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永恒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钢筋水泥混杂的现代化城市,孑身一人来到静谧祥和的乡村小学支教,于我,是别样的經历与感受。矗立在眼前的是一所崭新的校园:灰白砖楼的设计,四合院式的建筑,庄严气派。听说,这里是“桑美”台风重创后重建的新校址。快步来到我所支教的班级,摄入眼帘的是雪白的墙壁、油亮的方形桌凳,而那一双双单纯的眼眸,就像任何一部失学儿童电影中聚焦的画面——无邪的眼睛,久久地定格在我心中。
  那天,领着孩子们学习《花钟》,这篇文风清新淡雅的文章像小桥流水般潺潺地流进我的内心。课文的第一段,语言精致隽永,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的独到之处自然成了教学的重点。还记得,课堂生成的一个片段让我久久无法忘怀,姑且用这种记录案例式的写法把当时的场景再现出来吧。
  师:课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写了九种花开花时的样子,你们最喜欢哪种花呢?
  生:我喜欢昙花的含笑一现。
  师:你们知道昙花开花时有什么特点吗?
  生:对着你微笑。
  生:因为书上说,昙花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从来没听过这个版本的“昙花一现”的解释,我暗自生笑。学生将“昙花一现”的解释定位在昙花对着人微笑,充满儿童化的意味。眼前的孩子虽无知却很诗性,如花般娇嫩。的确,美需要敞开,向外伸展。昙花对着人微笑,那是儿童内心对美的诉求。但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词呢?那一瞬间,我有了脱口而出告诉学生答案的冲动,但是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是课堂意外生成的美丽风景,我应该带着他们一起去领略。
  师:“含笑一现”在你们眼中,仿佛花儿张开了笑脸,你们真是天生的小诗人。那么,再去想一想,这种花开花的时间长还是短呢?
  生:(异口同声)长。
  师:是长吗?
  生:(马上改口)短。
  师:你们转变的速度比昙花开花的时间还要快。
  (哈哈,一阵笑意如水花漾开……)
  师:从哪个词可以感受到昙花开花时间的短暂?
  生:“一现”。
  师:对了,“一现”说明昙花开放的时间很短,哪怕很短,昙花也要含笑开放。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美好的事物就像昙花一样一出现就消失了,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昙花一现。你们见过有哪些事物“昙花一现”吗?
  学生们前后左右开始讨论起来。不一会儿,小手林立……
  诚然,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没有开阔的思维表征,淳朴憨厚的乡里娃带着傻傻的愚钝和稚气,但教学正因这不同而变得丰富且具有挑战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愿语文能从神坛上走下来,回归儿童,贴近生活,采撷诗意,安顿灵魂。它不晦涩,读它千遍而不厌倦;它不高深,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它不玄乎,一笔一画正气凛然;它不寡淡,听说读写风貌俱全。
  邂逅语文,将邂逅一场精彩烂漫的旅程,无论那是稚拙或是灵动的生命,语文将带你消除芥蒂,玩味语词,编织华文,抒写灵性。由此,语文不会是“含笑一现”,而将“花开永恒”。
其他文献
一抹金色的夏阳照进了屋里,坐在窗前,聆听夏的声音。在拂面的杨柳里,在绽开的藕荷里,静静感受着夏的热烈。  如火般热烈的不只有夏天,还有师父骆志菊给我的感受。初次见师父是一个秋天,学校请她给语文教师们做一次讲座。她以饱满的热情教大家如何教语文,无私地分享她的成长经历,一个大大的笔记本上记满了随笔、感思,当时就把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一次能听到她的讲座是成立名师工作室后,她越发的精神抖擞,已经带领一支优
教学情感特别强烈的文本时,借力于文字本身负载的文化、信息,关注合乎审美需要的文字运用现象,可让语言实践有效生发于文字之上。现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为例说明。  一、立足文字本源,立体感知语义  夏丐尊、叶圣陶在《文心》中指出:“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核心。”虽语感很抽象,但培养语感并非全无规律可循,总得先感知字面信息,理解语义,进而体味文章感情、领会意境。若能借力汉字学知
“零起点”教学,就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这不单单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科教学的要求,也是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尊重。“零起点”的汉语拼音教学,具体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常用音节;正确抄写声母、韵母、音节;不听写,不默写,不给汉字注音;教学时间保证一个半月。倡导在识字、阅读、生活中不断巩固汉语拼音,不提倡拼音教学一结束就进行“拼音过关”测试。  2016年9月开始使用的部编本义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都说孩子的世界是最单纯的世界,千百年前的诗人,用一颗被唤醒的童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率真的作品。请大家把自己学过的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分享给大家。  2.古诗里的儿童各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村晚》。作者,雷震。(板书:村晚 宋 雷震) (简单介绍雷震)雷震,宋朝人,生平不详……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设计意图:课堂是传统
记者:骆校长,我看到您的工作室门口悬挂着“成都市名师工作室”“新都区名师工作室”“成都市职工创新工作室”“新都区党员名师工作室”四块熠熠生辉的牌子,能首先介绍一下您的工作室的情况吗?  骆志菊:“骆志菊名师工作室”是在2012年12月成立的成都市首批35个名师工作室之一,后来在2014年1月、2014年4月、2016年7月又陆续成立了另外三个工作室。随着“四室”的陆续成立,工作室从最初的来自5区1
【文本解读】  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编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四篇课文,还有“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四篇课文都围绕“春天”这一主题来编排,虽然文章体裁、内容、篇幅区别较大,但是都比较适合儿童朗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村居》是晚清诗人高鼎晚年闲居农村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歌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所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
古人讲:“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作为教师,我已经把读书当作须臾不可离开的事了。最近有人向我推荐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这本书。说实话,乍看到它时并没有激发我阅读的欲望。因为有人告诉我,相信媒体的宣传来选择畅销书或时尚书,那你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充其量只是一个大众消费者。放眼当今社会,类似“奇迹”一类的词语已铺天盖地,“至今已觉不新鲜”,倒是副标题“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使我眼前一亮。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是浙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内容,前一首是宋代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写之作,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后一首是唐代诗人杨万里早晨出门送友时即景发兴之作,诗中没有直说送别,而是通过写六月西湖绿叶红花的美景,寓  情于景。引领学生将两首诗整合着学习,感知诗人围绕“西湖”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感悟诗人的写作风格,特有感触。  一首诗,一幅画:  感知六月西
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前置学习单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指引,指的是以课标为准则,以每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依据设计的呈现在纸上的具体预习条目。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方法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能够形成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进而令课堂学习更具针对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探究缘起  1.“本真语文”呼唤前置性学习  “本真语文”强调关注学生主体,倡导“学为中心”,促进学生
一、让每一寸空间都成为学习的资源  2011年,48岁的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出版了《虎妈战歌》一书,很快登上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引发了中西方教育热烈的争议。两种来自不同文化空间的教育立场的对话和冲突,证实了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不同。我无意对中国虎妈式的“捆绑”教育手段与西方民主式的“容忍”态度作出非此即彼的判断,因为不同的理念和方式,背后是不同的教育立场。  但纵使世界上的教育立场千千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