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斗牛”?不,一片心灵牧原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ctq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486
  一、案例情况简介:
  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就是要面对一个个鲜活且个性的生命体。即使我们教一辈子的书、所教学生无数,尽管他们都是小学生,都有着看似相同的问题,或乖巧文静、或乖张调皮、或性情急躁……但每一个孩子都是他自己。
  我今天讲述的这个个案,是我十几年教学生涯中印象颇为深刻的一个孩子,小名叫做子涵,五年级学生,是班里一个个头偏高、身体胖胖的男孩儿,脸上分布着少年维特特有的几点雀斑。他是班里的一只“小斗牛”。
  “小斗牛”的第典型性格特点是“易怒”——有一次和同学玩,别人和玩笑着说“子涵你太胖了,跑不动。”他一下怒了,动手就打人,口中还喊着“我要杀死你”之类的怒语。这个行为让开玩笑的同学始料不及。
  “小斗牛”的第二个特点是“不选择原谅,而是以牙还牙”——同桌把他的笔用坏了,他就要把同桌的笔也弄坏,向他道歉,他也不会原谅,子涵的原则是“他弄坏我的东西,我也要弄坏他的”。
  “小斗牛”最“牛”的人际交往原则是“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老师也不能批评他,上音乐课不能按时进音乐教室老师说不得;上体育课不及时站队、不愿意跑步,老师说不得;老师一批评,子涵就恼。作为班主任的我去调解教育,“小斗牛”振振有辞:老师就是不喜欢我,总挑我毛病,所以我不喜欢上他们的课。所以慢慢地音乐和体育课时他就开始逃课。
  “小斗牛”也有柔软的地方:有时候很想和同学玩儿,主动找同学们聊天、有时还送给同学们小礼物、借给同学文具,可是同学们还是疏远他;有时候很想离老师近一点,得到老师的认可,他会在下雨天及时给雨中的老师撑伞,顺便要炫耀一句“老师,我是不是很有先见之明”。
  但总得来说,“小斗牛”孤单、寂寞、不快乐的时候多。随着年级增长,他渐渐变得孤僻,不爱学习、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小斗牛”需要帮助,学习驾驭自己的情绪,树立良好的自信,建立舒适的人际关系,从而走出孤僻圈,融入大集体。
  二、背景资料及分析
  1.原生家庭情况
  了解一个需要心理支持和帮助的孩子,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他的原生家庭。因为那里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额根源。我了解到:子涵从小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祖父母的养育方式是“溺爱”,老人从不舍得让孩子哭,“要什么给什么,想怎样都依你”,这样形成了子涵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导致子涵幼年时期缺少父母的爱,尤其在2岁以前,母亲角色的缺少使在他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未能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学生父亲脾气急躁,父子之间语言沟通少,对子涵教育以方式责骂、体罚为主。
  2.班级人际关系情况
  孩子在原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是他走入社会建构人际关系洗的模型。
  小涵和同学的交往模式,受到原生家庭影响很大,他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处模式,与同学交往也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融入集体生活。父亲脾气暴躁有暴力倾向,小涵也会受到影响,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动手打架。儿童在幼年时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和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任何一个糟糕行为背后,都有其正当的需求”。从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五层次来看,这只“小斗牛”缺失了“亲情、友情”的社会需要,“自我尊重、被他人尊重、信心、成就”的尊重需求。子涵愤怒、和攻击他人的背后,隐藏着对两种需求的渴望。而这两种需要又是构成一个人自我实现不可或缺的基础。
  三、辅导目标及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辅导子涵的个案目标制定如下
  (一)近期目标:
  1.帮助学生明确可行的技能目标和学习技能的方法,促进学生聚焦具体行为“发现好事,表达好事”“创造好事”,进而逐步建立积极心理动力。
  2.帮助学生争取来自家庭、学校和班级的支持者,形成家、校、班级合力。
  3.凝聚支持力量,陪伴学生按照约定坚持完成技能学习,进行行为改变的积累。
  (二)遠期目标:
  1. 通过支持学生学习技能,促使其在行动实践中,构建自我认同系统。【建构自我认同,建立健康心理的基础】
  2. 通过组织家、校、班支持者共同支持学生学习技能,帮助学生初步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构建,建立良好人际非关系网络】
  3.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逐步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改善人际关系、融入集体生活。【形成健康的心理能力和意志品质】
  四、个案辅导
  一只“小斗牛”?
  不,一片心灵牧原。
  ——儿童技能教养法--把问题转化为技能
  (一)谈话——赋予一个使命
  和孩子谈话,尽可能氛围轻松、有趣,最好不带教化的痕迹,让心理辅导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子涵,有件事情,你可以帮忙吗?”
