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讲学稿”实验的背景
由于招生政策变化等原因,我校近年初中生源质量每况愈下,教学成绩大不如从前。尤其是英语,退步更为厉害。早在小学阶段,英语两极分化的情况就很严重。而升到我校就读的这些孩子,大部分对英语不感兴趣,内容越学越深,分数越考越低,学生找不到成就感,上课越听越无聊。学生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成绩,这引起了全体初中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思考。作为英语学科的带头人,我迫切地期盼一种能改变现状的“新颖、省时、高效”的教学模式。本学期初,我们在组长黎甜秀的带领下,向县教育局申报了“活化教材,优化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题。但是,怎样活化教材,优化课堂,让学生找回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跟其他教师一样,仍懵懵懂懂的。今年4月初,我有幸作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前往南京几所学校听课学习。在溧水东庐中学,我见识了该校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 讲学改革模式,茅塞顿开。“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公用的教学研文本,是教学研合一的载体。它追求的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课改新路正与我们的课题不谋而合。“讲学稿”不是简单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编写教材,把复杂的内容往浅里教。于是,我决定以编写符合我校实情的“讲学稿”作为我们课题实验的根本。
二、“讲学稿”实验的目的
1. 通过运用“讲学稿”, 改变常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无效教学,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帮助学生重新找回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素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再创中考佳绩。
2. 验证“讲学稿”的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3. 增强自身参加科研的意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探索精神,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三、“讲学稿”实验的方法
1.采用“对比实验法”——初二(4)班作为实验班,初二(3)班作为对比班。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教材、教学设备、课时安排完全一样,并且进行“前后测实验”。
2.教学方法及所用材料——实验班采用“讲学稿”授课,教师把“讲学稿”编印完成后,将“讲学稿”提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教师,教师批阅后课前再发给学生,然后师生共用这一文稿实施课堂教学。
对比班采用传统的五步教学法,按照教材分步授课,使用教育局统一印制的资料,比如《新课程学习与测评》。
实验班和对比班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同的教学材料来教学,以平时的测试为主要的实验依据。
四、“讲学稿”实验的过程
1.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我们初二年级三位教师把手上的资料拿出来共享,根据各人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工。如本人负责“学习目标”及“课前准备”部分,秦凤英老师与黎桂燕老师负责“学习过程”及“课后延伸”部分,形成初稿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讨论修改,最后定稿。
2.课前。“讲学稿”编印完成后,提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教师,教师批阅后课前再发给学生。对每份“讲学稿”教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预习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3.上课。课堂上,学生会做的教师不讲。教师主要讲重点、难点、迷惑点、易混点,然后进行适量的练习,教师引导全体学生边练习边订正错误,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提高。
4.课后。课后,教师要在“讲学稿”上填写“课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学生填写“学后记”,作为复习时注意的问题。
下面是一份外研社初中起点第四册英语Module 6 Unit 1的讲学稿样板。
Module 6 A Farm
Unit 1 It was hard work, but I enjoyed it.
课型:新授
执笔:叶汉琼
审核:初二英语组
时间:2010年4月15日
【学习目标】
1.能在对话中理解本课所出现的新单词,并在听的过程中把它们写下来。
2.了解农场生活,学会用一般过去时来表达过去的事情。
由于招生政策变化等原因,我校近年初中生源质量每况愈下,教学成绩大不如从前。尤其是英语,退步更为厉害。早在小学阶段,英语两极分化的情况就很严重。而升到我校就读的这些孩子,大部分对英语不感兴趣,内容越学越深,分数越考越低,学生找不到成就感,上课越听越无聊。学生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成绩,这引起了全体初中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思考。作为英语学科的带头人,我迫切地期盼一种能改变现状的“新颖、省时、高效”的教学模式。本学期初,我们在组长黎甜秀的带领下,向县教育局申报了“活化教材,优化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题。但是,怎样活化教材,优化课堂,让学生找回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跟其他教师一样,仍懵懵懂懂的。今年4月初,我有幸作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前往南京几所学校听课学习。在溧水东庐中学,我见识了该校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 讲学改革模式,茅塞顿开。“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公用的教学研文本,是教学研合一的载体。它追求的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课改新路正与我们的课题不谋而合。“讲学稿”不是简单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编写教材,把复杂的内容往浅里教。于是,我决定以编写符合我校实情的“讲学稿”作为我们课题实验的根本。
二、“讲学稿”实验的目的
1. 通过运用“讲学稿”, 改变常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无效教学,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帮助学生重新找回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素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再创中考佳绩。
2. 验证“讲学稿”的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3. 增强自身参加科研的意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探索精神,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三、“讲学稿”实验的方法
1.采用“对比实验法”——初二(4)班作为实验班,初二(3)班作为对比班。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教材、教学设备、课时安排完全一样,并且进行“前后测实验”。
2.教学方法及所用材料——实验班采用“讲学稿”授课,教师把“讲学稿”编印完成后,将“讲学稿”提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教师,教师批阅后课前再发给学生,然后师生共用这一文稿实施课堂教学。
对比班采用传统的五步教学法,按照教材分步授课,使用教育局统一印制的资料,比如《新课程学习与测评》。
实验班和对比班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同的教学材料来教学,以平时的测试为主要的实验依据。
四、“讲学稿”实验的过程
1.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我们初二年级三位教师把手上的资料拿出来共享,根据各人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工。如本人负责“学习目标”及“课前准备”部分,秦凤英老师与黎桂燕老师负责“学习过程”及“课后延伸”部分,形成初稿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讨论修改,最后定稿。
2.课前。“讲学稿”编印完成后,提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教师,教师批阅后课前再发给学生。对每份“讲学稿”教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预习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3.上课。课堂上,学生会做的教师不讲。教师主要讲重点、难点、迷惑点、易混点,然后进行适量的练习,教师引导全体学生边练习边订正错误,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提高。
4.课后。课后,教师要在“讲学稿”上填写“课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学生填写“学后记”,作为复习时注意的问题。
下面是一份外研社初中起点第四册英语Module 6 Unit 1的讲学稿样板。
Module 6 A Farm
Unit 1 It was hard work, but I enjoyed it.
课型:新授
执笔:叶汉琼
审核:初二英语组
时间:2010年4月15日
【学习目标】
1.能在对话中理解本课所出现的新单词,并在听的过程中把它们写下来。
2.了解农场生活,学会用一般过去时来表达过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