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第一季度,由于受春节长假、雪灾、外需下降及国家宏观调控等综合因素影响,广东外贸进出口增速明显下降,但仍然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广东省外经贸厅负责人指出,在当前的外经贸运行中必须高度警惕出口进一步下滑的风险。4月中下旬,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到省外经贸厅进行专题调研,广东省政府并在广州召开今年第一季度进出口形势分析会,传达并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全省外经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第一季度全省外经贸运行情况,部署下一步外经贸工作开展,确保全省进出口贸易平稳增长,确保完成全年外经贸工作任务。
粤举办外经贸形势报告会
4月15日,广东省外经贸厅在穗举办了“2008年外经贸形势报告会暨《广东外经贸发展报告20072008》发布会”,会议总结了第一季度外经贸工作,分析了当前外经贸面临的形势,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直各有关部门、中央驻粤有关单位、各主要研究机构、100多家外经贸企业,以及各市外经贸局代表参加了会议。
2007年广东省对外贸易再创历史新高,进出口额6340.5亿美元,连续22年居全国第一。2008年以来,广东外经贸在要素成本上升、政策调整加速、国际竞争加剧、国际经济波动放缓等诸多不利因素的考验下,负重前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外贸进出口增速下降,但结构持续优化。由于受春节长假、雪灾、外需下降及国家宏观调控等综合因素影响,广东外贸进出口增速明显下降,但仍然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08年1至3月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149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低于全国24.6%的增长幅度,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6.3%。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私营企业进出口、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同期出口的总体增幅,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二、吸收外资增势平稳。今年1至2月,全省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359个,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72%;合同外资金额52.73亿美元,增长36.04%;实际吸收外资金额21.39亿美元,增长14.37%。其中,制造业吸收外资增长加快。
三、境外投资和承包劳务合作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新增境外投资项目36个,协议投资总额1.15亿美元,中方投资总额1.04亿美元,其中新设企业协议投资额为4526万美元,中方投资额为3945万美元。对外承包劳务新签合同额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完成营业额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6.9%。
面对不断趋紧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省口岸办主任邬公权指出,在当前的外经贸运行中必须高度警惕出口进一步下滑的风险,高度重视当前外商投资的新动向和吸收外资新要求,高度重视实施“走出去”战略面临的机遇。为此,需要树立全球视野,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新时期外经贸发展。
会上还发布了《广东外经贸发展报告20072008》(简称“白皮书”),这是继去年在全国率先编撰发布外经贸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后第二次出版,收录了全省外经贸系统就新阶段如何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展开的积极探索,这些探索为外经贸下一轮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会上,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还就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专题演讲。
汪洋到省外经贸厅调研
“今天,我专程来为广东外经贸工作‘加压、打气’!” 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到省外经贸厅进行专题调研时强调,广东经济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当前面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发展综合成本上升等一系列挑战,能否破解外经贸发展难题,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
16日一早,汪洋和省委常委、秘书长肖志恒,副省长万庆良一起来到省外经贸厅,先到有关处室看望工作人员,紧接着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大家对推动广东外经贸和口岸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听取省外经贸厅以及省口岸办等工作汇报后,汪洋对广东省外经贸厅和全省外经贸系统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实施外向带动和经济国际化战略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外经贸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的现代化建设,为广东当好“排头兵”,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难能可贵的是,外经贸的蓬勃发展客观上为广东创造了良好的商业文化和氛围,根植于千千万万老百姓心中的市场经济意识,成为广东重要的软实力,不会随着某个企业、某个行业的衰败而消失。
汪洋要求省外经贸厅和全省外经贸系统的同志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解放思想、探索新路,为开创新时期广东外经贸工作的新业绩而努力奋斗。
汪洋指出,对外开放程度高、外向型经济比重大是广东最突出的优势,外经贸在广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位置。广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适应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加快建立健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
汪洋强调,要高度重视深化粤港澳合作,尤其要努力创新合作机制,充分地运用市场的手段、力量推进粤港澳之间的融合,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要加快推进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实施“腾笼换鸟”的过程中,既要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又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聚集度,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要继续提高口岸通关建设水平,重点抓好枢纽口岸发展建设,加快口岸查验监管机制改革以及查验监管手段科技创新,更好地适应广东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需要。
万庆良:外经贸要做到“四个千方百计”
4月23日,广东省政府在广州召开今年第一季度进出口形势分析会。万庆良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万庆良指出,当前,广东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拐点上,既面临加快战略转型的重大任务,也面临新的重大战略机遇。今年以来,我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第一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1499.3亿美元,同比增长14.3%,但是仍然面临着“五大严峻挑战”:一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直接影响我省外贸出口;二是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存在,广大出口企业汇兑压力巨大;三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外经贸政策调整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四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用地、用电持续紧张,增加了企业成本压力;五是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仍然面临困难。
万庆良强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发展,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继续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广东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发展,努力推动我省开放型经济新一轮大发展大提高。
万庆良要求,做好今年的外经贸工作,确保完成进出口工作目标任务,重点要做到“四个千方百计”:一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要强化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充分调动和发挥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狠抓一般贸易出口,大力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创新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二要千方百计扩大进口。要加强对进口工作的服务和引导,扩大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和先进适用技术、关键设备等重点商品进口,扶持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一般贸易进口,努力促进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三要千方百计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鼓励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增资扩产、扎根发展,积极稳妥推动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完善加工贸易准入管理,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四要千方百计深化粤港澳合作。要把推进粤港澳全方位深度合作,作为我省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文章,继续联合港澳开展经贸活动,推动现有港澳资企业增资扩产,促进港澳资来料加工企业加快转型,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水平。
