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诗性思维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都说孩子的世界是最单纯的世界,千百年前的诗人,用一颗被唤醒的童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率真的作品。请大家把自己学过的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分享给大家。
  2.古诗里的儿童各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村晚》。作者,雷震。(板书:村晚
其他文献
一、解读:找准“平衡点”  统编本教材围绕语文要素组元的方式,让一部分教师忽略了教材丰富的人文主题,又回到知识教学的老路上来。这样理解统编本教材的编排意图肯定是不对的。我们知道,语文要素与语文知识不完全相同。语文要素指的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基本学习习惯等,其中本身就包含丰富的人文因素。而统编本教材也围绕人文主题组元,是对人文教育内容的再次重申。如果将语文要素
习作的构思是指学生在动笔行文之前,对习作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习作过程中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然而现实中,许多学生写作文时缺乏构思的意识:有的条理不清,仅仅对题目匆匆一瞥,思维尚且混乱,就信笔而写,结果常常像挤牙膏似的,“挤”一点儿,写一点儿,想到哪里写哪里;有的内容上轻重不分,将好几件事情堆砌在一起,没有主次、详略之分,重点不突出;有的习作主题不明确,纯粹为了写而写,读者看过以后自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基于学科本质凝练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课程标准,我们团队对“素养表现
阅读策略的形成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使其向纵深发展并成为积极的阅读者。统编本教材突破了传统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从三年级开始,以预测、提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有目的地阅读四种基本的阅读策略为主线,编写了序列阅读策略单元。如何破解阅读策略单元的密码,借助这类特殊单元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笔者尝试从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两个维度作如下思考。  一、对阅读策略单元的解读  1.阅读策略单元的内容安
《伊索寓言》里有篇风与太阳的故事,说的是风与太阳争论谁的能量更大。他们决定比试,看谁能使得一位老人脱下外套,谁就胜利。风一顿猛刮,老人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风吹得更用力了,恨不得将老人的外套扯下来,但它越吹得猛,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风吹累了,太阳从云层钻出来,微笑着把自己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开始擦汗,脱掉了外套。太阳对风说:“尊重、温和永远胜过激烈、狂暴。”我们的教育亦是如此,教
记者:彭老师,您好!您和您的工作室团队一直致力于“本真语文”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您能谈一谈这一教学理念是基于什么背景提出的吗?  彭爱芬: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很多的改革与创新,但是综观目前的小语课堂,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是学科定位不精准。尽管现行的课标已经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并且指出了学习方式、教学方法上应遵循的原则,但执行过程中仍然是问题不断,最典型的有这样三种:  “变性”现象
我国自古就有对少年儿童进行“诗教”的传统,《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并专门列出精选的75首古诗词篇目。但“熟读唐诗三百首,只会吟诗不会用”是当下学生的通病——诗词贫乏症。  为了提升学生古诗词“语用”能力,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尝试。  一、现代文教学显诗韵  1. 内容浓缩自由诗  把诗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这是教学诗歌时常用的一种形式。在教现代文时,如果能把文中的句子改成詩的格
一抹金色的夏阳照进了屋里,坐在窗前,聆听夏的声音。在拂面的杨柳里,在绽开的藕荷里,静静感受着夏的热烈。  如火般热烈的不只有夏天,还有师父骆志菊给我的感受。初次见师父是一个秋天,学校请她给语文教师们做一次讲座。她以饱满的热情教大家如何教语文,无私地分享她的成长经历,一个大大的笔记本上记满了随笔、感思,当时就把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一次能听到她的讲座是成立名师工作室后,她越发的精神抖擞,已经带领一支优
教学情感特别强烈的文本时,借力于文字本身负载的文化、信息,关注合乎审美需要的文字运用现象,可让语言实践有效生发于文字之上。现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为例说明。  一、立足文字本源,立体感知语义  夏丐尊、叶圣陶在《文心》中指出:“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核心。”虽语感很抽象,但培养语感并非全无规律可循,总得先感知字面信息,理解语义,进而体味文章感情、领会意境。若能借力汉字学知
“零起点”教学,就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这不单单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科教学的要求,也是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尊重。“零起点”的汉语拼音教学,具体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常用音节;正确抄写声母、韵母、音节;不听写,不默写,不给汉字注音;教学时间保证一个半月。倡导在识字、阅读、生活中不断巩固汉语拼音,不提倡拼音教学一结束就进行“拼音过关”测试。  2016年9月开始使用的部编本义务