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躬自调研过淮河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伯承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家,在实战中总结了一系列的作战原则和要求。面对非常严峻的敌情,他通过躬自调研,往往扭转战局,取得最后的胜利。
  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邓小平: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电报所示方针,是毛泽东深思熟虑后设下的一颗战略棋子,其目的是将战争引向蒋管区。当然,实行无后方作战是一步险棋。但是,毛泽东之所以敢于采取这一带有很大风险的战略举措,是有深刻历史背景的。当时,国民党军还处于战略进攻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内进行,解放区备受战争蹂躏,人力物力的消耗已接近极限。而蒋介石的战争计划,就是竭泽而渔,彻底摧毁解放区的战争基础,使人民军队不战自败。毛泽东审时度势,作出了挺进中原、直出大别山实行无后方作战的战略部署。
  执行这一部署的是刘邓大军。
  接到电报后,刘伯承、邓小平考虑到部队的种种困难,回电表示拥护这一指示,但是请求在解放区再停留一段时间,在完成相关准备后执行指示。但是毛泽东很快回电告诉刘邓,陕北解放区困难极大,难以支持,希望他们立即行动。接到这一新指示后,刘邓二话没说,立即率领部队远征,向中原挺进。
  8月25日,刘邓大军到达了淮河岸边,意外出现了。淮河突然涨水,难以架设浮桥,部队只能依靠临时找到的十几条小船摆渡,速度极慢。同时,又有消息传来,国民党军先头部队距离我军后卫已经只有30华里了。
  几个指挥员一起找刘伯承拿主意,面对这些一筹莫展的同志,刘伯承耐心地询问:河水真的不能徒涉么?到处都一样,都不能徒涉么?得到肯定答复后,刘伯承又追问:你们实地侦察过没有?有没有多找几个老乡问问?老乡怎么说?得到的回答是侦察过了,情况就是那样。听完汇报后,刘伯承立即动身去河边。当时,时间已是深夜。
  第二天早晨,刘伯承派人给指挥部送来一张纸条:河水不深,流速甚缓,告诉李参谋长能够架桥。李震赶到河边后,刘伯承严肃地批评他说:粗枝大叶就要害死人!李震同志,越是到紧要关头,领导干部越要亲自动手实地侦察!说完这些后,刘伯承就到上游继续侦察情况了,李震还在回味刘伯承的教导时,刘伯承又派人送来一封信:我亲眼看见上游有人牵马过河,完全证明可以徒涉。立即转告李参谋长,不要架桥了,全军立即徒涉。
  28日,中原部队全部顺利渡过淮河,紧随其后,国民党军罗广文、张淦部队也赶到了,可是淮河却再次涨水。国民党将领吴绍周忍不住大发牢骚:共产党有命啊,刚刚过河就涨水了。
  (祝志伟)
其他文献
中央红军长征转战贵州遵义期间,胡耀邦先后担任中央红军军委二纵(又称红星纵队)中央工作团共青团总支书记、红三军团第十三团党总支书记、红三军团收容队队长。他认真学习、贯彻遵义会议精神,积极参加娄山关战斗并在遵义城郊英勇负伤。新中国成立后,胡耀邦以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身份,多次专程到遵义视察工作。1985年,胡耀邦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和长征老战士的身份,主持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遵义会议50周年纪念会。胡耀邦
期刊
语文教师应该将真情融入阅读课堂,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注重教师精神引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课内外结合,师生共同构建个性化阅读模式,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实现
邱训民一家三代五烈士,英魂可昭日月,惊天地、泣鬼神,为后人永远铭记。邱训民,原名邱炳卿,平江爽口沙段人(现三市镇沙段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农民自卫军队长、湘鄂赣红军独
本文对Internet上的医学搜索引擎MedicalWorldSearch从四个方面作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包括该搜索引擎的主要特点、运作方式、检索方法和检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