  他先是有点愣神儿,然后迅速反应“嗯!嗯!可以,老师!什么忙?”语气坚定,略带兴奋。
  “我们班需要一个‘好事儿报告员’每天向大家报告班里和学校里的一件好事儿,你可以来做吗?”
  “‘好事儿报告员’是什么东东?为什么?”
  “因为听了好事儿可以开心,开心是健康的良药吗。”
  “您说的好事儿,是什么样的事儿,我去哪儿找?”
  “比如现在,子涵同学很乐意地帮郑老师的忙,就是好事儿啊。”
  “哦,那我怎么报告呢?”
  “来,你试一试,把这件好事儿向我报告。”
  “啊?”子涵有点难为情。在我的鼓励性下,他还是顺利预演了“报告好事儿”的具体做法。“报告老师,我发现了一件好事,子涵同学很乐意把您做事。”
  我们约定,从明天开始,每天下午放学前5分钟由子涵来报告他发现的好事儿。连续做到7天,子涵将获得2个特权和一个神秘礼物:A.指定下一位“好事报告员”;B.升级为“好事创造师”。   【子涵的“在班级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个案辅导,由此开始。】
  (二)寻找支持者——初步建立支持系统
  在賦予子涵“好事报告员”这一使命的第二天早读时间,我在全班同学中宣布了此事。同学们反应不一,有的不以为然,脸上的表情是:怎么让他来做这件事?有的不发言,表示默许。还有几个跃跃欲试地举手:“老师,我!我也想……”
  我告诉大家,由子涵同学开始尝试这件事,喜欢做的同学都有机会。为了把这件事情做好,子涵需要几个支持者,就是相信他可以做一名“好事报告员”,并愿意为他提供“好事儿信息”的人。郑老师做子涵的第一个支持者,还需要5名同学,谁愿意来?我请子涵在举手的同学在邀请了5名同学做他的支持者。我们6名支持者每个人给出一个支持子涵的理由:
  1.郑老师:子涵是有先见之明的学生,他下雨天会提前准备雨伞,雨伞还帮到过我,所以我相信子涵可以做好“好事儿报告员”。
  2.王泽正:子涵上数学课经常举手回答问题,数学老师还表扬过他。所以我相信子涵可以做好“好事儿报告员”。
  3.赵奕翔:有一次子涵送给了我一沓卡片,他有时候是很大方的。所以我相信子涵可以做好“好事儿报告员”。
  4.高泽明:子涵的声音洪亮,举手发言的时候能说得很清楚,所以我相信子涵可以做好“好事儿报告员”。
  5.王鹏:我们俩住一个小区,我看见过子涵帮他奶奶倒垃圾,他是尊敬老人的。所以我相信子涵可以做好“好事儿报告员”。
  6.石卓:午读我管班里纪律,有时候让他认真看书,子涵还是比较配合的。所以我相信子涵可以做好“好事儿报告员”。
  当听到六位支持者的支持理由的时候,我看到了子涵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舒展。
  【由支持者大声说出来的支持理由,会给到子涵力量,这是社会支持系统在发挥作用】
  (三)发现好事,报告好事——让一件有能量的事情,填充孩子无聊的时光
  子涵前四天非常顺利地报告了好事:
  第一天:英语老师表扬了我们班同学朗读的声音整齐洪亮。
  第二天:午读秩序比前两天安静,没有同学被罚站。
  第三天:美术老师说我们五5班今天上课纪律非常好。
  第四天:大课间上操的时候,我们班的队伍比较整齐。
  这四天里,子涵同学因为忙着找班里的好事,竟没有与任何同学和老师发生以往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第五天的时候,子涵似乎找不出班里的好事儿,或许是因为中间隔了周末,也因为当天没有哪个老师表扬五5班的哪个方面……反倒发生一件因为子涵体育课上跑步偷懒被被老师批评的事,子涵的“斗牛”老毛病又犯了。
  分享好事儿的时候,有些尴尬。这个时候我请子涵的其他5为支持者帮一帮他。他们也表示为难,因为确实没有哪位老师表扬五5班。
  我启发大家,好事儿并不一定局限于此,比如某件事情好的发展或某位同学令人喜悦的变化都是好事。
  小班长石卓(子涵的支持者之一)发言了:今天体育课上子涵是因为少跑了一圈被老师批评了,上一周的体育课子涵是因为逃课被老师批评。我觉得子涵是有进步的,是一件好事儿。
  支持者石卓的这个好事报告,悄悄改变着子涵“一切都是别人的错”的最“牛”人际交往原则,也悄悄改变着同学们对子涵的看法。
  第六天的好事报告是:子涵发现某位同学的口算成绩提高了一大截。
  第七天的好事是:今天的体育课上没有人被批评,体育课上得很顺利。
  子涵在第七天的晚上,得到了爸爸的一个拥抱。爸爸是这样说的:“听郑老师说你完成了7天的“好事儿报告”,给班里带来了好多正能量。爸爸可以抱一下你吗?”当天晚上我得到子涵爸爸的反馈,子涵开心的像跳着“耶!”起来。
  第八天,子涵把“好事报告员的”特权转给了支持者王鹏,他自己升级为“好事创造者”,又开始新的一轮使命。
  虽然子涵偶尔还会“易怒”,但时间短多了,频率少多了,班的那只“小斗牛”好久好久没有出没。
  五、总结反思
  本案例中我的收获与不足:
  从儿童的角度来看世界,用近似游戏的方式指导孩子们克服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将家长、学校和朋友都带进来,形成一个积极正向的、帮助孩子学习技能的氛围,既能够改变孩子,又能够改变孩子身边的环境,在班集体里面构建一片心灵牧原。
  但这个过程是慢的,它不会立竿见影。 我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改进干预策略。
  本案例给我的教育启示: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自由、接纳的环境,用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力量持来帮助孩子就是很好的疗愈方法。
  ——让孩子自己来!我们负责创设环境和条件,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去行动、去改变。
  下一步的打算:
  在班集体中不断创设类似“好事报告员”“好事创造师”的岗位,用正向的行为引导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自主构建健康的心理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班集体中营造积极、友爱、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氛围,为学生身心成长护航。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当前教育也倡导个性化、创新化教育,推动着教育体系不断改革进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表明要重点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学生无限的潜能和创造力,通过教师多样化的引导,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围绕学生本身,鼓励学生思考、质疑、创新,逐渐培养成一批有新头脑、新思想的实践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期刊
