的撞击,有的是始料不及的“特色”表现……语文教学需要个性化的阅读。
  一、愉快的阅读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前提快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学生在知识的瀚海里遨游;快乐又是潜在的学习动力,能使学生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
  愉快的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醉于书间,沉于文字,在热烈的学习情绪中,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究,个性在其间酝酿。语文课堂上愉快的阅读能像磁石吸针般地吸引学生忘我地投入,使其潜能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语文课上我总是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愉快的阅读中开始学习。如教学《天鹅的故事》,课前我让学生欣赏美丽高贵的天鹅的照片,学生情绪高昂,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对文章产生了浓厚而愉快的阅读兴趣,这为后来课堂上学生精彩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奠定了基础。
  二、充分的阅读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保证个性化阅读的精彩,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与文本思想情感产生共鸣的结果。激起了浓厚的兴趣,还得有充分有效的阅读时间的保证。只有拥有足够的阅读时间,学生对语言文字潜心涵泳,体会品析,才可能实现个性化阅读。通常,在初读课文时,学生会产生一些直觉思维,产生一些疑惑,对文本产生一些似是而非的感受,这是阅读时的正常现象。此时教师若作任何讲解都将徒劳无功,都容易以“一元”压制“多元”,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走进课文,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与文本进行直接、深入的对话。在琅琅书声中,在静思默想中,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将被唤醒,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才带有个性色彩,在切己体察、悉心涵泳中,会产生新的独特的感受和深切的体验。此时的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其脑海中将越来越清晰,学生将会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学习老天鹅破冰的文字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中的文字(即第5小节),然后画出最能感动自己的词语或句子,并想想为什么,学生在至少3~5遍的阅读之后开始圈画词语或句子,此时,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发言交流,圈画好后,我再一次要求学生读画出的词语和句子,思考:它们为什么打动你?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经过如此反复的阅读,老天鹅破冰形象与精神已深入学生心灵。他们的回答也精彩纷呈、彰显个性。有人读出了老天鹅破冰用力之重;有人读出了老天鹅破冰的决心之大;有人读出了老天鹅的毫不犹豫;有人读出了老天鹅的勇敢无畏;有人读出了老天鹅的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充分的阅读,为这一切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探究的阅读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关键“学贵有疑”,只有有了疑问才会有探究的愿望与动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与探究氛围,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地阅读,个性才能得以凸显,而不是千人一面,人云亦云。
  如教学《一路花香》,在解析文中好水罐与破水罐的特点时,学生一致认为好水罐很骄傲,因为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其实,当时学生在没有深入探究的情况下,普遍认为好水罐的骄傲是一种自满的情绪。于是,我问学生:这里的骄傲什么意思?你是如何理解好水罐的骄傲的?学生被我一反问,顿时陷入沉思。我抓住时机,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带着问题,研究性、探索性地去阅读,去思考,去领悟。学生经过再次探究性的阅读,纷纷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好水罐也许会是自满式的骄傲,因为自己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家,而瞧不起破水罐;但也许也会是自豪式的骄傲,因为他总能出色圆满地完成主人交给自己的任务和工作,又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感到自豪呢?我不禁为学生个性的理解而拍案叫绝。
  阅读本就是个性的行为,追求个性化的阅读,展现学生真我,都会让语文教学绽放七彩。
其他文献
中耳系统感染引起的炎症病理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中耳黏膜的免疫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者就黏膜免疫、细胞因子在中耳炎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中耳
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精心设计实施策略,让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让知识更好地在互动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  映学生学习情况,教师了解、  评价学生的重要途径,也是师生思想感情交流和知识教学互动合作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作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  我们该如何改革作业,提高评价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善待个性差异,遵循因材施“作”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是不一样的
目的:探讨孕兔使用可卡因对新生小兔大脑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长耳白孕兔作为观察动物,随机分2组;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使用盐酸可卡因,用生理盐水稀释为5 mg/m
前锋区地处华蓥山中段西侧,稻田多分布在中丘窄谷或中丘中谷间,地势低洼易积水,多冷浸泥烂田,泥脚较深。这种冷浸烂泥田占全区水稻面积的60%左右。提出了推广水稻旱育秧半旱式栽培
摘 要:新课程要求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及行为进行改革。本研究重点分析了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教学手段应用不恰当、教学活动过于形式化、学生参与力度不足、理论转化为实际不到位等,为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紧密结合新课程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际,探索提升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对现行教学制度以及方
新基础教育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理解,笔者也常常想,我们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呢?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学生在课堂上的分分秒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发展史。教师是引领、鼓励、指导、扶助学生走上读书之路的人。快速阅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阅读方法,把速读应用到课外阅读之中去,尤其是把快速阅读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