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放的课程资源 在语文课中绽放光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放”、“有活力”,是我们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境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进行再创造,让学生在开放、立体的大环境中学习、发展。是我们的新举措,要超越教材,构建有活力。丰富的,充满魅力的人文课堂,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的。
  【关键词】开放 课程资源 绽放光彩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基本理念之一。“开放”、“有活力”,这也是我们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境界。然而,综观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一本薄书、一节短课,一间教室及一成不变的师长角色,使语文课堂显得封闭而毫无活力。为此,我们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进行再创造,让学生在开放、立体的大环境中学习、发展。那么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得到语文课堂更生动呢?
  一、超越教材,构建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新课程强调重新认识教材的特征,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因此,教师必须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是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既遵循于教材,又不囿有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
  1、“用教材教”与“教教材”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是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老师只关注教材中的知识点,把教材看作“圣经”,不得越雷池半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用教材教”的老师十分重视挖掘教材资源,进行拓宽、延伸、知识建构等,活用了语文,使教学完成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态势,力求让学生学得更广博、更创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学好教材,超越教材,打破教材作为这一课程资源的观念,要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2、利用教材文本,提供学生感悟、体验的空间
  以往课程只强调课程知识静态的一面,突出课程文本,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但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把课程等同于教材的观点是不恰当的,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教育应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当学生用情感领悟着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染着学生的情感。
  二、体验生活,构建丰富的语文课堂
  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课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1、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
  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可以让学生听讲座、逛书店、泡图书馆、看展览、练书法、学篆刻、赏文物、观话剧、演小品、吟诗词、作演说、编刊物、搞调查、作采访、乃至组织旅游,总之,要引进生活的“活水”,观察时代的“风云”。
  2、在校园文化中熏陶情感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也为学生语文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空间和载体。关注校园文化、品味校园文化,带给学生的将是无尽的语文养料。那一块块标语牌,本身就是语言的精华所在,引导学生感悟将会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精练性与表达力。一处处名人名言,催人奋进,发人深思。一条条文化长廊是语文知识的海洋,引导学生在语文世界里遨游。
  三、塑造教师,构建充满魅力的人文课堂
  教师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是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典范。如特级教师窦拉梅那激情洋溢的课堂引导,王崧舟那充满诗意、饱含哲理的课堂语言,无不把学生带入那蕴藏着无限自由和生命的丰妙的语文世界,学生倘佯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享受到生命的愉悦。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本教科书,让学生受用无穷。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用自己的情感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在带领学生感受地球被破坏,资源被疯狂占用后,王老师充满激情地说:“母亲是这样的无私,这样的可爱,而她养育的儿女却是这样的对待自己的母亲。伤心啊,伤痛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心情,王老师知道读完这篇课文后,没有一个同学高兴得起来,快乐得起来。你的心情是复杂的、沉重的,再到文章中的字里行间去找一找,究意是哪些文字、哪些叙述使你產生了这样的心情,请在这些地方划下你颤抖的线。”此刻教师对地球母亲的真挚情感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在这种情感的激励下,再次潜入文字,沉浸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凭借,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课程资源。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堂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使学生将教室里学到的向家庭迁移、向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展,教师只有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资源,突破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局限,使学生在生活的大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获得潜在的文化功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数学的应用价值在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是学生听懂了,记住了,就能解决问题,形成能力,而只有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才能够运用自如,而“悟”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本文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了四点做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问题情境 合作交流 兴趣 能力    北师大版初三(上)数学第一章过关测试卷中,有一道选择
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几种几何图形变换,平移,旋转,对称。而这三种变换贯穿于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之中,我们用平移、旋转、对称解决了四边形的性质,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等问题,对图形性质的理解带来了方便,但在具体题目中用旋转,平移、对称解题却遇到很少,有的同学对这样的题目束手无策,感觉比蜀道还难,如果我们多找几个例题认真研究总结,会发现它解决问题的规律,得到一些重要的方法和技巧,而对几何图
[摘要]新课程倡导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从直观和容易引起想象的出发。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数学。  [关键词]现实生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课程倡导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之中,把握数学结构的本质,撷取其中鲜活的,富有想象的原型,从中提炼,构建数学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亲切和数学智慧的心理,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营造真
一. 引言  长期以来,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整个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在历年的高考中,阅读也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完型、阅读占英语单科总分的46.7%)。而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最终导致了在考试中对文章不理解,从而造成失分。究其原因,是由于词汇学习未能得到学生的充分重视,而且学生也缺乏必要的能力训练。但事实上,“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Rivers,1983);且“高中学生已
一、对高中生物学科研究性课题的认识    在生物教学中设置研究性课题有什么意义?生物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从研究性学习开设的目的来看,无论是生物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课程部是为了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在班主任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自身不成熟、对成人依赖性强的特点,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影响,适宜的评价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效果,不论是鼓励性的还是批判性质的,虽然出发点都是为了帮助学生,但是什么时间,对什么样的学生说什么样的事隋达到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注重每个学生,只有重情重理的进行学生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班主任就是学生的第二家长。每一名学生的童年、少年这段人生最美丽的时光,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他们每天都和班主任老师相依相伴,学习生活,视班主任如益友,当知己,只渴望在校园里学习知识,学会做人,茁壮成长。许多学生都把关心呵护他们的老师比作自己的家长,这也容易看出老师在学生成长途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当了十多年班主任的我,对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更是感受颇深。班主任虽然对学生没有生
【摘要】面对中学化学教育改革的形式,作为一名教师,认识新课改的目标,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理念,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新课程 实验教学 探究 发展    中学化学教学是以物质为载体,以实验为基础,以规律、原理为中心展开教学,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可见,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确认识化学实
【摘 要】本文选取部分泉州市中学学校网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收集各个学校网站的网络教学资源、宣传校园文化、德育教育模块的内容信息,分析目前中学学校网站在内容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学校网站内容建设的建议,提高学校网站的效益,使中学学校网站更好地服务于中学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中学 学校网站 网站内容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信息传播媒体,深刻影响了中学的教育
【摘要】在这篇文章中,我列举了几个与中小学数学有关的趣味话题,分别让我们了解数学推理的趣味性;数学符号的趣味性;运算中有了常数的趣味谈;数学游戏的趣味性;龟兔赛跑的趣味故事等等,从它们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是一门“好玩”的学科,我们真的可以“开开心心学数学”。  【关键词】数学 趣味 话题  数学是什么?  老师们扼腕长叹:数学可能是最难教也是最难学的课程!的确,在中小学里爱好数学、成绩好又学得比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