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关总署3月11日公布了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外贸进出口数据: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7.2%,其中,出口下降21.1%,进口下降34.2%(见新华网2009年3月11日)。
2月的外贸进出口数字令一些人们大跌眼镜,媒体称“出乎意料”。人们知道2008年2月春节一般应是出口低位的月份,本来预计今年2月的出口会好些。然而,2月份仍出现接近25%的降幅,这说明近期靠外贸拉动经济的希望不大。细看与我国外贸的三大贸易伙伴,几乎都是“姓降”: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总量下降20.2%;与美国的贸易总量下降17.4%;与日本贸易总量下降25.7%。而来自欧盟、美国、日本的信息透露,这三大经济体经济不甚景气。尤其是美国银行倒闭消息不断传出、经济持续恶化,美国要复苏经济仍需一段时间。正如商务部长陈德铭在3月10日记者会上所说,由于世界经济持续下行,不确定因素很多,预料未来几个月内外贸形势十分严峻(见中新社2009年3月10日电)。
为何一些人们对外贸数据有出乎意料之感?记得,近来一些地方官员以为金融危机影响会很快消除,在沿海城市会率先走出低谷;一些地方某些应急措施暂时得到落实就以为整体经济局面会得到改观。
因此,媒体不断传出中国经济回暖的信息,其实不然。工业和信息化部长李毅中3月9日发出掷地有声之音,现在还不能轻言经济回暖(见《中国日报》2009年3月9日)。
要止住外贸总量下行的局面是个双向互动问题,既需要国外主要是欧盟、美国、日本三大经济体具有大幅进口需求,也就是三大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也需要本国企业具有较强的出口能力。而今,这三大经济体经济仍然持续恶化,这就意味着,中国要在短期内扭转外贸出口下行很困难。3月1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的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第727条款,是典型的歧视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严重违反了ETO规则,干扰了中美禽肉贸易的正常开展,损害了中国禽肉业界的正当权益。这客观上也为外贸出口增添了新的变数。
人们知道,一些地方在落实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的方针中,十分注重扩大外贸出口这一条。沿海某些省还不惜采用奖励补助的办法力促外贸出口。政府斥资奖励补助外贸出口不是没有一点效果,但这种效果主要是弥补外贸企业出口的小部分亏损,难以改变三大经济体十分疲弱的需求,也就是说是“一厢情愿”。而外贸出口需要“两厢情愿”才能办成事,才能达到提高出口总量的目的。
外贸进出口的大幅下行是一个警报,它告诉人们,短期靠外贸出口来实现经济较快平稳增长不可能。需要迅速廓清思路,坚决走扩大内需这一条康庄大道。
扩大内需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基本途径。权威人士分析,国家启动4万亿元投资计划,预计投资至少可以贡献GDP2%至3%,内需和投资可以大幅降低外贸出口对经济的影响。另外,中国超过50%的储蓄率和高达20万亿的居民存款,给内需启动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4万亿元资金的启动,相关工程、机械、建材和电网设备等领域将迎来新的就业机会。此外,扩大内需着眼点是13亿人。13亿是一个巨大数字,看到13亿就是看到了潜力,看到了希望。近来国务院出台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电脑下乡等优惠政策,调动农村公众的消费热情。而重要的是国务院制订了十大调整振兴规划,把民生需求与国家发展紧密联在一起。因此,扩大内需成了一股春风,令人们心旷神怡。只要按照中央精神,紧紧抓住落实扩大内需开拓发展,那么,就会出现外贸损失内需补的局面。
外贸继续大幅下行的形势逼迫国人抛弃外贸拉动经济的幻想,把精力集中到扩大内需方面,真正做出一篇化危为机有声有色的大文章。
(编辑:卢小平)
2月的外贸进出口数字令一些人们大跌眼镜,媒体称“出乎意料”。人们知道2008年2月春节一般应是出口低位的月份,本来预计今年2月的出口会好些。然而,2月份仍出现接近25%的降幅,这说明近期靠外贸拉动经济的希望不大。细看与我国外贸的三大贸易伙伴,几乎都是“姓降”: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总量下降20.2%;与美国的贸易总量下降17.4%;与日本贸易总量下降25.7%。而来自欧盟、美国、日本的信息透露,这三大经济体经济不甚景气。尤其是美国银行倒闭消息不断传出、经济持续恶化,美国要复苏经济仍需一段时间。正如商务部长陈德铭在3月10日记者会上所说,由于世界经济持续下行,不确定因素很多,预料未来几个月内外贸形势十分严峻(见中新社2009年3月10日电)。
为何一些人们对外贸数据有出乎意料之感?记得,近来一些地方官员以为金融危机影响会很快消除,在沿海城市会率先走出低谷;一些地方某些应急措施暂时得到落实就以为整体经济局面会得到改观。
因此,媒体不断传出中国经济回暖的信息,其实不然。工业和信息化部长李毅中3月9日发出掷地有声之音,现在还不能轻言经济回暖(见《中国日报》2009年3月9日)。
要止住外贸总量下行的局面是个双向互动问题,既需要国外主要是欧盟、美国、日本三大经济体具有大幅进口需求,也就是三大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也需要本国企业具有较强的出口能力。而今,这三大经济体经济仍然持续恶化,这就意味着,中国要在短期内扭转外贸出口下行很困难。3月1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的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第727条款,是典型的歧视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严重违反了ETO规则,干扰了中美禽肉贸易的正常开展,损害了中国禽肉业界的正当权益。这客观上也为外贸出口增添了新的变数。
人们知道,一些地方在落实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的方针中,十分注重扩大外贸出口这一条。沿海某些省还不惜采用奖励补助的办法力促外贸出口。政府斥资奖励补助外贸出口不是没有一点效果,但这种效果主要是弥补外贸企业出口的小部分亏损,难以改变三大经济体十分疲弱的需求,也就是说是“一厢情愿”。而外贸出口需要“两厢情愿”才能办成事,才能达到提高出口总量的目的。
外贸进出口的大幅下行是一个警报,它告诉人们,短期靠外贸出口来实现经济较快平稳增长不可能。需要迅速廓清思路,坚决走扩大内需这一条康庄大道。
扩大内需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基本途径。权威人士分析,国家启动4万亿元投资计划,预计投资至少可以贡献GDP2%至3%,内需和投资可以大幅降低外贸出口对经济的影响。另外,中国超过50%的储蓄率和高达20万亿的居民存款,给内需启动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4万亿元资金的启动,相关工程、机械、建材和电网设备等领域将迎来新的就业机会。此外,扩大内需着眼点是13亿人。13亿是一个巨大数字,看到13亿就是看到了潜力,看到了希望。近来国务院出台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电脑下乡等优惠政策,调动农村公众的消费热情。而重要的是国务院制订了十大调整振兴规划,把民生需求与国家发展紧密联在一起。因此,扩大内需成了一股春风,令人们心旷神怡。只要按照中央精神,紧紧抓住落实扩大内需开拓发展,那么,就会出现外贸损失内需补的局面。
外贸继续大幅下行的形势逼迫国人抛弃外贸拉动经济的幻想,把精力集中到扩大内需方面,真正做出一篇化危为机有声有色的大文章。
(编辑:卢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