编辑:卢小平
粤举办外经贸形势报告会
4月15日,广东省外经贸厅在穗举办了“2008年外经贸形势报告会暨《广东外经贸发展报告20072008》发布会”,会议总结了第一季度外经贸工作,分析了当前外经贸面临的形势,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直各有关部门、中央驻粤有关单位、各主要研究机构、100多家外经贸企业,以及各市外经贸局代表参加了会议。
2007年广东省对外贸易再创历史新高,进出口额6340.5亿美元,连续22年居全国第一。2008年以来,广东外经贸在要素成本上升、政策调整加速、国际竞争加剧、国际经济波动放缓等诸多不利因素的考验下,负重前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外贸进出口增速下降,但结构持续优化。由于受春节长假、雪灾、外需下降及国家宏观调控等综合因素影响,广东外贸进出口增速明显下降,但仍然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08年1至3月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149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低于全国24.6%的增长幅度,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6.3%。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私营企业进出口、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同期出口的总体增幅,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二、吸收外资增势平稳。今年1至2月,全省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359个,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72%;合同外资金额52.73亿美元,增长36.04%;实际吸收外资金额21.39亿美元,增长14.37%。其中,制造业吸收外资增长加快。
三、境外投资和承包劳务合作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新增境外投资项目36个,协议投资总额1.15亿美元,中方投资总额1.04亿美元,其中新设企业协议投资额为4526万美元,中方投资额为3945万美元。对外承包劳务新签合同额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完成营业额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6.9%。
面对不断趋紧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省口岸办主任邬公权指出,在当前的外经贸运行中必须高度警惕出口进一步下滑的风险,高度重视当前外商投资的新动向和吸收外资新要求,高度重视实施“走出去”战略面临的机遇。为此,需要树立全球视野,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新时期外经贸发展。
会上还发布了《广东外经贸发展报告20072008》(简称“白皮书”),这是继去年在全国率先编撰发布外经贸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后第二次出版,收录了全省外经贸系统就新阶段如何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展开的积极探索,这些探索为外经贸下一轮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会上,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还就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专题演讲。
汪洋到省外经贸厅调研
“今天,我专程来为广东外经贸工作‘加压、打气’!” 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到省外经贸厅进行专题调研时强调,广东经济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当前面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发展综合成本上升等一系列挑战,能否破解外经贸发展难题,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
16日一早,汪洋和省委常委、秘书长肖志恒,副省长万庆良一起来到省外经贸厅,先到有关处室看望工作人员,紧接着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大家对推动广东外经贸和口岸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听取省外经贸厅以及省口岸办等工作汇报后,汪洋对广东省外经贸厅和全省外经贸系统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实施外向带动和经济国际化战略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外经贸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的现代化建设,为广东当好“排头兵”,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难能可贵的是,外经贸的蓬勃发展客观上为广东创造了良好的商业文化和氛围,根植于千千万万老百姓心中的市场经济意识,成为广东重要的软实力,不会随着某个企业、某个行业的衰败而消失。
汪洋要求省外经贸厅和全省外经贸系统的同志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解放思想、探索新路,为开创新时期广东外经贸工作的新业绩而努力奋斗。
汪洋指出,对外开放程度高、外向型经济比重大是广东最突出的优势,外经贸在广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位置。广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适应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加快建立健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
汪洋强调,要高度重视深化粤港澳合作,尤其要努力创新合作机制,充分地运用市场的手段、力量推进粤港澳之间的融合,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要加快推进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实施“腾笼换鸟”的过程中,既要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又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聚集度,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要继续提高口岸通关建设水平,重点抓好枢纽口岸发展建设,加快口岸查验监管机制改革以及查验监管手段科技创新,更好地适应广东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需要。
万庆良:外经贸要做到“四个千方百计”
4月23日,广东省政府在广州召开今年第一季度进出口形势分析会。万庆良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万庆良指出,当前,广东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拐点上,既面临加快战略转型的重大任务,也面临新的重大战略机遇。今年以来,我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第一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1499.3亿美元,同比增长14.3%,但是仍然面临着“五大严峻挑战”:一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直接影响我省外贸出口;二是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存在,广大出口企业汇兑压力巨大;三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外经贸政策调整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四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用地、用电持续紧张,增加了企业成本压力;五是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仍然面临困难。
万庆良强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发展,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继续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广东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发展,努力推动我省开放型经济新一轮大发展大提高。
万庆良要求,做好今年的外经贸工作,确保完成进出口工作目标任务,重点要做到“四个千方百计”:一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要强化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充分调动和发挥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狠抓一般贸易出口,大力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创新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二要千方百计扩大进口。要加强对进口工作的服务和引导,扩大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和先进适用技术、关键设备等重点商品进口,扶持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一般贸易进口,努力促进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三要千方百计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鼓励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增资扩产、扎根发展,积极稳妥推动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完善加工贸易准入管理,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四要千方百计深化粤港澳合作。要把推进粤港澳全方位深度合作,作为我省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文章,继续联合港澳开展经贸活动,推动现有港澳资企业增资扩产,促进港澳资来料加工企业加快转型,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水平。
编辑:卢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