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化管理在药剂科的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826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微机化管理在药剂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药剂科在使用微机化管理前后各项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微机化管理后,处方所列举药品种类数、药品商品名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和解热镇痛药使用率均下降,以上指标使用前与使用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就诊时间、平均取药时间及药物调配百分比均下降,药品信息记录完整率上升,以上指标使用前与使用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机化管理在方便科研和易于管理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微机化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为药剂科的科学管理提供应用依据,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营造良好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 微机化;管理;药剂科;应用价值
  药剂科是医院为广大患者服务的窗口,其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近几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实现了微机化管理。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自动化,减少药品库存量以降低浪费、简化取药过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我院药剂科实现了微机化管理。本文就微机化管理在药剂科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市场调查及编程调试等工作,成功开发出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药库管理微机系统并投入运行。微机化管理在药剂科的投入使用,使我科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显著提升。
  1.2 方法 随机从我院实施微机化管理模式后的所有门诊处方中抽取2000张作为统计对象,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其中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合理用药
  2.1.1 使用前后处方评价指标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应用微机化管理后处方所列举药品种类数下降,药品商品名使用率下降,抗生素使用率和解热镇痛药使用率均下降,以上指标使用前与使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使用前后处方评价指标比较
  2.1.1 使用前后患者关怀指标比较 由表2可知,应用微机化管理后平均就诊时间、平均取药时间及药物调配百分比均下降,药品信息记录完整率上升,以上指标使用前与使用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使用前后患者关怀指标比较
  2.2 方便科研 在为科研课题选题时,利用专利检索系统进行科研选题是一种常见的微机应用方式。它在将医院职工的科研成果录入备案的同时,对国内外各主要专业报刊和杂志的摘要建立目录和索引,方便查询。在使用时只需对涉及的关键词进行一般查寻或模糊查询,方便在较短时间内找出所要的文献资料。利用专利局和其下属机构的信息部门研制的专利微机检索系统进行科研选题,可避免选题重复[2]。
  2.3 易于管理 对于处方的数量、金额、领药记账、药品调价以及贵重、危险药品汇总等工作,微机均可以快速处理,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缴费时,医院收款员只需采用拼音输入法或五笔输入法查询药品的对应价格即可。另外,微机化还能有效促进量化管理,药剂科管理者通过微机可以查询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及药品与账目是否相符等情况。当账目与药品存在偏差(如缺少包装、药品包装破损或药品本身变质)时,药剂科的责任人需将报损药品从总账目中减去并录入微机,以避免药剂科的“跑、冒、滴、漏”现象[3]。通过信息系统设定日用量、处方量限值可规范麻醉药、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一旦超出规定限制值,电脑将自动拒绝录入总数,这有利于药品的科学管理。
  2.4 提高工作效率 相比于过去,现今的药品管理不仅建立在供需关系之上,它在逐渐向服务型关系转变。患者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药房人员的工作也较为辛苦,同样需要承受着一定的职业压力,微机化管理模式的采用则减轻了药房人员的职业压力。他们不再需要记住每种药品的价格,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因为药品种类繁多和部分药品不常用而混淆药品价格等情况,进而使多收费或少收费的现象不再发生;微机化管理取代了人工划价,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将药品价格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了工作上的繁琐[4]。
  3 讨 论
  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医院的所有业务管理几乎都借助于计算机完成,它们开发出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加工处理功能,例如药房管理系统、病房管理系统、病历管理系统及后勤管理系统等。应该指出的是,真正能够为医院各项事务决策人就如何科学、高效管理医院作出关键性决策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因为计算机无法根据可变的实际情况去作程序化的反映,再者,缺少相应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可用数学模型与算法[5]。
  本研究对我院药剂科在使用微机化管理前后各项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所得结果为应用微机化管理后处方所列举药品种数、药品商品名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解热镇痛药使用率、平均就诊时间、平均取药时间及药物调配百分比均下降,而药品信息记录完整率上升。微机化管理在药剂科投入使用,在方便科研和易于管理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微机化管理在药剂科的各项事务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引进微机化管理软件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把人们从繁琐的程序中解救出来,这必将成为提高医院药剂科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 马修贞.计算机信息化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16-418.
  [2] 郝正华.关于医院药剂科信息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696.
  [3] 苏红亮.5S管理在药剂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3):157-158.
  [4] 郝晓菁,赵喜荣.信息化系统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253-254.
  [5] 姜继峰.关于基层医院药剂科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2):5398-539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通过研究基层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及措施。方法:回顾整理分析基层医院西药房的管理模式、管理特点、药品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多方面问题的阐述,探讨基层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西药房的管理模式、管理特点、药品质量管理以及信息化管理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药品质量管理水平低下,60例调查对象中,有35例均对此问题提出了质疑。结论:基层医院西药房
本文以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强调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发展,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冷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的案例,提出了网络环
目前,用砷斑法、银盐法、硼氢化物还原法及原子吸收法等测定砷已被广泛应用,由于这些方法都发生砷化氢(AsH3)剧毒气体,对分析工作者的健康和环境影响很大,加之实验密闭性要求非常高,人们
尤文凤,女,赫哲族,195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民族乡,现居住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初中文化。1978年跟随母亲学习鱼皮衣服制作,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为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当前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新视点.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
要促进教师们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协作,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和培养良好的协作习惯是关键.为促进网络教研开展,广东省揭东县教育局以信息中心为硬件平台,搭建基于HDWiki的“揭东教
目的:应用Rh血型抗原鉴定.对Rh阴性患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的输血患者选择相合性输注.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检出的RhD阴性输血患者进行D抗原复检、抗体筛查,及对其他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