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析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ae9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情境是教师为达到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种宜教宜学的教学手段,有效的物理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物理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合理的物理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当主角,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设置问题悬念,创设急切学习的活动情境
  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事先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向学生提出预设问题,设置疑问.例如,在浮力的教学中,提出思考问题“铁块在水中下沉,为什么同样用铁做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等等,以问题为引子,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教师即将教授的新知识产生急切学习的心理.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教师教授新课前,产生主动探寻问题答案的欲望,产生初步的自主学习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主动获取知识,唤醒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兴趣、对物理问题的探索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设计实验操作,创设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作思维的操练直接制约着物理思维的发展.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往往会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抽象的物理概念,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踏上主动求索知识的道路.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新知识所涉及到的实验拿到课堂上来为学生演示,或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旨在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物理实验的乐趣.例如,在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些常见乐器,让学生亲身体验发声的变化;在“凸透镜成像”一节中,教师可以发给每位学生一个凸透镜,让他们动手找出成像规律并自制望远镜;在“串联电路”这节中,教师要求学生用电池、导线等制作一个音乐门铃,安装在家里等.此外,教师还应将学生带到实验室中去,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他们在实验操作中思考物理概念规律的产生过程,使他们的物理思维得到锻炼发展,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使他们去主动探寻物理知识.
  3重现物理现象,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倡导在物理教学中重现生产、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各种物理现象,以此来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雷雨天气,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乌云, 紧接着会传来震耳的滚滚雷声, 为什么闪电过后才能听到雷声?为什么一次闪电会产生连续不断的雷声?能否估算雷电发生的地方离人所处的位置有多远?学了“声现象”这一小节后提出这一系列问题, 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加之有效的启发、引导,可促使学生在真实的物理情景中进行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通过将物理教学与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物理这一自然学科的求知欲,可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可使他们感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价值所在,进而促进学生物理自主学习意识的生成,使得“要我学习”物理知识变为“我要学习”物理知识.
  4讲活物理史料,创设趣味学习活动情景
  物理学家生平及其发现的物理现象、定理、定律等物理学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鲜活的人及事件故事的介绍可引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知识、方法的生长经历,从物理学史料认识物理学发展遵循的客观规律.这有助于摒弃陈旧的物理学习观念,认识到学习物理的真谛、乐趣,激起学生对物理世界的探知欲望,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在讲授行星运动时,向学生适当地介绍一些关于地心说、日心说的由来,以及后来日心说如何战胜地心说而被世人所接受的相关物理学史;在讲授电磁现象时,向学生介绍奥斯特是如何发现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使得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5利用多媒体化,创设“信息化”的教学情境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手段被应用在物理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物理教学方式.由于条件有限,有些物理实验及物理模型演示不了,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把物理现象形象具体地向学生们展现出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物理模型,便于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物理定律和物理规律,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关于小船过河的演示,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画,可以向学生清晰地展示小船在不同情况下过河时的运动轨迹,便于学生对物理模型的建构,及对所学的物理知识的运用和归纳,锻炼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加工整理能力,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意识.同时,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而学习资源的获得是提高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校情境的学习资源中,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被视为权威,其它学习资源只能是对教材内容的解释、补充和说明.因此学生学习的目的只能是“学教材”,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学习资源信息化.信息化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极大地提高了知识获取、选择与创新的效率.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对知识的获取过程,能够积极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6互动生生师生,创设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
  在物理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多个物理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授向心加速度公式推导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在小组中有的学生采用线速度公式来推导;有的学生利用角速度公式来推导;还有的学生利用加速度的原始公式推导.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交流,最后进行汇总,小组中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合作,得出向心加速度的不同推导公式,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自我能力得到肯定,他们的成就感得到极大的满足,促使他们对物理学的自主学习得到很大提升.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每个学生对待物理问题的不同见解,积极采纳他们的正确想法,纠正他们错误的想法,与学生们平等交流,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物理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良好的物理情境有利于激起学生对物理世界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与培养.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物理学习.
其他文献
“等效法”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思想方法之一,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等效方法包含有模型等效法、过程等效法、作用等效法、本质等效法.等效法是一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特殊方法,在电场一章中,题目大多比较抽象,若能利用等效法进行分析,可以较方便的得到结果.  例1 如图1所示,一个半径为R、电荷量为Q的均匀带电球体,若在球内挖去一半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了弹力、重力、摩擦力,掌握了利用力的三要素来研究抽象的力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还学会了用力与运动的关系来分析具体问题,再来学习浮力就有据可依.在本节之前,学生还学习了液体和气体的压强,了解了它们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就容易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通过多个探究活动的训练,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借助弹簧测力计这个基本的测量工具,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材把浮力的内容安
本文介绍了行动研究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中的应用,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设计方案、结果分析和反思研究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本行动研究以策略训练为手段,通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探求、尝试、体验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有横向和纵向的深刻把握.“课题探究”模式正是这一目标要求下提出的,其含义就是教师通过对教材精心处理,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课题,力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消化与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1教学流程  在“课题探究”教学模式下,一节完整高效的课堂模式应围绕下面的环节来设计:  确定  教学课题学生  自
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以及调控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以有效的活动为支撑,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 Based on the specific teaching cases
学校课程建设是校长工作的重心,也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内容.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校长在课程思想、课程文化、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鉴五个方面发挥其课程领导力,有助于学校
“综合实践活动”栏目是苏科版物理教材中的特色栏目之一,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研究的课题,能使学生经历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生活和社会有较紧密的联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教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多途径利用教学资源,让物理知识的学习贴近生活.老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课外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学生们走进社区、家庭
物体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时,当其中一个力或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判断各个力的大小如何变化,这类题目称为动态平衡问题,在各类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能综合考查学生对矢量合成的应用能力、几何作图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这类题目若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解决难度较大.本文把高中常见的题型进行整理归类,总结出简洁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例1 如图1所示,两段轻绳AO、BO的结点O处系一质量为m的重物,绳端A、B位于
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小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 This article analyzes som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primary Engli
高级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素养、丰厚的教学积淀,绝大多数高级教师都是一线教学能手.如何避免高级教师出现“船到码头车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