摘要:欧姆定律中“动态电路”问题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是“动态电路”问题又是物理考试中的重点问题,占据的分值也较高,需要学生和教师重点关注“动态电路”问题的学习。所以在物理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本文基于这一观点,先简单说明解题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后重点分析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动态电路;中学考试;串并联
期刊
摘要:在备课《11-20各数的认识》的过程中,查阅了很多的资料。笔者发现,计数单位“十”的出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古人计数”的情境载体。二是以生活中10个一包或者一捆的商品为素材。对于数位和计数器的认识,很多老师都是用讲授法直接告诉学生。笔者认为,对“十进位值制”的理解是数认识的核心,而“十进位值制”可以理解为计数单位和进位法则(满十进一)的高度统一。综上,引发了我对这一部分内容的一些思考。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小学少先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加强少先队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必须注重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少先队员良好的道德素养,满足少先队员全面发展需求。为此,人们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活动中,挖掘地方美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知识,提高少先队员的家国情怀,从而促进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少先队;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时故意设置问题陷阱甚至是错误来唤醒学生、激活课堂,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以王君执教的《狼》为例,从错读、错画、错译三个层面展开介绍,意在展示换一种方式进行文言文教学突破的妙处。  关键词:问题陷阱;错误资源;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488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承担多种教育功能。但文言文教学又一直存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之一,而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其中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不仅影响了初中生的语文整体水平,对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教师在课堂中除了应该教授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外,更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如何阅读的能力,因此这是教师目前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提高对语文基础性知识教学的重视,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拼音教学活动,重点开发小学生对拼音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拼音学习质效,为其日后对语文知识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本文将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背景,主要阐述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地位,重点对有效小学低年级拼音教学的有效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拼音教学;小学语文;意义  中图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498  教书几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作为老师,“教书”只是本分,“育人”才是园丁!而育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像艾斯奎斯在书中写的那样:帮孩子树立持之以恒的自信,并讓其受用一生!  一个周末的早上,老公坐在电脑旁看新闻,我全身大汗的打扫卫生。忽然老公对我说:“老婆,我上辈子得敲坏多少木鱼才把你敲到我家呀!"我当时楞在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494  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前,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了《面积与面积单位》、《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如果说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所有面积公式的老祖宗,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则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这是转化的开始,是学生在“转化”意识驱动下剪拼方法的初次尝试。  若想顺利完成初次转化,一定要牢牢抓住方格的作用。也许有教师会认为数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學习科目,但是在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进程中,枯燥的课堂与乏味的讲授让学生“望而生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准之下,对初中数学有了全新的定位,要求初中数学课堂展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维。因此,在新时期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优化教学课堂,重新认识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形成崭新的教学思维,转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进程中的探索,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促使初中数学课堂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