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璞玉变美玉的磨课研修历程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87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9日徐桦君工作室成员齐聚嘉兴高级中学,开展了一次丰富而充实的语文教学研修活动,活动还特邀了嘉兴市语文教研员沈建忠莅临指导。此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徐桦君名师工作室”成员王建君老师备战第五届“中语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助力。
  研討主题
  长文短教下的文本细读
  长文短教,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篇幅长的课文,教师要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抓住其重点段落或文本的核心价值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曾就“长文短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无论怎样处理,无论运用什么手法,长文短教都重在一个‘短’字,这个‘短’字,又主要表现在‘点’上。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选点’。”这一观点阐明了教师在教材处理上的正确做法。而课堂教学涵盖教师、文本、学生诸多方面,因此,要想真正实现长文短教,除了处理好教师与文本的关系之外,还必须处理好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等多种关系。
  课例呈现
  本次研修活动首先是由工作室成员王建君老师执教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篇幅长,又是名著《巴黎圣母院》的节选,因此,在处理教材时就必须要“化长为短”,对“长文”进行合理的“短教”。
  王老师通过生动的情境导入,以“命运”一词入手,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再通过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和重要情节的分析,灵动切入课文的重难点,带领学生在作者雨果的美丑世界里流连驻足,最后在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中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真善美的动人魅力。王老师激情昂扬、刚柔并济的教学风格受到了前来观摩听课的嘉高语文组与嘉高实验语文组老师的一致好评。
  但是,课堂的导入环节出现了较大的问题。王建君老师的课堂导入是由白雪公主、青蛙王子、丑小鸭、美女与野兽四幅漫画导入,旨在让学生找出其中美丑的鲜明对比,从而对文章主旨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但由于大赛组委会关于赛前能不能与授课学生见面及布置预习作业未作明确说明,因此,上课思路、授课流程均按照没有课前预习环节来设置的。由于学生对文章内容一无所知,自然也很难捉摸到老师的导入用意,原本想用一分钟时间激趣导入,创设积极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最终变成了冗长的揣度老师用意的乏味过程,之后授课内容推进也显得极为艰涩。
  集体评课
  课后,徐桦君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徐桦君导师的主持下,以王建君老师的这堂公开课为课例,进行了主题式评课。郑军亮、孙凯、姚若丰、范萍四位老师紧扣“外国小说欣赏如何有效做到长文短教”这一主题,指出有效的长文短教,就是要明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抛开旁枝末节,直入教学目标;朱瑜冬、严涛、吴守宇、王丽四位老师围绕“长文短教如何兼顾文本细读”这一主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强调对文本的细读不仅要“细”,更要注重“深”,以体现高中语文的思辨性;冯菁焕、张蓉芳、沈霞红、顾叶斌四位老师围绕“似《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样的节选小说课堂教学有没有向原著延伸的必要?有的话,怎样延伸?”这一主题,各抒己见,明确节选小说要不要向原著延伸,具体要看是否紧扣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益;沈晓芳、赵云霞、印春娟、杨伟民四位老师的评课主题是“这节课如果让你上,你会有怎样的与王建君不同的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四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别谈了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文本拓展等方面的心得。
  名师指津
  最后,徐桦君导师做了总结:一堂好课,要能体现教师的个人特色,让教学设计“亮起来”,要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课堂氛围“活起来”。而既要做到长文短教又要落实文本细读、确实很考验教师功力。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如下几组关系:
  ◎ 落实生本对话。水须有源,木应有本,课前学生必须要有预习。
  ◎ 注重师本对话。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对文本挖掘深入,方能轻松驾驭课堂。
  ◎ 确定核心价值。文本价值往往具有人文特点,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具有统领性,便于上升为“类概念”。抓住核心价值,方能纲举目张。
  本次工作室的研修活动收获颇丰,徐桦君特级教师工作室所有成员都参与其中,通过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的方式,群策群力,开拓思路,是一次严苛的磨课经历,也开辟了一条璞玉变美玉的磨课研修之路。而王建君老师最终获得第五届“中语杯”全国课堂大赛二等奖,也为这次活动的成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其他文献
