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编纂的可能性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20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编纂知识所面临的挑战激发了我们对下述认识论问题的关注,如历史事件的不可观察性;如何建立一个充分有效的推理连结,把证据和历史编纂断言联系起来,使得真信念转变为知识.而这些议题遗漏了一个更深层面的问题,即历史编纂断言缺乏明显的成真项.历史编纂的形而上学挑战揭示了实在并不迎合我们的认知,从而充当历史实体和事件的成真项.因此研究的首要目的 在于阐明这些根本性挑战,进而阐述其各种表现形式,包括抽象对象本体论的膨胀以及“块状”时间理论等.面对历史编纂的形而上学挑战,在此将以本体论的集约化方案,对传统真之理论进行修正.通常真之理论把真的原因误认为真本身,这一混淆导致了关于历史编纂断言成真项的曲解期望.历史编纂断言的成真项并非历史事件本身(因为它们并不存在),而是关于事物序列的非时间性模态事实,历史事件是该序列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进入"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意味着必须重点关注和深入分析"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政策的突出矛盾任务.一方面,中国经济面临促进短期经济增速向潜在增速回归与促进结构性经济潜在增速稳定和提升之间的政策权衡;另一方面,面临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政策权衡.尤为需要关注的是,"十四五"期间,中国恰恰处于依靠结构性改革来稳定和提升结构性潜在增速的关键时期,须确立"以结构性改革换取中长期稳定增长动力"的发展模式,明确"促进结构性潜在增速稳定和提升政策"优先
中国企业正进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形成竞争新优势的新时代,其核心在于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突破关键技术的约束.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劲的技术创新动力.新一代科技型民营企业家所具有的特质是民营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的重要力量,日益完善的产业创新生态和外部环境,使众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成为实现技术创新和整体技术水平推升的主力军,政府的产业政策、资金支持与民间的各类风险投资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针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应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垄断,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市场主体有序
王国维在1903年至1907年间发表了五篇与美育有关的重要文章,使得具有本土特色的美育概念已初具框架,但民国年间他在这方面的影响寥寥.佛雏先生对王国维的著述做了大量的辑佚和辨正的工作,肯定了王国维对美育的首倡之功.但在这些美育佚文是因"失名"还是"失收"而导致其散佚的问题上仍有必要进一步确认.对于既有材料的新发现,既可以对王国维首倡美育之功一度遭到冷落的原因予以申明,又肯定了王国维最早做出的学术贡献已足以为中国美育开一代之风气,引世纪之新潮.
强制阐释已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比较文学学科领域,西方理论对中国文学、中国文论的强制阐释一直存在,并产生了明显的阐释变异.从阐释学视角进入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将比较文学中的双向阐释纳入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作为比较文学学科提出的新话语,比较文学阐释学包括六个基本方法论:理论阐释作品、作品阐释作品、理论阐释理论、翻译阐释学、跨文明阐释学和阐释变异学.比较文学阐释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反思当前强制阐释问题的新视角,化问题为机遇,通过对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阐释实践进行系统性建构,为目前中
西方理论在20世纪末遭遇到了危机,而中国学界也从21世纪初开始反思理论,尤其是西方文论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进入了所谓的"后理论时代".西方理论所遭遇的危机并非理论消亡的前兆,而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反思与调整.中国学界与西方学界所遇到的困难并非完全一样,二者的理论发展进程也不是同步的.我们在批评理论所带来的问题时,不应该忽视中国译介外国理论的主动性和我国理论建设的主体性问题.我们要基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发展状况和文化状况,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在中国语境中建设好中国的文论话语.
艺术破坏现象的出现,提示现代艺术格局的形成与破坏行为之间可能存在更为内在的关联和结构性作用.究其根源,在破坏行为对艺术品物质形态的改变背后,体现出“创新”与“破坏”之间的二元辩证关系——“创新”与“破坏”既有一系列与技术条件相对应的物质基础,同时在运行机制的生成展开上共同依托一种“事件化”的进程.“创新”与“破坏”的张力在艺术追逐新异性的趋势中不断放大,助推了艺术语境化、事件化的历史走向.
通过聚焦近年来异常火爆的互联网“吃瓜”行为,揭示其在现代系统逻辑支配下的矛盾定位.将“吃瓜”从个体零碎的情感行动上升至一般性“社会事实”,发现其在情感与传统支持以外的系统性生成机制.将互联网技术平台上的表层呈现与深层道德结合起来,探寻“江湖”文化本体之于网络表达的结构性限定,说明可能引发的秩序后果.研究表明,与传统仪式相类似,“吃瓜”打破了生产组织的单一逻辑而转向了激情的发泄与集体亢奋,使得单调沉闷的社会境况得到了暂时缓解,社会分散与个体化转而呈现出聚合状态.这种新的组织化方式与意义生产途径,较之于传统仪
始终以启蒙姿态穿越四十年变幻莫测的"思想市场",是刘泽华在当代中国学术界最特立独行之处.刘泽华一直站在新启蒙的前排,其论著已成为新启蒙精神系谱的经典篇章.刘泽华对现实的关怀,赋予其史学研究以强烈的社会实践性.这种实践性既表现在他的史学探索来自个人的生命体验,又表现在他的研究始终围绕着重大现实问题展开,还表现在他的史学思想对中国历史强大的阐释力.将王权主义学说和研究观念体系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的理论放到一起相观照,可以更好地理解刘泽华史学思想的改革属性及其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及社会转型的意义.刘泽华史学研究堪
电影中的互文、戏中戏、越界和自我暴露都暗含某种程度的自反性,这种自反性体现在对电影框架的自反.然而,互文、戏中戏、越界和自我暴露这些手段只是生成元电影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些“元化”手段事实上共同指向观众的感知力.从感知力来观照元电影,可以将元电影分为两类:“内自反”元电影和“外自反”元电影.“内 自反”元电影不一定能够实现“外自反”元电影的“元化”效果,究其缘由在于“内自反”元电影中的“自我指涉”往往容易陷落为“异他指涉”.元电影的悖论之结在于主体的盲点抑或是自反性的盲点.只有进入元层次,从外部者的
郑观应早年怀抱儒道济世之心,批评恶俗劣习,借助因果报应和天诛神谴劝导世人弃恶从善,间或透露出对国家介入的期待.担任买办日久,他更加意识到洋商背后的国家强力支持,遂萌生通商务、兴制造、强国家的洋务思想.参与洋务受挫和中法战争又让他转变观念,形成“以议院书院为体,以通商制造为用,以中国圣教为本”的变法理念.追溯郑观应思想的演进路径,分析其变法思想的转换轨迹,厘清儒家关怀、道教信仰和西学知识在其思想架构中的逻辑关系,有助于理解郑观应及其思想体系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