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型多能互补系统的规划与运行优化模型研究

来源 :电测与仪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888888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能源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孤岛型多能互补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经济性与稳定性,已成为该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文章构建了计及容量配置与运行调度的孤岛型IES两阶段优化模型.在规划阶段,根据孤岛型IES的能源供给特性,负荷结构特性及设备运行特性,构建了孤岛模式下IES的精细化容量配置约束模型;在运行阶段,基于规划阶段的配置优化结果,进一步引入激励型需求响应,以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运行调度模型;通过案例仿真来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P2G设备不适用于孤岛型IES,储能设备的引入可以实现科学性容量配置,并将系统的年经济成本降低了 19.7万元,在运行阶段引入需求响应后,进一步提高了 IES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算法容易早熟收敛、计算效率低下等缺点,文章提出一种改进量子粒子群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问题.文章综合考虑配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以有功网损和电压稳定性指标作为目标函数建立配电网重构模型,并对传统算法在全局收敛性、收敛速度和编码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引入遗传算法中的锦标赛选择策略,扩大种群多样性,提高全局收敛能力;采用混沌公式改进初始种群和扰动适应度值较差粒子,增加计算精度,加快收敛速度;采用十进制环状编码策略并增加拓扑检测步骤,降低不可行解的产生概率,提高运算效率.算例表明,该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耦合机构两侧偏移引起输出功率大幅度波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失谐的补偿网络参数和结构的优化方法,以提高输出功率的抗偏移性.文章根据极值点的导数为零且函数取最大值的数学思想,使两侧线圈正对的额定工作点对应输出功率的极值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现了 SS补偿拓扑的补偿参数与输出功率抗偏移性之间的规律;针对欠补偿的串联补偿方式,设计了 PS/S的补偿结构,减少了无功功率的输入,可实现输入阻抗零相角或软开关;采用圆形线圈结构,搭建了传输距离为100 mm,额定输出功率为1 000 W的实验
为了进一步挖掘混沌系统的演化信息,提升预测精度,减少训练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信息挖掘广域学习系统多核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算法.为了有效地捕捉电力负荷的非线性信息,引入了一种改进的漏积分器动态储层,不仅可以获取系统当前状态的信息,而且可以学习历史信息,进一步通过非线性随机映射充分挖掘非线性信息.提出了一种多核LS-SVM预测模型,有效综合了各个核函数的优点.通过两个电力负荷预测案例将文中方法与传统的反向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网络迁移学习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利用小波包变换(WPT)分解配电网各区段的电量信号,将各节点小波包系数按照低频到高频的顺序重新排列获得时频矩阵,通过颜色编码将时频矩阵转成具有图像性质的像素矩阵,像素矩阵囊括了当前系统的工作状况信息,利用迁移学习AlexNet网络,调整网络结构使其适应于配电网故障区段辨识,通过微调的AlexNet网络自主挖掘像素矩阵的故障特征作为预测变量,利用门控循环单元(GRU)、学习向量量化(LVQ)、朴素贝叶斯分类器(NBC)、极限学习机(ELM)、支持向量
随着综合能源系统的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是综合能源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除了各发电机组存在大量的碳排放外,新能源机组及电储能设备生产建设和运输过程也存在大量碳排放,也应计入系统的总碳排放量中.为此文中基于含电热负荷需求的综合能源系统,分析了系统各机组的碳排放量,并运用生命周期法分析综合能源系统中新能源机组及电储能设备生产建设和运输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其与碳权交易联合引入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决策指标中,通过CPLEX对系统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对是否计及风电和电储能设备碳排放的
电流潮流控制器(Current Flow Controller,CFC)可以增加直流电网潮流控制自由度,实现直流电网潮流优化分布,但也使得原始潮流算法对于加装控制器后的直流电网不再完全适用.基于等效功率注入模型和联立求解法,文中提出了一种特定潮流控制目标下,计及CFC的直流电网潮流算法.将CFC对被控支路潮流的调配作用转移到控制器安装支路节点处;将装设CFC引入的附加约束方程组与直流潮流计算约束方程组联立求解,保留了牛顿-拉夫逊法的二次收敛特性,提高了运算效率,保证了运算精度.基于PSCAD/EMTDC仿
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因其良好的环境效益受到关注,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常与其配合来抑制风电、光伏在内的新能源的波动性.另外含分布式电源的电网的继电保护动作更加复杂,自动重合闸的配置也较为重要.文章针对DG、BESS和自动重合闸的选址定容展开研究,建立了以网损最小、电压偏移最小、装机成本最小、供缺电量最小和总投资最小的分阶段、多目标选址定容模型.第一阶段求解DG的选址定容问题,第二阶段在DG
现有研究在关注多能互补系统中源荷双侧不确定性问题时,忽略了用户侧综合需求响应(IDR)不确定性的影响.为此,文章以能量枢纽(EH)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侧、用电侧以及用户侧电/热综合需求响应三方面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双层能量枢纽规划配置模型.论文结合非参数密度估计与Copula理论对传统源荷双侧不确定性概率模型进行改进,同时基于基线负荷与负荷弹性系数双重不确定性,提出电/热综合需求响应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年综合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分层求解能量枢纽设备配置与能量分配情况.算例表明,配置计
三电平电路较之两电平电路,斩波频率高,谐波小,有利于滤波器的优化设计,以及能更好地用于高速电机的驱动.三电平电路中开关器件的损耗是影响逆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而传统的IGBT损耗计算方法不适用于SiC MOSFET,且常用的物理模型方法计算量较大,因此,为了精确且简便地计算分析开关器件的损耗,通过平均值法和SiC器件的损耗参数研究了三电平I型和T型拓扑电路的损耗大小关系.采用PLECS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与上述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损耗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沟通我国清洁能源中心与负荷中心的关键基础设施,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对“双碳”目标按期达成至关重要.基于无人机巡检的电网输电线路缺陷检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由于缺陷种类众多,各类别分布不均衡而导致了长尾分布效应.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离线高斯模型的缺陷检测方案,该方案通过离线高斯模型去增强Mask R-CNN中的分类器,从而提高分类器在“尾部”数据类别上的分类性能.其中离线高斯模型不需要额外训练,对数据分布具有鲁棒性.该方案简单有效且拓展性强,不需要额外的模型结构和超参数,可以直接在已有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