到了梅花山举行山地车比赛的日子,我这个业余爱好者竟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起了个大早,跨骑飞奔赶去。  将近赛场,远望好多车手正在试骑崭新的山地车。现场设有试骑体验区,我便一跃而上,将车子把控胯下,身形还算敏捷。年轻时常参加体育比赛,此情此景,令我想起了当年在赛场上的“叱咤风云”和现在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正喟叹时,骑友让快去现场报名。报完名后,我那本已微澜的心,竟按捺不住地汹涌澎湃起来。  赛程是环
简介  冯高翔:1967年生于河南省焦作市,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长期从事国画、山水、人物和花鸟画的创作。  作品曾参加1986年河南省民主同盟会主办的“立志腾飞”书画展。其间曾和范曾、吴作人、刘开渠、关山月等大师同室展出,同时获“青年优秀奖”;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被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国外友人收藏。  现为《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特聘画家,省美协会员,市美协理事,云台山书画院副院长,河南大学美术
作为老师,顾伟清踏上从教路已三十年,虽已到“知天命”年份,却没有被枯燥磨平棱角,仍在走不寻常的教育路。应试大潮里,他摒弃题海战术,将学习乐趣装进学生心里;师生矛盾中,他退而不让,一次次在冲突中“化险为夷”;教学方略上,他巧借心理效应“东风”,不时收到独特效果。  快乐教学·棋逢“敌”手  1988年,大学毕业的顾伟清踏上教育岗位,也开启长达三十年的幸福教育之旅。或许正是源于父亲“水浸木头烂”的教诲
距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颁布已经整整过去两年。两年间,疫情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无疑按下了教育现代化的快进键。  在近14亿人口的大国推进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现代化,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是这一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当信息技术运用在教育领域,运用什么样的技术并非关键,关键的是如何运用技术、何时运用技术。因此,教师作为技术的使用者,其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便也就决定了信息技术究
“以完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是对的。但是世界并不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外物达不到你心目中的要求时,你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具有两种东西,一是宽容,二是沟通。”    第一次单独交流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非常重视作文教学,基本上做到了让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我全批全改。我让学生用厚点的笔记本写作文,因为普通的作文本太薄,写不了几篇,本子写满后,很容易丢掉,用笔记本写作文可以好
陈佑兵是少见的多年来坚持教育写作的乡村小学校长,并且还始终影响着身边的老师,一起做笔耕不辍的写作者、反思者。他经常给老师们分享:“只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思考、研究、运用、写作’,你想不成长都难。”  陈佑兵坦言,作为地道的农家子弟,当年报考师范仅仅是因为“读师范、包分配”“投入小、见效快”。改变发生在通过师范培养尤其是参加工作以后,他立志要去呵护激励更多孩子成才、去引领带动更多老师成长、去推动一些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值此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将目光聚焦在那些世代从教的“教师家庭”,以三代同堂共话教育的方式来展示薪火相传的教育世家之风。他们聊教育初心、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专业成长、教育追求……在那些细微寻常的问题中,见微知著,我们去感知一个家族几代人对于教育这份职业细腻的情感与深沉的爱。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而行之。从家族的第一代教师来看,每个人成为教师
案例点睛  一切智慧皆源于劳动,学校以研学课程为载体,以“衣食住行”为主题,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研学课程、学科拓展课程深度整合成了“五谷丰登话桑麻——玉米熟啦”劳动主题课程。  “儿童的智慧就在指尖上。”如今,勞动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什么都不要你干,只要念好书就行了”的观念已被远远抛在了20个世纪。因此,学校以研学课程为载体,以“衣食住行”为主题,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研学课程
名师名片  程明敏,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巴蜀小学课程部主任,巴蜀鲁能校区分管课程执行校长。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小学语文学科名师,首届全国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学员,重庆市科研骨干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省级公开刊物《教育故事》杂志执行主编,渝中区名师工作室导师。数次撰写论文荣获各级奖项及刊物发表、示范课、指导教师赛课、编写书籍。多次应邀担任中国教师研修网、重庆市评估院等给教师影子培训、讲座、观摩课、工
从2020年1月号起,本刊开辟了这个名叫“师生对话”的栏目。我们向全国的中小学老师发起了“与爱徒书信往来”的稿件征集——可以是天南地北信息量爆棚的聊天,可以是志趣相投的切磋,也可以是遇到问题时的交心……  收到“三剑客”神秘的联名信,我遵守约定,不当面拆开。然而,拆开后,我十分惊讶,又非常惊喜。我决定一定要认真地回信。  “三剑客”的联名声讨信  江一老师:  您好!我对宿构、套作文章一事持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